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纳米颗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407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脂质纳米颗粒(LNP)领域;更具体地包含可电离的脂质、磷脂、甾醇、PEG脂质和一种或多种核酸。本发明专利技术的LNP的特征在于包含小于约1摩尔%的C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脂质纳米颗粒
专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脂质纳米颗粒(LNP)领域;更具体地包含可电离的脂质、磷脂、甾醇、PEG脂质和一种或多种核酸。本专利技术的LNP的特征在于包含小于约1摩尔%的C14

PEG2000脂质;以及特定百分比的其他脂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LNP用于核酸分子的免疫原性递送,特别是mRNA的免疫原性递送的用途;从而使它们非常适合用于疫苗,诸如用于癌症或传染性疾病的治疗。最后,提供了用于制备这样的LNP的方法。
[0002]专利技术背景
[0003]生物活性物质的靶向递送领域的主要挑战之一通常是它们的不稳定性和低细胞穿透潜力。对于核酸分子,特别是(m)RNA分子的递送,情况尤其如此。因此,适当的包装对于充分的保护和递送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持续需要用于包装生物活性物质诸如核酸的方法和组合物。
[0004]在这方面,基于脂质的纳米颗粒组合物例如脂质复合物(lipoplex)和脂质体已经用作生物活性物质的包装载体,以允许运输到细胞和/或细胞内区室中。这些基于脂质的纳米颗粒组合物通常包含不同脂质的混合物,诸如阳离子脂质、可电离的脂质、磷脂、结构脂质(诸如甾醇或胆固醇)、PEG(聚乙二醇)脂质、

(如Reichmuth等人,2016中综述的)。
[0005]已经开发了由4种脂质(阳离子或可电离的脂质、磷脂、甾醇和聚乙二醇化脂质)的混合物组成的基于脂质的纳米颗粒,用于在全身施用后将siRNA和mRNA非免疫原性递送到肝脏。虽然许多这样的脂质组合物是本领域已知的,但是用于体内mRNA递送的脂质组合物通常包含至少1.5mol水平的PEG脂质,并且具有低的可电离的脂质:磷脂的比率,诸如约1:1至约5:1。
[0006]然而,我们现在已经出人意料地发现,使用低量(即小于约1摩尔%)的PEG脂质产生高度适用于在全身注射LNP后免疫原性递送mRNA的纳米颗粒。通过这样的低水平的PEG脂质与相对高水平的可电离的脂质(即55

70摩尔%)和相对低水平的磷脂(即小于约10摩尔%)的组合,发现这些效果甚至因此比具有相对高比率的可电离的脂质:磷脂(即6:1

11:1)的LNP更显著。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的特征在于低百分比的甾醇(即小于约30摩尔%,诸如约25摩尔%)。
[0007]专利技术概述
[0008]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脂质纳米颗粒(LNP),其包含:
[0009]‑
可电离的脂质;
[0010]‑
磷脂;
[0011]‑
甾醇;
[0012]‑
PEG脂质;和
[0013]‑
一种或多种mRNA分子;
[0014]其特征在于
[0015]‑
所述PEG脂质是C14

PEG脂质;
[0016]‑
所述LNP包含小于约1摩尔%的所述PEG脂质;
[0017]‑
所述可电离的脂质的摩尔百分比是约50

70摩尔%和在50

70摩尔%之间;和
[0018]‑
所述甾醇的摩尔百分比是约25摩尔%或25摩尔%以上。
[0019]在另外的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脂质纳米颗粒(LNP),其包含:
[0020]‑
可电离的脂质;
[0021]‑
磷脂;
[0022]‑
甾醇;
[0023]‑
PEG脂质;和
[0024]‑
一种或多种mRNA分子;
[0025]其特征在于
[0026]‑
所述PEG脂质是C14

