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前药封装的工程化益生菌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60484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药封装的工程化益生菌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工程化益生菌是采用脂质体和巴柳氮组成益生菌外衣,然后将其修饰到益生菌表面而制成。本专利采用脂质体和巴柳氮组成益生菌外衣,成功赋予益生菌较强的消化液抗性,使益生菌进入肠道后仍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巴柳氮进入结肠后,在偶氮还原酶作用下释放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药封装的工程化益生菌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前药封装的工程化益生菌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人类肠道中居住着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它们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群落,被统称为肠道微生物。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在免疫调节、维持体内平衡和宿主健康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通常始于直肠,然后逆行向近端发展,可累及部分或全结肠以及回肠末端,目前已影响全球数百万患者。有研究证明UC和肠道微生物结构紊乱有关,而益生菌能够调节肠道微生物结构,因此益生菌疗法被认为是一种治疗UC的有效策略。然而,现有益生菌疗法存在不少于以下2点缺陷:(1)益生菌经口服进入消化道后,受到胃液,肠液等影响,其生物活性会降低;(2)快速的胃肠道运转使得益生菌很难有效在肠道中定植,因此无法有效发挥其益生作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为了克服这些挑战,人们开发了几种方法,如将益生菌做成胶囊、片剂或微丸。虽然这些方法在保护益生菌免受酸和酶分解方面取得了成功,但益生菌肠道滞留时间短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提高益生菌生物活性和肠道定植能力的益生菌外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外衣由LPC和巴柳氮组成;所述LPC和巴柳氮的摩尔比为1:1~1

5;所述益生菌为LG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外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外衣为LPC

Bal,所述LPC

Bal结构式如式Ⅲ所示;所述LPC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所述巴柳氮的结构式如式Ⅱ所示;3.权利要求1

2任一所述的益生菌外衣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所述巴柳氮、4

二甲氨基吡啶、N

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溶于N,N

二甲基甲酰胺,反应得反应液1;S2:添加所述LPC于S1所得反应液1中,制得反应液2;S3:透析、冷冻干燥,得所述益生菌外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巴柳氮、所述4

二甲氨基吡啶、所述N

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的摩尔比为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张坤瞿凯覃弦朱力钟元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