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巨噬细胞负载纳米复合物抗肿瘤靶向递药系统及其制法和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382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巨噬细胞负载纳米复合物抗肿瘤靶向递药系统及其制法和应用,所述递药系统是将Toll样受体激动剂、光热响应剂、磷脂和胆固醇组成脂质体纳米粒,将细菌外膜囊泡包覆在载药脂质体纳米粒外表面形成载药纳米复合物,通过共孵育将载药纳米复合物负载于巨噬细胞内而形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系统通过巨噬细胞和脂质体作为载体,结合免疫治疗和联合光疗产生光热效应诱发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提高免疫治疗效果;经该递送系统调控后的炎性肿瘤微环境可进一步促进巨噬细胞的招募和蓄积,产生正反馈循环,并有效改善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肿瘤生长和转移。肿瘤生长和转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巨噬细胞负载纳米复合物抗肿瘤靶向递药系统及其制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靶向递药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巨噬细胞负载纳米复合物抗肿瘤靶向递药系统,还涉及所述靶向递药系统的制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外环境,并具有复杂的组成成分。TME的细胞成分由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树突细胞、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等构成。其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是TME中最丰富的免疫细胞之一。目前基于巨噬细胞的肿瘤治疗策略为抑制巨噬细胞招募、重极化和耗竭巨噬细胞。因M1/M2比例失调是导致肿瘤进展和转移耐药的关键原因,故通过靶向递送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激动剂激活固有免疫NF

κB信号通路并复极化M2型TAMs是一种极具前景的免疫治疗策略,但靶向递送Toll样受体激动剂其载药量有限,仍出现载药量小和对组织带来异常变化的安全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载药量大、强靶向性、安全性强且强效抗肿瘤治疗的巨噬细胞负载纳米复合物抗肿瘤靶向递药系统,第二目的是提供上述递药系统的制法及应用。
[0004]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递药系统包括由Toll样受体激动剂、光热响应剂、磷脂和胆固醇组成脂质体纳米粒,和在脂质体纳米粒外表面包覆细菌外膜囊泡形成载药的纳米复合物,纳米复合物共孵育负载于巨噬细胞内而形成。
[0005]优选的,所述Toll样受体(TLR3、TLR7/8和TLR9)激动剂为聚肌胞苷酸poly(I:C)、咪喹莫特(R837)/瑞喹莫德(R848)、含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的寡脱氧核苷酸(CpG ODN)中的一种。
[0006]优选的,所述光热响应剂为吲哚菁绿(ICG)、碳菁类染料(DIR)、IR820、IR780、铁酞菁(FePc)、二氯卟吩(Ce6)、卟啉

二酮吡咯(Por

DPP)、聚多巴胺(PDA)、金纳米粒(AuNPs)、金纳米棒(AuNRs)、碳纳米管(CNTs)、碳点(CDs)或量子点(QDs)中的一种。
[0007]优选的,所述量子点(QDs)为超微型黑磷量子点(BPQD)。
[0008]优选的,所述细菌外膜囊泡来自于E.coli K