PEG脂质;
[0027]‑
所述LNP包含小于约1摩尔%的所述PEG脂质;
[0028]‑
所述可电离的脂质的摩尔百分比是约50

60摩尔%和在50

60摩尔%之间;和
[0029]‑
所述甾醇的摩尔百分比是约30摩尔%或30摩尔%以上。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LNP包含约0.5摩尔%至约0.9摩尔%的所述PEG脂质。
[0031]在另一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磷脂的摩尔百分比小于约10摩尔%;优选地约5摩尔%。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可电离的脂质与磷脂的比率在5:1以上;优选为约6:1至11:1;最优选为约11:1。
[0033]在本专利技术的又另外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可电离的脂质的摩尔百分比是约55

60摩尔%和在55

60摩尔%之间。
[0034]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C14

PEG脂质是二肉豆蔻酰基脂质,即具有2个C14脂肪酸尾部,诸如所述C14

PEG2000脂质优选地选自包含以下的列表:1,2

二肉豆蔻酰基

rac

甘油
‑3‑
甲氧基聚乙二醇

2000(DMG

PEG2000)或2

二肉豆蔻酰基

sn

甘油
‑3‑
磷酸乙醇胺二醇

2000(DMPE

PEG2000)。
[0035]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可电离的脂质选自包含以下的列表:
[0036]‑
1,1
‘‑
((2

(4

(2

((2

(双(2

羟基十二烷基)氨基)乙基)(2

羟基十二烷基)氨基)乙基)哌嗪
‑1‑
基)乙基)氮烷二基)双(十二烷
‑2‑
醇)(C12

200);
[0037]‑4‑
二甲基氨基丁酸二亚油基甲酯(DLin

MC3

DMA);或
[0038]‑
式(I)的化合物:
[0039][0040]其中:
[0041]RCOO选自包含以下的列表:肉豆蔻酰基、α

D

生育酚琥珀酰基、亚油酰基和油酰基;并且X选自包含以下的列表:
[0042][0043]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可电离的脂质是式(I)的脂质,其中RCOO是α

D

生育酚
琥珀酰基,并且X是
[0044]在本专利技术的又另外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磷脂选自包含以下的列表:1,2

二油酰基

sn

甘油
‑3‑
磷酸乙醇胺(DOPE)、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脂质纳米颗粒(LNP),其包含:

可电离的脂质;

磷脂;

甾醇;

PEG脂质;和

一种或多种mRNA分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PEG脂质是C14

PEG脂质;

所述LNP包含小于约1摩尔%的所述PEG脂质;

所述可电离的脂质的摩尔百分比是约50

70摩尔%和在50

70摩尔%之间;和

所述甾醇的摩尔百分比是约25摩尔%或25摩尔%以上。2.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的脂质纳米颗粒(LNP),其包含:

可电离的脂质;

磷脂;

甾醇;

PEG脂质;和

一种或多种mRNA分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PEG脂质是C14

PEG脂质;

所述LNP包含小于约1摩尔%的所述PEG脂质;

所述可电离的脂质的摩尔百分比是约50

60摩尔%和在50

60摩尔%之间;和

所述甾醇的摩尔百分比是约30摩尔%或30摩尔%以上。3.如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定义的脂质纳米颗粒;其中所述LNP包含约0.5摩尔%

约0.9摩尔%的所述PEG脂质;优选地约0.5摩尔%。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定义的脂质纳米颗粒;其中所述磷脂的摩尔百分比小于约10摩尔%;优选为约5摩尔%。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定义的脂质纳米颗粒;其中可电离的脂质与磷脂的比率在5:1以上;优选地在约6:1至11:1之间;最优选为约11:1。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定义的脂质纳米颗粒;其中所述可电离的脂质的摩尔百分比是约55

60摩尔%和在55

60摩尔%之间。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定义的脂质纳米颗粒;其中所述C14

PEG脂质是C14

PEG2000脂质,优选地选自包含以下的列表:DMG

PEG2000和DMPE

PEG2000,最优选为DMG

PEG2000。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定义的脂质纳米颗粒;其中所述可电离的脂质选自包含以下的列表:

1,1
‘‑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
申请(专利权)人:布鲁塞尔自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