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断路器保护功能三相负荷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8892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断路器保护功能三相负荷调节装置,包括通过四个螺栓安装在墙体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三相负荷调节装置本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该具有断路器保护功能三相负荷调节装置,不同于传统的治理装置,它融合了永磁开关与断路器开关的优点,能够避免接触器开关在负荷投切瞬间产生的较大涌流和开通、关断时间间隔长的问题,使负载用户在负载换相投切过程中可正常供电;也能避免半导体器件长期运行带来的发热问题,配网三相不平衡治理装置的应用,将大幅提高配网运行稳定性和智能化,可对国网公司提出的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要求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断路器保护功能三相负荷调节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具体为具有断路器保护功能三相负荷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国家电网公司中、低压配电网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单相、不对称、非线性、冲击性负荷,三相负荷系统是随机变化的,这些负荷会使配电系统产生三相不平衡,三相负荷不平衡会导致供电系统三相电压、电流的不平衡,引起电网负序电压和负序电流,影响供电质量,进而增加线路损耗,降低供电可靠性
[0003]在中低压配电网中,由于用户侧复杂的负荷特性,往往引起配电网的三相负荷不平衡。随着单相、非线性和冲击性负荷比例的增加以及负荷自身种类和功率的增大,配网自身的三相不平衡问题显得愈发严重,对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造成了极大影响。而低压配电网的长期三相不平衡运行将对电力系统和电力设备带来不良影响。解决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直接对单相负载的进行三相间任意切换的方式。行业普遍采用IGBT或继电器结构实现负荷的切换,但却无法不间断长时间承载大电流,无法满足用户侧复杂的用电情况。另外现有的三相负荷调节装置在装配时,需要使用到多个螺栓进行安装固定,拆装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螺丝刀等外部工具,比较麻烦,拆装效率低。
[0004]对此我们提出了具有断路器保护功能三相负荷调节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具有断路器保护功能三相负荷调节装置,解决了现有三相负荷调节装置无法不间断长时间承载大电流,无法满足用户侧复杂的用电情况,以及现有三相负荷调节装置装配效率不高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具有断路器保护功能三相负荷调节装置,包括通过四个螺栓安装在墙体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三相负荷调节装置本体,所述三相负荷调节装置本体与安装板之间通过卡扣机构进行安装连接,所述三相负荷调节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主控制器和多个换相开关,所述换相开关的内部设置有灭弧室、永磁机构、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永磁机构与三相负荷调节装置本体内部的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器与多个换相开关之间通过GPRS无线通讯的方式实现信息交互。
[0007]优选的,所述卡扣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板一侧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插槽。
[0008]优选的,所述三相负荷调节装置本体的一侧开设有方槽,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贯穿方槽并延伸至方槽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三相负荷调节装置本体的内部开设有两个横槽,两个所述横槽均与方槽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三相负荷调节装置本体相远离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横杆,两个所述
横杆的相对端均贯穿三相负荷调节装置本体并延伸至横槽的内部,两个所述横杆的相对端均固定有梯形块,两个所述梯形块的外表面均与横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梯形块的均贯穿方槽并延伸至方槽的内部,两个所述横杆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有拉环。
[0012]优选的,两个所述横杆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相对端均与梯形块的一侧固定,两个所述弹簧相远离的一端均与横槽的内壁固定。
[0013]优选的,两个所述梯形块的相对侧均贯穿插槽并延伸至插槽的内部,两个所述梯形块均与插槽的尺寸相适配。
[0014]优选的,所述主控制器负责采集三相负荷调节装置的各种状态信息和数据,所述主控制器可检测配网总线的电压信号,所述主控制器支持HPLC无线通信、485通信及GPRS/4G通信方式,所述主控制器采用32位CPU,16位AD,实现每周波64点采样,所述主控制器的电流采样精度为0.5%,电压采样精度为0.5%,所述主控制器采用RS485通讯接口,支持多种通讯协议如南自94,MODBUS。
