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气浮式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3613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了一种一体化气体浮选水处理装置,属于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凝反应区域和气浮发生区域;混凝反应区域包括进水管(1)、贮药装置(2)、稳流室(3)、溶气释放室(5)、分离室(6)、一次加药装置(11)、二次加药装置(12)、射流泵(13);气浮发生区域包括倒立式溶气释放器(4)、溶气释放室(5)、分离室(6)、出水管(7)、排泥管(8)、出渣室(9)、可调式刮渣板(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构造简单、结构紧凑、体积小、操作管理方便。造价低廉和使用效果好;整个装置无土建构筑物,节省了土建费用,且设备占地面积大大减小等特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水处理装置
,更具体地说属于一种一体化气浮式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气浮水处理技术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气泡作为载体去粘附废水中的悬浮物,使其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到水面以实现固液分离的过程。它可以用于水中固体与固体、固体与液体、液体与液体乃至溶质中离子的分离。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技术在水处理领域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得到迅速发展。 气浮水处理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的固液分离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给排水、城市污水及焦电、炼油、印染、造纸等工业废水的处理中。 一般应用形式为在处理厂中修建固定的气浮池、加药间。配以投药设备、气浮设备和机械刮渣设备,因此该种系统体积大,需要独立安装,不但使用空间、使用领域受到很大限制,且需要牢固的基础,对水质、水量的变化范围要求较高,尚无法在河流、湖泊、水库等大水体中应用。 中国专利CN1332124A(名称为集絮凝、气浮和膜分离于一体的高浊度水处理装置)对此提出了一个技术方案,其结构特点为泵抽取提升水加药凝絮,经混合器后进入处理水箱,水箱底部有曝气装置,其上有亲水型中空纤维微孔膜组件;曝气气浮后,一部分污染物质形成浮渣,由水箱顶部的刮渣机清除,另一部分沉入水箱底部,由排泥管排出;水通过微孔膜过滤,由自吸泵将净化水排出。该设备与水处理厂的固定设备相比,对曝气、气浮、过滤等技术进行了有效的组合,使占地面积减小,操作起来相对灵活,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l)作为一种水处理设备,不能做到"哪里水被污染,就到哪里去处理"(2)采用微孔膜过滤,膜需要经常反冲洗或更换,处理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一体化气体浮选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一体化气浮式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凝反应区域和气浮发生区域,所述混凝反应区域和气浮发生区域均安装在一机体中;其中所述混凝反应区域包括进水管、贮药装置、稳流室、溶气释放室、分离室、一次加药装置、二次加药装置、射流泵;所述进水管与一次加药装置相连,所述一次加药装置与稳流室相连;所述气浮发生区域包括倒立式溶气释放器、溶气释放室、分离室、出水管、排泥管、出渣室、可调式刮渣板、一次加药装置和二次加药装置。 所述一次加药装置是一种高效溶气射流加药器。所述一次加药装置与射流泵安装在稳流室的入口处。所述贮药装置前的进水管设置有一个加压溶气水泵。所述二次加药装置是一种网状加药管。所述气浮发生区域的分离室进水上方至少设置有一个二次加药装置。所述气浮发生区域的溶气释放室至少设置有一个倒立式溶气释放器。所述分离室上方设置有一个可调式刮渣板,该可调式刮渣板由电动机提供动力。所述分离室侧面中部设置有至少两条出水管。所述分离室侧面底部设置 至少一条排泥管。所述分离室的一边设置有出渣室。 本专利技术的水处理装置具有以下特点(l)本水处理装置具有技术含量高、构造简 单、结构紧凑、体积小、操作管理方便。造价低廉和使用效果好;(2)整个装置无土建构筑 物,节省了土建费用,且设备占地面积大大减小;(3)本水处理装置与其它用于大水体的水 处理技术相比,水中污染物取出效率较高,可以去污浊、脱色、除油、降低有机物污染和氮磷 钾等营养盐的浓度。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体化气体浮选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种优选实施方式1 : 如附图1所示的一体化气浮式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凝反应区域和气浮发生区域,所 述混凝反应区域和气浮发生区域均安装在一机体中;其中所述混凝反应区域包括进水管 1、贮药装置2、稳流室3、溶气释放室5、分离室6、一次加药装置11、加药装置12 ;所述进水 管1与一次加药装置11相连,所述一次加药装置11与稳流室3相连;所述气浮发生区域包 括倒立式溶气释放器4、溶气释放室5、分离室6、出水管7、排泥管8、出渣室9、可调式刮渣 板10、一次加药装置11和加药装置12。 