一种电路短路保护装置及具有此装置的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1495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路短路保护装置,其包括主路输出端和辅路输出端,所述主路输出端或辅路输出端连接有短路保护电路,所述电路短路保护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单向导通元件,所述单向导通元件连接在主路和辅路的输出端之间,所述单向导通元件的总导通压降高于主路和辅路的压差。所述电路短路保护装置,通过增加了一个或多个单向导通元件,实现主路及辅路多路电路短路保护的目的,其成本低廉,电路结构简单。(*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路短路保护装置及具 有此装置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在电子设备中使用短路保护的技术,主要有以下方案可供选择第一种方案在主路输出端设置有短路保护电路,其电路结构图如图1 所示,所述主路输出端连接有短路保护电路。这种方案只能实现主路输出 端的短路保护,而无法实现辅路短路保护的需要。第二种方案在主路输出端和辅路输出端均设置有短路保护电路,其 电路结构图如图2所示,所述主路输出端和辅路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短路保 护电路。该方案中其主路和辅路通过各自独立的短路保护电路实现各路短 路保护功能,但这种方案中主路和辅路各设置一短路保护电路,增加了电 路的复杂度,增加了元器件,因此成本相对也较高。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完善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且可实现多路短路保护 需要的电路短路保护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路短路保护装置,其包括 主路输出端和辅路输出端,所述主路输出端或辅路输出端连接有短路保护电路,所述电路短路保护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单向导通元件,所述单向 导通元件连接在主路和辅路的输出端之间,所述单向导通元件的总导通压 降高于主路和辅路的压差。其中,所述单向导通元件为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连接有短路 保护电路的输出端相连,阴极与另一输出端相连。其中,所述单向导通元件为NPN型三极管,所述三才及管的集电极与连 接有短路保护电路的输出端相连,发射极与另一输出端相连。其中,所述单向导通元件为PNP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连 接有短路保护电路的输出端相连,集电极与另一输出端相连。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电路短路保护装置的电 子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一电路短 路保护装置,所述电路短路保护装置包括主路输出端和辅路输出端,所述 主路输出端或辅路输出端连接有短路保护电路,所述电路短路保护装置还 包括一个或多个单向导通元件,所述单向导通元件连接在主路和辅路的输 出端之间,所述单向导通元件的总导通压降高于主路和辅路的压差。其中,所述单向导通元件为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连接有短路 保护电路的输出端相连,阴极与另一输出端相连。其中,所述单向导通元件为NPN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连 接有短路保护电路的输出端相连,发射极与另一输出端相连。其中,所述单向导通元件为PNP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连 接有短路保护电路的输出端相连,集电极与另 一输出端相连。其中,所述单向导通元件为MOS管或晶闸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电路短路保护装置,通过增加了一个 或多个单向导通元件,实现主路及辅路多路电路短路保护的目的,其成本低廉,电路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l是主路输出有短路保护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2是主路输出和辅路输出分别有短路保护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3是主路输出是高压且主路输出有短路保护电路的本技术的电 路结构图;图4是主路输出是高压且辅路输出有短路保护电路的本技术的电 路结构图;图5是主路输出是低压且主路输出有短路保护电路的本技术的电 路结构图;图6是主路输出是低压且辅路输出有短路保护电路的本技术的电 路结构图;图7是主路输出有短路保护电路的本技术的又一具体实施例的电 路结构图;图8是主路输出有短路保护电路的本技术的再一具体实施例的电 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3所示,为主路输出是高压且主路输出有短路保护电路的本实用 新型的电路结构图。主路和辅路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ll和D12, Dll和D12 串联,Dll的阳极与主路连接,Dl2的阴极与辅路连接。其中二极管的总导通压降应高于主路和辅路的压差,即VDI1+VD12>V0UTH-V0UTL。若主路和辅路之间连接一 个二极管即可满足二极管上压降高于主路和辅路的压差的条件,则只需连接一个二极管;若不能满足,则需连接多个二极管至满足 上述条件为止。