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件的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776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件的压铸模具,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上模板、下模板和底板,上模板的底部与下模板的顶部相互配合,下模板与底板之间还固定有若干个模脚,若干个模脚的内侧还设有顶出机构,上模板的底部还嵌设有上模仁,对应地,下模板的顶部还嵌设有下模仁,下模仁的顶部与上模仁的底部相互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高温的熔融铝液能快速降温以大幅缩短了铝件的冷却速度,进而显著压缩了两次压铸加工之间的时间间隔以节省了大量的空等时间,从而有效提高了加工效率。有效提高了加工效率。有效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件的压铸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铝件的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铝压铸是利用压铸机对高温融化后的铝液施加高压并挤入到模具内腔中的加工方法,因此铝压铸的进行离不开压铸机以及配套的模具;现有的铝压铸模具内部虽然都设有用于冷却铝件的冷却系统,但是其作用位置均是在模具浇口处,由于一般的压铸模具大都只设置一个浇口,因此铝件的冷却只能依靠上述一个浇口才能进行,又由于融化的铝液的温度较高,所以铝件在成型后冷却速度较慢,只能等铝件冷却完成后才能开模并进行下一次的压铸,这就在无形中浪费了较多的时间,进而导致加工效率较低,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大幅缩短了铝件的冷却速度以显著压缩了两次压铸加工之间的时间间隔,进而节省了大量的空等时间以有效提高了加工效率的铝件的压铸模具。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铝件的压铸模具,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上模板、下模板和底板,上模板的底部与下模板的顶部相互配合,下模板与底板之间还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件的压铸模具,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上模板、下模板和底板,上模板的底部与下模板的顶部相互配合,下模板与底板之间还固定有若干个模脚,若干个模脚的内侧还设有顶出机构,上模板的底部还嵌设有上模仁,对应地,下模板的顶部还嵌设有下模仁,下模仁的顶部与上模仁的底部相互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仁的后侧还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活动嵌设在下模板的顶部以具备前后移动的功能,所述下模板的后侧外壁上还固定有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的伸缩端横向向前设置并可拆卸的固定在滑块上;所述下模仁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成型腔,两个所述成型腔中还均固定有一个芯块,对应地,两个所述芯块的后方还设有后包块,所述后包块固定在滑块的前侧,两个所述芯块的后侧均形成有一个内弧面,对应地,所述后包块的前侧形成有两个外弧面,两个所述外弧面分别与两个内弧面相互配合,所述上模仁的底部后侧开设有缺口腔,所述缺口腔的前侧内壁上开设有两个凹腔,两个所述芯块的顶部后侧分别与两个凹腔相互配合,所述上模仁的顶部后侧开设有第一弧形槽,对应地,所述上模板的底部还嵌设有进料环,所述进料环的前侧嵌入在第一弧形槽中,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底面上开设有第二弧形槽,对应地,所述进料环的下端开口处前侧开设有进料缺口,所述进料缺口与第二弧形槽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弧形槽的内壁下侧还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进料槽,对应地,两个所述外弧面的内壁上侧均开设有一个进料凹面,两个所述进料凹面分别设于两个进料槽的端部上方以实现相互连通;每个所述芯块的前侧还均设有一个侧成型组件;所述侧成型组件包括固定在下模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硕张天慧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舟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