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框及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289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堆用电极框,采用该电极框的液流电池电池堆同传统电池堆相比膜材料利用率得到提高,而且无需打孔。膜材料利用率提高使得电池堆成本降低,而膜材料不需打孔使得电池堆组装难度降低,电池堆长期运行稳定性得到提高,为进一步工程放大,组装更大功率的电池堆提供了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极框及全钒液流储 能电池堆。
技术介绍
世界范围的能源紧张和环境加剧恶化的态势促使世界各国开发和利用 可再生能源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无论太阳能还是风能,都存在能量供应的 不稳定性,需要性能优良的储能系统与之配套。电网的削峰填谷、平衡负 荷也需要规模储能技术。液流电池寿命长,可靠性高,设计灵活、无特殊地形要求、运行和维 护费用较低,是理想的规模化储能装置。全钒液流电池与其它类型液流电 池相比,具有独特的优点(1)其正负极活性物质均为钒离子,不会发生 其它液流电池常有的正负极电解液交叉污染、导致电池过早失效的现象; (2)钒离子的电化学可逆性高、电化学极化小、功率密度高,因而更适合 大电流快速充放电;(3)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可实现完全密封,基本免维护 运行,对环境的影响远远小于其它电池,具有明显的"绿色"电池的特点。全钒液流电池单电池标准开路电压为1.259 V,为满足实际应用需要将 一定数量的单电池串联组成电池堆,以便得到所需的电压,如图1所示。 全钒液流电池堆由端板、集流板、单极板、双极板、离子交换膜、电极材 料、电极框和密封材料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极框,其上刻有进出液孔及一侧具有电解液分配流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极框不带有电解液分配流道的一侧贴近其内边缘处设置有线密封槽,且在此同侧的进出液孔四周也设置有线密封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宗浩张华民邱艳玲郝玥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