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马达、驱动组件和机电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325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3
公开了一种特别是用于车辆机电制动装置的电动马达(11),其中,电动马达(11)具有定子(12)和带有奇数个转子极(17)的多极转子(16),其中,在转子极(17)的中央区域(24)中设置有凹部(25);并且公开了一种驱动组件以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机电制动装置。车辆的机电制动装置。车辆的机电制动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马达、驱动组件和机电制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机电制动装置的电动马达。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组件、特别是致动器,并且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机电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车辆制动系统通常具有机电制动系统(EMB、EMB致动器;EPB、EPB致动器)、机电制动助力器(电子制动助力器;EBB、EBB致动器)或集成制动系统(IBC、IBC致动器)。通常用电产生能量或辅助能量以便施加或者助力制动力。在此,通常使用电动马达和致动器。例如,机电制动系统通常用作电子驻车制动器(EPB),其中,借由具有电动马达和致动构件的致动器(EPB致动器)来使制动衬片压靠制动盘。
[0003]在这种致动器(比如EPB致动器)的情况下,会出现激励、特别是弯曲扭矩,这些弯曲扭矩激励起振动并且对致动器产生消极作用。这些转子极可能在电动马达中出现的磁力下弹性变形。特别地,具有奇数个槽的电动马达在转子与定子之间的气隙中产生交变磁力,这些交变磁力可能激励起(例如EPB致动器的)弯曲振动。这可能引起不期望的噪音,同时引起对应地快速变形或振动。
[0004]例如,DE 41 22 067 A1公开了具有永磁体转子和具有双极设计的定子叠片堆叠体的电动马达,其中,破坏叠片堆叠体的均质性并且具有共振失真效果(resonance

distorting effect)的槽缝设置在两个定子极的中央区域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进开篇所提及的电动马达的结构和/或功能。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进开篇所提及的驱动组件的结构和/或功能。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进开篇所提及的机电制动装置的结构和/或功能。
[0006]该目的通过具有技术方案1的特征的电动马达来实现。该目的还通过具有技术方案23的特征的驱动组件以及具有技术方案25的特征的机电制动装置来实现。有利的实施例和/或改进方案是从属技术方案的主题。
[0007]电动马达可以用于机电制动装置。机电制动装置可以用于车辆。机电制动装置可以被配置成用于车辆或者专用于车辆。车辆可以是机动车辆。机动车辆可以是汽车或卡车。制动装置可以是机动车辆制动装置。制动装置可以是制动系统。
[0008]电动马达可以是直流马达。电动马达可以是无刷直流马达。例如,电动马达可以无刷直流马达(BLDC马达)。电动马达可以是同步电机、比如永磁体同步电机(PMSM)。电动马达可以是机械换向或电子换向的直流马达。电动马达可以被设计为内转子式。
[0009]电动马达可以具有定子。定子可以被设计为永磁体定子。定子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永磁体。定子可以具有至少一个(例如双极)永磁体环。定子可以具有至少两个(例如相反的)磁极。定子可以具有圆柱形设计。定子可以是定子井。定子可以具有(例如圆柱形)内壁。永磁体或(例如双极)永磁体环可以布置在定子的内壁上。永磁体或永磁体环可以具有正极
和负极。永磁体或永磁体环的极(例如正极和负极)可以(例如在径向方向上)彼此相反地布置。这些极可以具有弯曲设计。这些极可以为设计为弯曲的极。这些极可以沿周向方向延伸。
[0010]电动马达可以具有转子。转子可以连接至转子轴。转子可以具有多极设计。转子可以具有转子极。转子可以具有奇数个转子极。例如,转子极的数量可以是3个、5个、7个或更多个。转子可以基本上在定子内部(例如定子的圆柱形内壁的内侧)和/或定子的定子井的内部可旋转地布置。转子可以基本上在定子的永磁体或永磁体环的内侧可旋转地布置。圆柱形气隙可以形成在定子(例如定子的内壁)与转子之间。圆柱形气隙可以形成在定子的永磁体或永磁体环与转子之间。转子可以特别地在定子的内部绕旋转轴线旋转。
[0011]除非另外说明或者除非上下文另外指明,说明“轴向”、“径向”和“周向”涉及转子的旋转轴线的延伸方向。于是,“轴向”与旋转轴线的延伸方向相对应。于是,“径向”是与旋转轴线的延伸方向垂直并与旋转轴线相交的方向。于是,“周向”与围绕旋转轴线的圆弧的方向相对应。
[0012]转子的转子极可以被设计成使得这些转子极是基本上T形和/或锚形的。这些转子极可以具有T型侧臂。这些T型侧臂可以具有例如周向弯曲的设计。这些T型侧臂可以周向地延伸。
[0013]这些转子极和/或其T型侧臂可以特别地彼此周向地间隔开。在各自情况下,在两个相邻转子极或T型侧臂之间形成有槽。例如,在各自情况下,在两个相邻转子极或T型侧臂之间周向地形成有槽。这些槽可以被形成为使得这些槽在轴向上连续并且/或者在轴向上连续地延伸并且/或者沿轴向方向延伸。转子可以具有奇数个槽。例如,槽的数量可以3个、5个、7个或更多个。槽的数量(比如槽数)可以与转子极的数量(比如转子极数)相对应。
[0014]转子极各自可以具有径向地位于内侧的芯区段。芯区段可以是T杆柱。T型侧臂可以径向地布置在芯区段的外侧。每个转子极可以具有两个侧臂、比如侧分支。转子极(例如转子极的芯区段)可以在内侧径向地连接至彼此。每个转子极或每个芯区段可以具有线圈和/或线圈绕组。线圈可以是电线圈。线圈和/或线圈绕组可以围绕芯区段布置。线圈和/或线圈绕组可以具有导电线和/或导电绕组。这些线和/或绕组可以围绕芯区段缠绕。线圈和/或线圈绕组可以可连接至并且/或者连接至供应源(比如电源和/或电压源)和/或控制电路。