在电路正常工作时,二极管两端的电压低于其导通压降 (VD11+VD12),因此二极管不导通。当主路输出短路时,主路输出电压V0UTH 降低到低于短路保护的动作电压后,电源进入短路保护状态。当辅路输出 短路时,辅路输出电压Voutl降低,二极管Dll、 D12两端正向电压高于总 导通压降(VD +VD12),此时二极管导通,主路输出电压被4立低,当其电压VouTH降低到低于短路保护的动作电压后,电源进入短路保护状态,这样就实现了多路短3各保护的目的。 实施例2如图4所示,为主路输出是高压且辅路输出有短路保护电路的本实用 新型的电路结构图。主路和辅路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21, D21的阴极与主 路连接,阳极与辅路连接。在电路正常工作时,二极管阳极端的电位低于 其阴极端的电位,因此二极管不导通。当辅路输出短路时,辅路输出电压 VouTL降低到低于短路保护的动作电压后,电源进入短路保护状态。当主路 输出短路时,主路输出电压Vouth降低,二极管D21两端转为正向电压, 且其压降高于导通压降(VD21),此时二极管导通,辅路输出电压被拉低, 当其电压V0UTL降低到低于短路保护的动作电压后,电源进入短路保护状 态,这样就实现了多路短路保护的目的。实施例3如图5所示,为主路输出是低压且主路输出有短路保护电路的本实用 新型的电路结构图。在两路输出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31, 二极管的阳极与 主路连接,阴极与辅路连接。当电路正常工作时,二极管不导通。当主路输出短路时,其输出电压VouTL降低到低于短路保护的动作电压后,电源进 入短路保护状态。当辅路输出短路时,辅路输出电压Vouth降低,二极管D31两端有正向压降,因此此时二极管D31导通,主路输出电压被拉低,当主路电压VouTL降低到低于短路保护的动作电压后,电源进入短^^保护状态,这样就实现了多路短路保护的目的。 实施例4如图6所示,为主路输出是低压且辅路输出有短路保护电路的本实用 新型的电路结构图。在两路输出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41、 D42, D41和D42 串联,二极管D42的阴极与主路连接,D41的阳极与辅路连接。其中二极 管的总导通压P争应高于主路和辅路的压差,即VD41+VD42>VOUTH-VOUTL。若 主路和辅路之间连接一个二极管即可满足二极管上压降高于主路和辅路的 压差的条件,则只需连接一个二极管;若不能满足,则需连接多个二极管 至满足上述条件为止。当电路正常工作时,二极管不导通。当辅路输出短 路时,其输出电压VOUTH降低到低于短路保护的动作电压后,电源进入短路保护状态。当主路输出短路时,主路输出电压Voutl降低,二极管D41、 D42两端正向电压高于总导通压降(VD4!+Vo42),因此此时二极管导通,辅 路输出电压被拉低,当辅路电压Vouth降低到低于短路保护的动作电压后,电源进入短路保护状态,这样就实现了多路短路保护的目的。实施例5如图7所示,为NPN型三极管实现多路保护目的的电路图,图7是主 路输出有短路保护电路的结构,其短路保护电路也可设置于辅路上。主路 和辅路之间连接有NPN型三极管Ql,其发射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路短路保护装置,其包括主路输出端和辅路输出端,所述主路输出端或辅路输出端连接有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短路保护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单向导通元件,所述单向导通元件连接在主路和辅路的输出端之间,所述单向导通元件的总导通压降高于主路和辅路的压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短路保护装置,其包括主路输出端和辅路输出端,所述主路输出端或辅路输出端连接有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短路保护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单向导通元件,所述单向导通元件连接在主路和辅路的输出端之间,所述单向导通元件的总导通压降高于主路和辅路的压差。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短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导 通元件为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连接有短路保护电路的输出端相连,阴极与另一输出端相连。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短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导 通元件为NPN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连接有短路保护电路的输 出端相连,发射极与另一输出端相连。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短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导 通元件为PNP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连接有短路保护电路的输 出端相连,集电极与另一输出端相连。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3各短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导 通元件为MOS管或晶闸管。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子超陈卫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