[0015]优选的,所述换相开关负责采集负载电流数据,根据配变的容量与负载的分布情况不同可灵活选择换相开关的容量和数量。
[0016]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具有断路器保护功能三相负荷调节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该具有断路器保护功能三相负荷调节装置,通过卡扣机构的设置,实现了三相负荷调节装置本体的快速装配,避免了使用螺栓进行安装固定,较之于利用螺栓安装的传统的安装方式,本安装方式不需要借助外部工具即可实现三相负荷调节装置本体的快速拆装,方便操作,拆装效率高。
[0019](2)、该具有断路器保护功能三相负荷调节装置,不同于传统的治理装置,它融合了永磁开关与断路器开关的优点,能够避免接触器开关在负荷投切瞬间产生的较大涌流和开通、关断时间间隔长的问题,使负载用户在负载换相投切过程中可正常供电;也能避免半导体器件长期运行带来的发热问题,配网三相不平衡治理装置的应用,将大幅提高配网运行稳定性和智能化,可对国网公司提出的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要求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0020](3)、该具有断路器保护功能三相负荷调节装置,换相开关采用电力电子控制与永磁开关技术,一方面将系统换相时间控制在10ms以内,很好的解决了因换相造成对用电设备影响(即不停电换相)的问题,达到电力营销部门对优质供电的要求;另一方面,换相开关采用成熟的空气断路器灭弧装置与动静触头结构,微处理器的控制指令由永磁机构驱动动触头执行合闸与分闸,分合闸后不需用电保持;因此具有节能运行、通断能力大、灭弧特性好,由于取消了脱扣、再扣装置,减少了工作元件和零部件,机械结构简单、动作快速、特性稳定可靠、控制方便、可频繁操作等优点(电气寿命达到10万次以上)。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三相负荷调节装置本体与安装板安装状态立体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三相负荷调节装置本体与安装板分离状态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三相负荷调节装置本体内部结构立体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换相开关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螺栓;2、安装板;3、三相负荷调节装置本体;4、卡扣机构;5、换相开关;6、灭弧室;7、永磁机构;8、动触头;9、静触头;41、固定块;42、插槽;43、方槽;44、横槽;45、横杆;46、梯形块;47、拉环;4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两种技术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实施例:
[0029]实施例1
[0030]请参阅图1和5,具有断路器保护功能三相负荷调节装置,包括通过四个螺栓1安装在墙体上的安装板2,安装板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三相负荷调节装置本体3,三相负荷调节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断路器保护功能三相负荷调节装置,包括通过四个螺栓(1)安装在墙体上的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三相负荷调节装置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负荷调节装置本体(3)与安装板(2)之间通过卡扣机构(4)进行安装连接,所述三相负荷调节装置本体(3)内部设置有主控制器和多个换相开关(5),所述换相开关(5)的内部设置有灭弧室(6)、永磁机构(7)、动触头(8)和静触头(9),所述永磁机构(7)与三相负荷调节装置本体(3)内部的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器与多个换相开关之间通过GPRS无线通讯的方式实现信息交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断路器保护功能三相负荷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机构(4)包括固定在安装板(2)一侧的固定块(41),所述固定块(41)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插槽(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断路器保护功能三相负荷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负荷调节装置本体(3)的一侧开设有方槽(43),所述固定块(41)的一侧贯穿方槽(43)并延伸至方槽(43)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断路器保护功能三相负荷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负荷调节装置本体(3)的内部开设有两个横槽(44),两个所述横槽(44)均与方槽(43)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断路器保护功能三相负荷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负荷调节装置本体(3)相远离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横杆(45),两个所述横杆(45)的相对端均贯穿三相负荷调节装置本体(3)并延伸至横槽(44)的内部,两个所述横杆(45)的相对端均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亚宏姚卫华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滨海县供电分公司滨海强源电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