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车避碰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313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车避碰组件,应用在智能车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缓冲板和缓冲机构,可以在智能车主体碰撞时,对碰撞力度进行一次缓冲,减小一部分碰撞力度,同时在缓冲机构的作用下,对碰撞力度进行二次缓冲,从而可以减小碰撞力度对智能车主体的撞击力度,达到对智能车主体避碰的效果,通过设置触动开关和声光报警器,在智能车主体撞击时,连接板会受力移动,并接触触动开关,使触动开关启动声光报警器,便于通知工作人员对智能车主体进行处理,达到便于使用的效果。达到便于使用的效果。达到便于使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车避碰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智能车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车避碰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智能车是电子计算机等最新科技成果与现代汽车工业相结合的产物,其中无人驾驶的小型智能车是为其中的一种,可广泛的应用于工厂自动料车、固定场地搬运车等

[0003]目前,公告号:CN21162808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避障小车,其结构包括底座、防撞装置、红外传感器、驱动电机、驱动轮、转向舵机模块、转向轮、控制器和电池,本技术通过在避障小车左右两侧分别安装了防撞装置,通过防撞装置对左右两侧进行撞击防护,且在防撞装置的防撞板前后两侧均设置了斜板,斜板的长度大于小车底座的宽度,通过斜板对小车前后两侧撞击时进行受力,且斜板通过连杆挤压缓冲杆进行缓冲,达到了对避障小车四周进行防撞保护,增加小车的防撞效果。
[0004]现有的智能车在使用的时候有以下缺点:
[0005]现有的智能车通常在前部的底端设置简单的防撞条或防撞块等对智能车进行避碰,但其避碰效果较差,容易对智能车造成一定的损伤,并且在碰撞后不能及时的提醒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一种智能车避碰组件,其优点是通过设置第一缓冲板和缓冲机构,可以在智能车主体碰撞时,对碰撞力度进行一次缓冲,减小一部分碰撞力度,同时在缓冲机构的作用下,对碰撞力度进行二次缓冲,从而可以减小碰撞力度对智能车主体的撞击力度,达到对智能车主体避碰的效果,通过设置触动开关和声光报警器,在智能车主体撞击时,连接板会受力移动,并接触触动开关,使触动开关启动声光报警器,便于通知工作人员对智能车主体进行处理,达到便于使用的效果。
[000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车避碰组件,包括智能车主体,所述智能车主体前侧的底部栓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前侧的两侧均栓接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前侧栓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前侧粘接有第一缓冲板,所述安装板前侧的两侧均栓接有触动开关,所述触动开关与连接板配合使用,所述智能车主体的顶部栓接有声光报警器,所述触动开关与声光报警器电性连接。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缓冲板和缓冲机构,可以在智能车主体碰撞时,对碰撞力度进行一次缓冲,减小一部分碰撞力度,同时在缓冲机构的作用下,对碰撞力度进行二次缓冲,从而可以减小碰撞力度对智能车主体的撞击力度,达到对智能车主体避碰的效果,通过设置触动开关和声光报警器,在智能车主体撞击时,连接板会受力移动,并接触触动开关,使触动开关启动声光报警器,便于通知工作人员对智能车主体进行处理,达到便于使用的效果。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后侧与安装板栓接,所述固定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前侧粘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连接板栓接,所述滑动杆的后侧焊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后侧焊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与固定套焊接。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在撞击时,连接板会受力移动,同时通过橡胶垫会对一部分力度吸收,并推动滑动杆和滑动板在固定套的内部移动,并对弹缓冲弹簧进行挤压使其收缩,从而可以达到对撞击力度进行缓冲的效果,避免智能车主体受损。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弹簧的后侧粘接有第二缓冲板,所述缓冲弹簧通过第二缓冲板与固定套栓接,所述第二缓冲板为橡胶材料制成。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缓冲板,通过第二缓冲板为橡胶材料制成,可以进一步的吸收缓冲弹簧的受力,进一步的提高缓冲效果。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套内部的前侧滚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靠近滑动杆的一侧与滑动杆滚动接触,所述固定套内部的前侧开设有与滚珠配合使用滚动槽,且呈环形滚动连接在固定套的内部。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滚珠和滚动槽,可以提高滑动杆在固定套内部的顺畅性,减小滑动杆移动时的摩擦力,达到了便于滑动杆移动的效果。