12W3110、E.coli BL21(DE3)、E.coli DH5α、E.coli JC8031、A.baumannii、K.pneumoniae、P.aeruginosa中的一种。
[0009]优选的,所述巨噬细胞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腹腔来源巨噬细胞(PM)、外周血来源巨噬细胞或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巨噬细胞中的一种。
[0010]优选的,所述磷脂为大豆磷脂、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二肉豆蔻酰卵磷脂、二棕榈酰卵磷脂或二硬脂酰卵磷脂中的一种。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巨噬细胞负载纳米复合物抗肿瘤靶向递药系统的制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1)制备负载Toll样受体激动剂和光热响应剂的脂质体纳米粒:将磷脂、胆固醇和Toll样受体激动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旋转蒸发并室温干燥,加光热响应剂水溶液,旋转水化并超声分散,水膜过滤后即可得脂质体纳米粒。
[0013](2)制备细菌外膜囊泡修饰的载药纳米复合物:制备细菌外膜囊泡水溶液,将脂质体纳米粒与细菌外膜囊泡水溶液混合均匀,脂质体挤出仪共挤出后即可得载药纳米复合物。
[0014](3)制备抗肿瘤靶向递药系统:将步骤(2)制得的载药纳米复合物用培养基稀释至适宜浓度后,共孵育后将纳米复合物负载在巨噬细胞内即得所述抗肿瘤靶向递药系统。
[0015]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磷脂、胆固醇、Toll样受体激动剂和光热响应剂的质量比为180:30:20:1~180:30:20:5;所述Toll样受体激动剂为咪喹莫特,所述光热响应剂为超微型黑磷量子点。
[0016]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细菌外膜囊泡水溶液和脂质体纳米粒溶液的体积比为1:1~1:5。
[0017]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载药纳米复合物中Toll样受体激动剂的终浓度为5~15μg/mL,共孵育时间为2~12h。
[0018]优选的,步骤(1)具体为:将磷脂、胆固醇和R837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在40℃下旋转蒸发15min除去有机溶剂形成均一油膜,室温干燥,将BPQD水溶液加入至干燥油膜中,在40℃下旋转水化30min洗下油膜并使其均匀分散至水溶液中,将该水分散液在一体式超声波细胞破碎仪的探头下进一步分散,而后将纳米粒溶液依次通过0.45μm和0.22μm的水系微孔滤膜过滤,最终得到负载R837和BPQD的脂质体RB@Lip。
[0019]优选的,步骤(2)具体为:E.coli DH5α细菌培养液在冷冻离心机内于4℃、8000g条件下离心15min弃沉淀,取上清通过0.45μm PES真空过滤器过滤,而后使用100kDa Amicon Ultra15离心超滤管对其进行浓缩弃外管液,取内管液在超速低温离心机内于4℃、150000g条件下离心2h弃上清,取沉淀在1
×
PBS中重悬经过0.22μm PES真空过滤器过滤,最终得到E.coli DH5α外膜囊泡OMVs。RB@Lip与OMVs以一定的比例经脂质体挤出仪共挤出数次后最终得到E.coli DH5α外膜囊泡修饰的载药脂质体RB@OL。
[0020]优选的,步骤(3)具体为:1~5
×
106个RAW264.7细胞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100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的DMEM培养基中,24h后用含RB@OL的无血清DMEM培养基替换,并培养一段时间后使细胞吞噬纳米复合物,而后用预热的PBS缓冲液清洗细胞数次以除去游离的纳米复合物,并用细胞刮刀收集细胞最终得到负载纳米复合物的巨噬细胞RB

OL@M。
[002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巨噬细胞负载纳米复合物抗肿瘤靶向递药系统在制备改善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和抑制肿瘤生长的药物中的应用。
[0022]本专利技术采用细菌外膜囊泡修饰的脂质体负载脂溶性的Toll样受体激动剂和水溶性的光热响应剂形成载药纳米复合物,接着通过膜融合或内吞进入巨噬细胞,包含在吞噬小体或由融合的吞噬小体和溶酶体形成的吞噬溶酶体中,形成巨噬细胞负载治疗性药物的抗肿瘤靶向递药系统。
[0023]其中,采用革兰氏阴性菌(Gram

negative,G

)的外膜囊泡(OMVs)作为载体和免疫激活剂,其粒径为20

250nm。与其他外泌体如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相比,OMVs更容易被巨噬细胞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巨噬细胞负载纳米复合物抗肿瘤靶向递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递药系统包括由Toll样受体激动剂、光热响应剂、磷脂和胆固醇组成脂质体纳米粒,和在脂质体纳米粒外表面包覆细菌外膜囊泡形成载药的纳米复合物,纳米复合物共孵育负载于巨噬细胞内而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肿瘤靶向递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Toll样受体激动剂为聚肌胞苷酸、咪喹莫特、瑞喹莫德或含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的寡脱氧核苷酸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肿瘤靶向递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响应剂为吲哚菁绿、碳菁类染料、近红外染料IR820、近红外染料IR780、铁酞菁、二氯卟吩、卟啉

二酮吡咯、聚多巴胺、金纳米粒、金纳米棒、碳纳米管、碳点或量子点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肿瘤靶向递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为黑磷量子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肿瘤靶向递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外膜囊泡来自于大肠杆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或绿脓杆菌中的一种;所述巨噬细胞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骨髓来源巨噬细胞、腹腔来源巨噬细胞、外周血来源巨噬细胞或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巨噬细胞中的一种;所述磷脂为大豆磷脂、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二肉豆蔻酰卵磷脂、二棕榈酰卵磷脂、二硬脂酰卵磷脂中的一种。6.权利要求1所述的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傅聪唐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