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开关护罩组装设备的护罩组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895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漏电开关护罩组装设备的护罩组装装置,机架设置有第一装配装置和第二装配装置,第一装配装置包括固定于机架的下装配座,下装配座上设置有上装配座、供上装配座横向移动的装配轨道及驱动上装配座移动的第一气缸,上装配座上设置有与漏电开关前端相对的挤压块及驱动挤压块护罩前端钩于漏电开关前端的第二气缸,第二装配装置包括第一装配座和第二装配座,第一装配座设置有限位块及驱动限位块限位于护罩前端的第三气缸,第二装配座设置有位于漏电开关上方的按压盘及驱动按压盘挤压护罩后端的第四气缸,按压盘与第四气缸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装配效率及合格率的漏电开关护罩组装设备的护罩组装装置。开关护罩组装设备的护罩组装装置。开关护罩组装设备的护罩组装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漏电开关护罩组装设备的护罩组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漏电开关组装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漏电开关护罩组装设备的护罩组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漏电开关,又叫漏电断路器,主要是用来在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以及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保护,具有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可用来保护线路或电动机的过载和短路,亦可在正常情况下作为线路的不频繁转换启动之用。而漏电开关护罩组装设备则是将护罩自动组装于漏电开关的设备。
[0003]如图1所示,将护罩扣于漏电开关时,需要先将护罩前端a处钩于漏电开关前方,再将护罩后端b处按压下摆并扣于漏电开关上方,由于动作过于复杂,一般采用人工进行装配,但人工装配存在装配不到位、装配效率的等弊端,故亟需技术改进实现自动装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装配效率及合格率的漏电开关护罩组装设备的护罩组装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设置有纵向传输已放置护罩的漏电开关的传输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沿纵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装配装置和第二装配装置,所述的第一装配装置包括固定于机架的下装配座,所述的下装配座上设置有上装配座、供上装配座横向移动的装配轨道及驱动上装配座移动的第一气缸,所述的上装配座上设置有与漏电开关前端相对的挤压块及驱动挤压块护罩前端钩于漏电开关前端的第二气缸,所述的第二装配装置包括分别位于传输滑道两侧的第一装配座和第二装配座,所述的第一装配座设置有限位块及驱动限位块限位于护罩前端的第三气缸,所述的第二装配座设置有位于漏电开关上方的按压盘及驱动按压盘挤压护罩后端扣于漏电开关上方的第四气缸,所述的按压盘与第四气缸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传输滑道所传输的已放置护罩的漏电开关先到达第一装配装置,由第一装配装置的挤压块将护罩前端钩于漏电开关前端,然后沿传输滑道继续传输,由第一装配座的限位块限制护罩前端,使护罩能稳定向后摆动,再由按压盘挤压护罩后端扣于漏电开关上方,稳定、准确自动完成整个装配过程,由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提高装配效率及合格率,同时,第一装配装置由上装配座和下装配座组成,第一气缸能使下装配座大幅度、快速移动,第二气缸能使上装配座短程、准确将挤压块进行挤压,保证效率及效果,其次,将护罩的前端和后端装配分为两个装配装置,缩短传输滑道传输停留间距,进一步提高装配效率,此外,增设缓冲机构,使按压盘的按压动作不会瞬间过大造成损坏,进而保证装配合格率。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气缸设置有第二气缸轴,所述的挤压块呈圆柱状,所述的挤压块沿轴向设置有与第二气缸轴端部螺纹配合的第一调节孔,所述的第