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缓冲板为聚氨酯材料制成,且第一缓冲板内部含有若干个微孔结构。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缓冲板为聚氨酯材料制成,且第一缓冲板内部含有微孔结构,可以提高对撞击力度吸能的效果。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触动开关包括壳体、主动杆、固定杆、移动板、动触点、静触点、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壳体的后侧与安装板栓接,所述主动杆滑动连接在壳体的内部,所述固定杆栓接在壳体内壁的后侧,所述移动板焊接在固定杆的表面,所述动触点设置在移动板后侧的两侧,所述静触点设置在壳体内壁的后侧,所述动触点和静触点配合使用,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分别套设在主动杆和固定杆的表面。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触动开关,在撞击同时,连接板会推动主动杆在壳体的内部移动,并使第一弹簧受力收缩,同时主动杆推动移动板在固定杆移动,使连接板移动并挤压第二弹簧,并带动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使能够启动声光报警器,便于通知工作人员对智能车主体进行处理,达到便于使用的效果。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后侧的两侧均栓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与主动杆配合使用。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推动杆,可以便于推动主动杆在壳体的内部移动。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内部焊接有固定板,所述主动杆贯穿固定板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靠近固定板和壳体内壁的一侧分别与固定板和壳体焊接,所述第二弹簧靠近移动板和壳体内壁的一侧分别与移动板和壳体焊接。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板,可以便于对第一弹簧进行固定,使其能够使主动杆复位,通过二弹簧靠近移动板和壳体内壁的一侧分别与移动板和壳体焊接,可以便于第二弹簧推动移动板复位。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1、通过设置第一缓冲板和缓冲机构,可以在智能车主体碰撞时,对碰撞力度进行一次缓冲,减小一部分碰撞力度,同时在缓冲机构的作用下,对碰撞力度进行二次缓冲,从而可以减小碰撞力度对智能车主体的撞击力度,达到对智能车主体避碰的效果;
[0025]2、通过设置触动开关和声光报警器,在智能车主体撞击时,连接板会受力移动,并接触触动开关,使触动开关启动声光报警器,便于通知工作人员对智能车主体进行处理,达到便于使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的智能车主体俯视图;
[0028]图3是本技术的缓冲机构俯视图;
[0029]图4是本技术的缓冲机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30]图5是本技术的图4中A处放大图;
[0031]图6是本技术的第一缓冲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7是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车避碰组件,包括智能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车主体(1)前侧的底部栓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前侧的两侧均栓接有缓冲机构(3),所述缓冲机构(3)的前侧栓接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前侧粘接有第一缓冲板(5),所述安装板(2)前侧的两侧均栓接有触动开关(6),所述触动开关(6)与连接板(4)配合使用,所述智能车主体(1)的顶部栓接有声光报警器(7),所述触动开关(6)与声光报警器(7)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车避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3)包括固定套(301),所述固定套(301)的后侧与安装板(2)栓接,所述固定套(3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302),所述滑动杆(302)的前侧粘接有橡胶垫(303),所述橡胶垫(303)与连接板(4)栓接,所述滑动杆(302)的后侧焊接有滑动板(304),所述滑动板(304)的后侧焊接有缓冲弹簧(305),所述缓冲弹簧(305)与固定套(301)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车避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簧(305)的后侧粘接有第二缓冲板(8),所述缓冲弹簧(305)通过第二缓冲板(8)与固定套(301)栓接,所述第二缓冲板(8)为橡胶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车避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301)内部的前侧滚动连接有滚珠(9),所述滚珠(9)靠近滑动杆(302)的一侧与滑动杆(302)滚动接触,所述固定套(301)内部的前侧开设有与滚珠(9)配合使用滚动槽(10),且呈环形滚动连接在固定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博钱黎明任俊楠郭峰崔誉景陈世伟陈志豪莫骜张子衡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