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底盘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3169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底盘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一端设有防撞机构,所述防撞机构用于与障碍物柔性接触,所述缓冲机构用于抑制机器人移动碰撞的冲击,缓冲机构的一端设有防撞机构,缓冲机构的另一端设置于机器人的底盘构架上,机器人通过行走机构驱动移动,当移动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与外界发生碰撞时,防撞机构用于与障碍物柔性接触,起缓冲作用,缓冲机构用于抑制机器人移动碰撞的冲击,本装置结构简单,通过防撞机构和缓冲机构的双重缓冲作用,降低机器人受冲击力的影响,解决了机器人移动过程中与障碍物发生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容易使机器人倾倒损坏的问题。机器人倾倒损坏的问题。机器人倾倒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底盘缓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底盘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机械、自动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专业交叉融合,致使机器人的相关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机器人的技术也日趋成熟,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而目前机器人所面临的运行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0003]在现有技术中,具有底盘的移动机器人多种多样,机器人的移动底盘多为室内用移动底盘,在室内平整的道路环境下运行良好,运行状态良好,且机器人的移动速度很慢,在机器人的研发过程中很好考虑到移动机器人会在室外的移动的复杂环境,现有技术中机器人在复杂环境运行时避碰能力差,装有避碰装置的机器人底盘很少,若是移动机器人在室外运行该,行驶速度过快,且遇到突发事件反应不及时,与障碍物发生撞击,这不仅影响机器人的作业效果,同时会影响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机器人底盘缓冲装置,能够解决机器人在复杂环境快速运行时,与障碍物发生撞击,产生的冲击力,容易使机器人倾倒,从而影响机器人的作业效果和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机器人移动过程中与障碍物发生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容易使机器人倾倒,影响机器人的作业效果和使用寿命的问题,提供一种机器人底盘缓冲装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机器人底盘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一端设有防撞机构,所述防撞机构用于与障碍物柔性接触,所述缓冲机构用于抑制机器人移动碰撞的冲击。
[0008]缓冲机构的一端设有防撞机构,缓冲机构的另一端设置于机器人的底盘构架上,机器人通过行走机构驱动移动,当移动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与外界发生碰撞时,防撞机构用于与障碍物柔性接触,起缓冲作用,缓冲机构用于抑制机器人移动碰撞的冲击,本装置结构简单,通过防撞机构和缓冲机构的双重缓冲作用,降低机器人受冲击力的影响,解决了机器人移动过程中与障碍物发生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容易使机器人倾倒损坏的问题。
[0009]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座和至少一个缓冲轴,每一所述缓冲轴的固定端与缓冲座连接。通过缓冲轴与缓冲座配合的双重缓冲作用,能够抑制机器人移动碰撞的冲击。
[0010]优选的,所述缓冲座包括固定板和移动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设置一组导轨,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与对应的所述导轨适配;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移动板的相对面上均设有磁性件,所述磁性件的同级相对。磁性件同级相对产生排斥力,本装置受到撞击时,移动板靠近固定板移动过程中,排斥力逐渐增加,能够逐渐降低移动板相对于固定板的
移动速度,并且移动板受到的冲击越大,距离固定板越近,受到的排斥力越大,能够根据移动板受冲击的程度进行自动调整受力状态,对移动板受到的冲击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
[0011]优选的,所述缓冲轴的固定端与所述移动板可拆卸连接。可根据外界环境更换缓冲轴,扩大本装置的适应范围。
[0012]优选的,所述防撞机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面上设有一组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相对设置,所述安装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防撞轮。
[0013]优选的,所述缓冲轴的自由端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面可拆卸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防撞轮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防撞轮为橡胶材质结构件。
[0016]优选的,所述缓冲轴为液压伸缩轴。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一种机器人底盘缓冲装置,防撞机构用于与障碍物柔性接触,起缓冲作用,缓冲机构用于抑制机器人移动碰撞的冲击,本装置结构简单,通过防撞机构和缓冲机构的双重缓冲作用,降低机器人受冲击力的影响,解决了机器人移动过程中与障碍物发生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容易使机器人倾倒损坏的问题。
[0018]本申请其他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
[0019]1.磁性件同级相对产生排斥力,本装置受到撞击时,移动板靠近固定板移动过程中,排斥力逐渐增加,能够逐渐降低移动板相对于固定板的移动速度,并且移动板受到的冲击越大,距离固定板越近,受到的排斥力越大,能够根据移动板受冲击的程度进行自动调整受力状态,对移动板受到的冲击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机器人底盘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
第一安装板、2

缓冲轴、3

第一端盖、4

移动板、5

固定板、6

防撞轮、7

转轴、8

第二安装板、9

连接板、10

导轨、11

磁性件、12

第二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种机器人底盘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一端设有防撞机构,所述防撞机构用于与障碍物柔性接触,所述缓冲机构用于抑制机器人移动碰撞的冲击,缓冲机构的一端设有防撞机构,缓冲机构的另一端设置于机器人的底盘构架上,机器人通过行走机构驱动移动,当移动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与外界发生碰撞时,防撞机构用于与障碍物柔性接触,起缓冲作用,缓冲机构用于抑制机器人移动碰撞的冲击,本装置结构简单,通过防撞机构和缓冲机构的双重缓冲作用,降低机器人受冲击力的影响,解决了机器人移动过程中与障碍物发生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容易使机器人倾倒损坏的
问题。
[0027]实施例2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缓冲机构包括缓冲座和至少一个缓冲轴2,每一所述缓冲轴2的固定端与缓冲座连接,所述缓冲座包括固定板5和移动板4;所述固定板5的两侧设置一组导轨10,所述移动板4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与对应的所述导轨10适配;所述固定板5与所述移动板4的相对面上均设有磁性件11,所述磁性件11的同级相对产生排斥力,在本装置受到撞击时,移动板4靠近固定板5移动过程中,排斥力逐渐增加,能够逐渐降低移动板4相对于固定板5的移动速度,并且移动板4受到的冲击越大,距离固定板5越近,受到的排斥力越大,能够根据移动板4受冲击的程度进行自动调整受力状态,对移动板4受到的冲击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
[0029]实施例3
[003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轴2的固定端与所述移动板4可拆卸连接,所述缓冲轴2为液压伸缩轴,液压伸缩轴的一端通过第一端盖3与移动板4可拆卸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端盖12与连接板9可拆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底盘缓冲装置,所述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一端设有防撞机构,所述防撞机构用于与障碍物柔性接触,所述缓冲机构用于抑制机器人移动碰撞的冲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盘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座和至少一个缓冲轴(2),每一所述缓冲轴(2)的固定端与缓冲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盘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座包括固定板(5)和移动板(4);所述固定板(5)的两侧设置一组导轨(10),所述移动板(4)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与对应的所述导轨(10)适配;所述固定板(5)与所述移动板(4)的相对面上均设有磁性件(11),所述磁性件(11)的同级相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盘缓冲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波牟松段文军刘威振孟令堃刘诗颖闫子诚张烨章龙管李恒张中华高旭东罗章吴小平白江涛王守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