[0015]转子和/或转子极可以具有由叠片层或转子叠片层组成的至少一个叠片堆叠体、比如转子叠片堆叠体,并且/或者由其制成。可以借由切割方法、比如水射流切割方法或激光切割方法和/或冲压方法来产生叠片。这些叠片可以粘附粘结和/或压配合和/或焊接至彼此,例如形成叠片堆叠体。这些叠片可以涂覆有绝缘体、比如绝缘材料。这些叠片可以在这些叠片之间、至少在一些地方具有空隙(比如气隙)。例如,这些叠片可以是电气叠片、钢、铁或铁/硅合金。
[0016]转子可以具有凹部。这些凹部可以设置在转子极的中央区域中。这些凹部可以布置在转子极的端部侧。至少一个凹部可以与每个转子极相关联。每个转子极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凹部。正好和/或仅一个凹部可以与每个转子极相关联。每个转子极可以具有正好和/或仅一个凹部。每个转子极可以在其中央区域中例如具有正好和/或仅一个凹部。每个凹部可以布置、例如周向地布置在转子极的相应芯区段的两个边缘之间。每个凹部可以例如周
向地相对于转子极的相应芯区段居中地布置。凹部和形成在相邻转子极和/或T型侧臂之间的槽可以在径向方向上、例如在直径上基本上彼此相反地布置。每个凹部可以与径向、例如在直径上相反定位的槽相关联。每个凹部可以径向、例如在直径上相反于槽布置。凹部的数量(比如凹部数)可以与转子极的数量(比如转子极数)相对应,并且/或者与槽的数量(比如槽数)相对应。
[0017]这些凹部可以径向地布置在外侧。这些凹部可以径向地布置在转子极的芯区段的外侧。这些凹部可以从转子极的外圆周开始延伸并且/或者径向向内地延伸。这些凹部可以至少沿基本上沿磁场线方向的方向(比如径向方向)延伸。这些凹部可以被形成为使得这些凹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别是用于车辆机电制动装置的电动马达(11),其中,所述电动马达(11)具有定子(12)和带有奇数个转子极(17)的多极的转子(16),其中,在所述转子极(17)的中央区域(24)中设置有凹部(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马达(11),其特征在于,形成并且/或者布置所述凹部(25)的方式为使得磁场、特别是所述磁场的通量和/或场线图案受到影响并且/或者发生改变。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马达(1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12)被设计为永磁式定子(12),并且/或者,所述定子具有至少两个相反的磁极(14,15)。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马达(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子(12)与所述转子(16)之间形成有圆柱形气隙(19)。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马达(1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16)基本上在所述定子(12)内部可旋转地布置。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马达(1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极(17)被设计成使得这些转子极是基本上T形的和/或锚形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马达(1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极(17)具有弯曲设计的T型侧臂(22)。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马达(1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极(17)、特别是这些转子极的T型侧臂(22)彼此周向地间隔开,并且在各自情况下,在两个相邻转子极(17)、特别是T型侧臂(22)之间形成有特别是在轴向上连续的槽(20)。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马达(1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极(17)各自具有径向地位于内侧的芯区段(21),所述芯区段具有线圈绕组和/或线圈(18)。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马达(11),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25)被形成为使得这些凹部在轴向上连续。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马达(11),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25)被形成为槽或槽缝。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马达(11),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25)被形成为使得这些凹部至少在一些地方在截面上是基本上矩形的、三角形的或弯曲的。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马达(11),其特征在于,每个凹部(25)布置、特别是周向地布置在所述转子极(17)的相应芯区段(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
申请(专利权)人:ZF主动安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