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化气浮式水处理装置的水处理装置的混凝反应区域包括一条进水管l,进水管1的进水口沿水平方向设置;贮药装置2前的进水管1设置有一个水流推进器和一个加压溶气水泵;混凝反应区域的稳流室3设置有一个一次加药装置11。 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化气浮式水处理装置的气浮发生区域的分离室进水上方至少设置有一个二次加药装置12 ;气浮发生区域的溶气释放室5设置有一个溶气释放器4 ;分离室6上方设置有一个可调式刮渣板IO,该可调式刮渣板10由电动机提供动力。 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化气浮式水处理装置的分离室6侧面中部设置有至少两条出水管7 ;分离室6侧面底部设置有一条排泥管8 ;分离室6的一边设置有出渣室9。 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化气浮式水处理装置利用高度分散的微气泡作为载体去粘附废水中的悬浮物,使其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到水面以实现固液分离。本专利技术的水处理装置主要通过絮凝、气浮和固液分离技术对受污染水体进行净化处理。 —种优选实施方式2: 如附图1所示的一体化气浮式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凝反应区域和气浮发生区域,所 述混凝反应区域和气浮发生区域均安装在一机体中;其中所述混凝反应区域包括进水管 1、贮药装置2、稳流室3、溶气释放室5、分离室6、一次加药装置11、加药装置12 ;所述进水 管1与一次加药装置11相连,所述一次加药装置11与稳流室3相连;所述气浮发生区域包 括倒立式溶气释放器4、溶气释放室5、分离室6、出水管7、排泥管8、出渣室9、可调式刮渣 板10、一次加药装置11和加药装置12。 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化气浮式水处理装置的水处理装置的混凝反应区域包括三条进水 管l,进水管1的进水口沿水平方向设置;贮药装置2前的进水管1设置有两个水流推进器 和两个加压溶气水泵;混凝反应区域的稳流室3设置有两个一次加药装置11。 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化气浮式水处理装置的气浮发生区域的分离室进水上方设置有一 个二次加药装置12 ;气浮发生区域的溶气释放室5设置有两个溶气释放器4 ;分离室6上方 设置有一个可调式刮渣板IO,该可调式刮渣板10由电动机提供动力。 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化气浮式水处理装置的分离室6侧面中部设置有三条出水管7 ;分离室6侧面底部设置有至少一条排泥管8 ;分离室6的一边设置有出渣室9。 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化气浮式水处理装置利用高度分散的微气泡作为载体去粘附废水中的悬浮物,使其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到水面以实现固液分离。本专利技术的水处理装置主要通过絮凝、气浮和固液分离技术对受污染水体进行净化处理。 本专利技术的水处理装置每小时水处理量为100-1000立方米。为检验该水处理装置 的处理效果,选定一 1000立方米的封闭浑浊水体作为实验水体。本专利技术的水处理装置运行 两个小时后,经过处理的水体透明度由20厘米提高到IOO厘米以上,处理后水体清澈见底。 经过水样分析SS、B0D5、TP、DP、色素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 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一体化气浮式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凝反应区域和气浮发生区域,所述混凝反应区域和气浮发生区域均安装在一机体中;其中所述混凝反应区域包括进水管(1)、贮药装置(2)、稳流室(3)、溶气释放室(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化气浮式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凝反应区域和气浮发生区域,所述混凝反应区域和气浮发生区域均安装在一机体中;其中:    所述混凝反应区域包括进水管(1)、贮药装置(2)、稳流室(3)、溶气释放室(5)、分离室(6)、一次加药装置(11)、二次加药装置(12)、射流泵(13);所述进水管(1)与一次加药装置(11)相连,所述一次加药装置(11)与稳流室(3)相连;    所述气浮发生区域包括倒立式溶气释放器(4)、溶气释放室(5)、分离室(6)、出水管(7)、排泥管(8)、出渣室(9)、可调式刮渣板(10)、一次加药装置(11)和二次加药装置(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国栋窦小杰宫志利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金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