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专用底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0994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专用底托装置,包括底托框和底托框顶部放置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所述底托框顶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副锥形齿轮,副锥形齿轮的齿牙啮合有主锥形齿轮,副锥形齿轮的后侧栓接有夹持架,夹持架的顶端铰接有夹持板;底托框的内部铰接有传动架,传动架的左端铰接有铰接杆,铰接杆的顶端铰接有遮挡板,利用夹持板可以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进行夹持固定或解除固定,只需转动调节机构便可,无需使用扳手多次操作;铰接杆可以带动遮挡板上下移动,当遮挡板下移后便露出底托框顶部的开口,让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的底部暴露在外,没有包裹住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的底部,方便空气进出散热。方便空气进出散热。方便空气进出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专用底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底托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专用底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模式,其能源来源主要是动力电池提供的电能,动力电池是集成在电池箱的内部,电池箱是固定在电池箱专用底托装置上的,例如,申请号为201821116182.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专用底托装置。
[0003]但是该专利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电池箱是需要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块上,使用螺栓固定电池箱往往需要至少两个螺栓,每次安装和拆卸都需要使用者使用扳手分别转动至少两个螺栓才能完成安装或拆卸工作,导致电池箱与装置的连接盒解除连接都十分麻烦和费力,而且装置顶部容纳电池箱的凹槽多是实心结构,是全部包裹住电池箱的底部,密不透气,阻碍了电池箱的正常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专用底托装置,以解决现有安装拆卸不便,实心结构影响散热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专用底托装置,包括底托框和底托框顶部放置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所述底托框顶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副锥形齿轮,副锥形齿轮的齿牙啮合有主锥形齿轮,副锥形齿轮的后侧栓接有夹持架,夹持架的顶端铰接有夹持板;
[0007]底托框的内部铰接有传动架,传动架的左端铰接有铰接杆,铰接杆的顶端铰接有遮挡板,遮挡板的表面与底托框顶部的开口卡接,传动架表面的底端滑动连接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与主锥形齿轮栓接,调节机构通过主锥形齿轮可以带动副锥形齿轮转动,副锥形齿轮通过夹持架可以带动夹持板转动,利用夹持板可以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进行夹持固定或解除固定,只需转动调节机构便可,无需使用扳手多次操作;调节机构通过传动架可以带动铰接杆移动,铰接杆可以带动遮挡板上下移动,当遮挡板下移后便露出底托框顶部的开口,让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的底部暴露在外,没有包裹住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的底部,方便空气进出散热。
[0008]为了方便带动传动架转动,双蜗杆的两端均栓接有手轮,通过手轮可以转动双蜗杆,双蜗杆通过轴承与底托框转动设置,保障双蜗杆转动的平稳性,双蜗杆可以利用其表面的螺纹带动移动块向右移动,移动块通过滑轨与底托框滑动设置,对移动块进行引导,移动块可以带动滑套向右移动,滑套向右移动过程中在传动架的表面上滑动并带动传动架向右逆时针转动,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双蜗杆、移动块和滑套;双蜗杆的表面与底托框的内部转动套接,双蜗杆的表面与移动块的螺孔螺纹连接,移动块的底部与底托框内部的底端滑动连接,移动块的表面与滑套的后侧铰接,滑套的内部与传动架表面的底端滑动连接,调节机构
还包括与双蜗杆啮合的传动组件。
[0009]为了带动主锥形齿轮转动,双蜗杆两侧的蜗杆分别带动两个蜗轮转动,蜗轮可以带动转杆转动,转杆通过轴承与底托框转动设置,方便转杆的转动,转杆可以带动主锥形齿轮转动,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蜗轮和转杆;蜗轮和转杆的数量均为两个,双蜗杆表面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蜗轮的后侧啮合,蜗轮的轴心处与转杆表面的底端栓接,转杆表面的顶端和底端均与底托框的内部转动套接,转杆的顶端延伸到底托框的顶部并与主锥形齿轮底部的轴心处栓接。
[0010]为了方便带动两个蜗轮转动,利用双蜗杆的齿牙走向带动两个蜗轮反向转动,双蜗杆利用螺纹可以带动移动块左右移动,所述双蜗杆表面两侧的齿牙走向相反,双蜗杆表面中端的右侧开设螺纹,双蜗杆通过螺纹与移动块连接。
[0011]为了引导遮挡板,遮挡板上下移动过程中可以带动滑条上下移动,滑条上下移动过程中通过滑轨与限位框滑动设置,对滑条进行引导,从而对遮挡板进行上下移动的引导,避免遮挡板被带动倾斜,所述遮挡板底部的两端均栓接有滑条,滑条的后侧滑动连接有限位框,限位框的后侧与底托框的内部栓接。
[0012]为了结构的传动,夹持架的结构方便夹持架带动夹持板转动,方便进行夹持,板体用于进行夹持,缓冲垫采用橡胶,方便进行夹持,所述夹持架呈L型结构,夹持板包括板体和板体侧面粘合的缓冲垫。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调节机构通过主锥形齿轮可以带动副锥形齿轮转动,副锥形齿轮通过夹持架可以带动夹持板转动,利用夹持板可以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进行夹持固定或解除固定,只需转动调节机构便可,无需使用扳手多次操作;
[0015]调节机构通过传动架可以带动铰接杆移动,铰接杆可以带动遮挡板上下移动,当遮挡板下移后便露出底托框顶部的开口,让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的底部暴露在外,没有包裹住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的底部,方便空气进出散热。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专用底托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专用底托装置的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专用底托装置的双蜗杆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专用底托装置的移动块立体示意图。
[0020]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0021]1‑
底托框,2