三气缸设置有第三气缸轴,所述的限位块呈圆柱状,所述的限位块中部设置有与第三气缸轴端部螺纹配合的第二调节孔。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气缸轴相对挤压块及第三气缸轴相对限位块均能调节相对轴向位置,使挤压块的按压动作和限位块的限位配合更为精准,从而保证后续的按压盘能够精准将护罩扣合。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缓冲机构包括固定于按压盘上方的缓冲座,所述的缓冲座内沿竖向设置有缓冲腔,所述的缓冲腔内设置有竖向移动的缓冲盘,所述的第四气缸驱动设置有第四气缸轴,所述的缓冲座上方设置有供第四气缸轴伸入缓冲腔的过孔,所述的缓冲盘设置有与第四气缸轴下端螺纹配合的固定孔,所述的缓冲盘与缓冲腔之间压缩设置有将缓冲座向下复位的缓冲弹簧。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缓冲盘配合缓冲弹簧,使缓冲盘接触护罩的过程中作用力具有一个逐渐增大的过程,更易于将按压盘挤压护罩后端扣于漏电开关上方,同时,给予一定的退位空间,使装配到位后按压盘不会强行挤压漏电开关使其形变,提高实用性。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机架位于传输滑道相对下装配座的另一侧竖向固定设置有与漏电开关后方相抵的竖向限位板,所述的竖向限位板上方水平固定设置有水平限位板,所述的水平限位板上方作为固定第二装配座的固定平台,下方作为限位于小型漏电开关上端面的限位平面。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向限位板配合水平限位板,不仅使漏电开关传输更为稳定,还使第一装配装置和第二装配装置进行装配时漏电开关更为稳定,进而使装配稳定完成,此外,合理利用水平限位板,作为第二装配座的安装位置,使设备结构更为紧凑。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装配座设置有检测与护罩间距的距离传感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距离传感器,一方面,用于检测是否存在护罩,另一方面,护罩后端摆动扣合于漏电开关上方,前端存在横向位置偏移,可根据偏移量判断是否装配到位,使检测更为智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护罩和漏电开关的配合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17]图3为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

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0]如图2—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漏电开关护罩组装设备的护罩组装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设置有纵向传输已放置护罩的漏电开关的传输滑道2,传输滑道2可设置有将漏电开关进行等距传输的现有传输装置,机架1沿纵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装配装置3和第二装配装置4,第一装配装置3包括固定于机架1的下装配座31,下装配座31上设置有上装配座32、供上装配座32横向移动的装配轨道33及驱动上装配座32移动的第一气缸34,上装配座32上设置有与漏电开关前端相对的挤压块35及驱动挤压块35护罩前端钩于漏电开关前端的第二气缸36,第二装配装置4包括分别位于传输滑道2两侧的第一装配座41和第二装配座42,第一装配座41设置有限位块43及驱动限位块43限位于护罩前端的第三气缸44,第二装配座42设置有位于漏电开关上方的按压盘45及驱动按压盘45挤压护罩后端扣于漏电开关上方的第四气缸46,按压盘45与第四气缸46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由传输滑道2所传输的已放置护罩的漏电开关先到达第一装配装置3,由第一装配装置3的挤压块35将护罩前端钩于漏电开关前端,然后沿传输滑道2继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开关护罩组装设备的护罩组装装置,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设置有纵向传输已放置护罩的漏电开关的传输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沿纵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装配装置和第二装配装置,所述的第一装配装置包括固定于机架的下装配座,所述的下装配座上设置有上装配座、供上装配座横向移动的装配轨道及驱动上装配座移动的第一气缸,所述的上装配座上设置有与漏电开关前端相对的挤压块及驱动挤压块护罩前端钩于漏电开关前端的第二气缸,所述的第二装配装置包括分别位于传输滑道两侧的第一装配座和第二装配座,所述的第一装配座设置有限位块及驱动限位块限位于护罩前端的第三气缸,所述的第二装配座设置有位于漏电开关上方的按压盘及驱动按压盘挤压护罩后端扣于漏电开关上方的第四气缸,所述的按压盘与第四气缸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开关护罩组装设备的护罩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气缸设置有第二气缸轴,所述的挤压块呈圆柱状,所述的挤压块沿轴向设置有与第二气缸轴端部螺纹配合的第一调节孔,所述的第三气缸设置有第三气缸轴,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费敏石鑫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深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