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牵引拉杆及连杆组合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11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动车组牵引拉杆及连杆组合工装,包括底座、退卸工装、压装工装、牵引拉杆本体和拉杆节点,所述退卸工装的底端设有第一套接孔,压装工装的底端设有第二套接孔,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第一待压孔、第二待压孔和第三待压孔,第一待压孔的一侧、第二待压孔的一侧和第三待压孔的一侧均设有压紧调节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拉杆节点置于待压孔上方,然后,通过第二套接孔将压装工装套于拉杆节点上方,即可进行压装,再通过将退卸工装置于牵引拉杆本体的拉杆节点的上方,即可进行退卸,因此,不需要使用多个工装,有利于资源的节约。有利于资源的节约。有利于资源的节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车组牵引拉杆及连杆组合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组合工装
,尤其涉及动车组牵引拉杆及连杆组合工装。

技术介绍

[0002]CRH1A

A型动车组高级修时,需对牵引拉杆及其连杆节点进行重新退卸压装,以确保其节点性能,从而为动车组平稳运行提供技术、工艺保证,既往技术条件下,因牵引拉杆及连杆尺寸上的差异,通常将牵引拉杆及连杆分别拆卸、压装。
[0003]因此需要使用多个工装,造成资源浪费,单工装对单部件退卸或压装完成后再重新组装工装、设备,进行下一部件拆卸或压装作业,效率低下,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动车组牵引拉杆及连杆组合工装。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动车组牵引拉杆及连杆组合工装,包括底座、退卸工装、压装工装、牵引拉杆本体和拉杆节点,所述退卸工装的底端设有第一套接孔,压装工装的底端设有第二套接孔,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第一待压孔、第二待压孔和第三待压孔,第一待压孔的一侧、第二待压孔的一侧和第三待压孔的一侧均设有压紧调节块,压紧调节块的一侧、第一待压孔的一侧、第二待压孔的一侧和第三待压孔的一侧均设有调节孔,调节孔内设有调节螺栓。
[0007]进一步的,所述拉杆节点设置在牵引拉杆本体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两个定位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吊环。
[0010]进一步的,所述压紧调节块为弧形结构。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1、通过将拉杆节点置于待压孔上方,然后,通过第二套接孔将压装工装套于拉杆节点上方,即可进行压装,再通过将退卸工装置于牵引拉杆本体的拉杆节点的上方,即可进行退卸,因此,不需要使用多个工装,有利于资源的节约。
[0013]2、通过将压紧调节块固定在第一待压孔、第二待压孔和第三待压孔的一侧,可操作一侧压紧调节装置使杆件精准固定于底座,不会随压力机动作发生偏转,从而实现精准作业。
[0014]3、通过第一待压孔、第二待压孔和第三待压孔的设置便于不同规格的牵引拉杆的压装和退卸,提升工装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动车组牵引拉杆及连杆组合工装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动车组牵引拉杆及连杆组合工装的退卸工装结构示意
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动车组牵引拉杆及连杆组合工装的退卸工装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动车组牵引拉杆及连杆组合工装的压装工装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动车组牵引拉杆及连杆组合工装的压装工装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座;2、退卸工装;201、第一套接孔;3、压装工装;301、第二套接孔;4、第一待压孔;5、第二待压孔;6、第三待压孔;7、定位孔;8、压紧调节块;9、调节孔;10、调节螺栓;11、吊环;12、牵引拉杆本体;1201、拉杆节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参照图1

图5,动车组牵引拉杆及连杆组合工装,包括底座1、退卸工装2、压装工装3、牵引拉杆本体12和拉杆节点1201,退卸工装2的底端设有第一套接孔201,压装工装3的底端设有第二套接孔301,底座1的顶部设有第一待压孔4、第二待压孔5和第三待压孔6,通过第一待压孔4、第二待压孔5和第三待压孔6的设置便于不同规格的牵引拉杆的压装和退卸,第一待压孔4的一侧、第二待压孔5的一侧和第三待压孔6的一侧均设有压紧调节块8,压紧调节块8的一侧、第一待压孔4的一侧、第二待压孔5的一侧和第三待压孔6的一侧均设有调节孔9,调节孔9内设有调节螺栓10,通过将调节螺栓10拧进调节孔9内,从而将压紧调节块8固定在第一待压孔4、第二待压孔5和第三待压孔6的一侧,可操作一侧压紧调节装置使杆件精准固定于底座1,不会随压力机动作发生偏转,从而实现精准作业。
[0023]拉杆节点1201设置在牵引拉杆本体12上,底座1的顶部设有两个定位孔7,将定位孔7将底座1固定在压力机下方定置位置,底座1的顶部焊接有多个吊环11,从而便于底座1的吊装安装,压紧调节块8为弧形结构。
[0024]本实施例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定位孔7将底座1固定在压力机下方定置位置,压装时,将拉杆节点1201置于第一待压孔4或第二待压孔5或第三待压孔6上方,然后,通过第二套接孔301将压装工装3套于拉杆节点1201上方,接着,操作压力机下压,通过下压至预留的工装行程即可实现精准压装;
[0025]退卸时,将退卸工装2置于牵引拉杆本体12的拉杆节点1201的上方,然后,操作压力机下压,通过下压至预留的工装行程即可将节点压入节点定位孔下的旧件回收孔,实现精准退卸、持续回收。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动车组牵引拉杆及连杆组合工装,包括底座(1)、退卸工装(2)、压装工装(3)、牵引拉杆本体(12)和拉杆节点(1201),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卸工装(2)的底端设有第一套接孔(201),压装工装(3)的底端设有第二套接孔(301),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第一待压孔(4)、第二待压孔(5)和第三待压孔(6),第一待压孔(4)的一侧、第二待压孔(5)的一侧和第三待压孔(6)的一侧均设有压紧调节块(8),压紧调节块(8)的一侧、第一待压孔(4)的一侧、第二待压孔(5)的一侧和第三待压孔(6)的一侧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哲健易沐阳吴锦强苏强张赫昀马青山李孙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动车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