调节机构,21

双蜗杆,22

移动块,23

滑套,24

蜗轮,25

转杆,3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4

主锥形齿轮,5

副锥形齿轮,6

夹持架,7

夹持板,8

传动架,9

铰接杆,10

遮挡板,11

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0023]实施例
[0024]如图1

4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专用底托装置,包括底托框1和底托框1顶部放置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3,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3放在底托框1顶部的凹槽中,底托框1顶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副锥形齿轮5,副锥形齿轮5的齿牙啮合有主锥形齿轮4,副锥形齿轮5的后侧栓接有夹持架6,夹持架6的顶端铰接有夹持板7,主锥形齿轮4可以带动左侧的副锥形齿轮5转动,带动右侧的副锥形齿轮5反向转动,副锥形齿轮5可以带动夹持架6靠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3,夹持架6可以带动夹持板7靠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3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3进行夹持,夹持架6呈L型结构,夹持板7包括板体和板体侧面粘合的缓冲垫,夹持架6的结构方便夹持架6带动夹持板7转动,方便进行夹持,板体用于进行夹持,缓冲垫采用橡胶,方便进行夹持;底托框1的内部铰接有传动架8,传动架8的左端铰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专用底托装置,包括底托框(1)和底托框(1)顶部放置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框(1)顶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副锥形齿轮(5),副锥形齿轮(5)的齿牙啮合有主锥形齿轮(4),副锥形齿轮(5)的后侧栓接有夹持架(6),夹持架(6)的顶端铰接有夹持板(7);底托框(1)的内部铰接有传动架(8),传动架(8)的左端铰接有铰接杆(9),铰接杆(9)的顶端铰接有遮挡板(10),遮挡板(10)的表面与底托框(1)顶部的开口卡接,传动架(8)表面的底端滑动连接有调节机构(2),调节机构(2)与主锥形齿轮(4)栓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专用底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双蜗杆(21)、移动块(22)和滑套(23);双蜗杆(21)的表面与底托框(1)的内部转动套接,双蜗杆(21)的表面与移动块(22)的螺孔螺纹连接,移动块(22)的底部与底托框(1)内部的底端滑动连接,移动块(22)的表面与滑套(23)的后侧铰接,滑套(23)的内部与传动架(8)表面的底端滑动连接,调节机构(2)还包括与双蜗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龙李松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南部县聚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