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箱破冰防护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185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箱破冰防护板,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顶部的防护板本体,防护板本体为多层结构,多层结构中至少包括:设置在外表面的疏水层和设置在疏水层底部的制热层;疏水层与制热层之间设置有导热层,导热层由若干电热丝组成,电热丝与制热层电连接;制热层包括转换器,转换器一端连接导热层,另一端吸热层,吸热层设置在箱体内,吸热层吸收箱体内热量传输至转换器装化为电能使电热丝工作,电热丝一直将疏水层温度保持在0℃以上,当雪落在疏水层时,疏水层温度高于0℃,雪花发生融化,无法在防护板上堆积,由于疏水层特殊结构,融化的积雪无法在防护板上停留,避免发生结冰,高压箱内元件不会受水流和冰面影响而导致无法工作。致无法工作。致无法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箱破冰防护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配电柜
,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箱破冰防护板。

技术介绍

[0002]高压箱是电器及其线路放置在其中的箱子,用来分配电力能源,统称为动力配电中心,有的高压箱是安装于室外,或常年寒冷的高原地区,而每到冬季大幅度的降雪会积压在高压箱顶部,从而造成高压配电柜损坏,影响居民正常用电,另外在恶劣的天气下也非常不便于对积雪进行清理,因此需要对高压配电柜的顶部进行保护的同时防止积雪堆积在箱体顶部,而现有的高压箱顶部一般安装的防护板,只能用来将高压箱顶部与外界隔开,阻挡高空坠物,保护高压箱电子元件,无法对柜顶积雪进行处理,故而现在提出一种高压箱破冰防护板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压箱破冰防护板。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压箱破冰防护板,包括:箱体和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防护板本体,所述防护板本体为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中至少包括:设置在外表面的疏水层和设置在所述疏水层底部的制热层;
[0005]所述疏水层与所述制热层之间设置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由若干电热丝组成,所述电热丝与所述制热层电连接;
[0006]所述制热层包括转换器,所述转换器一端连接所述导热层,另一端吸热层,所述吸热层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吸热层吸收所述箱体内热量传输至所述转换器装化为电能使所述电热丝工作,加热所述疏水层。
[0007]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疏水层为金属材质,所述金属材质表面设置有若干乳突,所述乳突的平均大小为8

15微米,乳突之间平均间距为10

20微米,所述乳突之间的凹陷部分充满了空气,形成一层纳米级厚度的空气层。
[0008]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材质表面填涂有蜡质层,所述蜡质层具有疏水性。
[0009]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热丝均匀分布在所述疏水层底面,所述电热丝与所述乳突对应端设置有节点,所述节点直径大于所述电热丝直径。
[0010]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换器还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0011]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换器为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能够储存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转化而成的电能,所述电热丝连接在所述蓄电池池上。
[0012]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蓄电池上设置有导热连接部、散热连接部以及关闭部。
[0013]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疏水层上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所述蓄电池连接,并将控制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导热连接部、散热连接部以及关闭部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板本体为锥形设置,所述防护板本体底部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连接有导流管。
[0015]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板本体底部设置有螺纹钉,所述吸热层与所述螺纹钉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护板本体通过所述螺纹钉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箱体上。
[0016]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板也可以与所述箱体一体成型。
[0017]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管至少设置四条,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四周。
[0018]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蓄电池本身储存有电量。
[0019]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高压箱破冰防护板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安装:将所述防护板本体安装在所述箱体顶部,所述疏水层朝外,所述吸热层安装在箱体内;
[0021]转换:所述吸热层吸热并通过转换器转化为电能;
[0022]制热:所述电热丝通电制热,融化堆积在所述疏水层上的积雪。
[0023]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热层上设置有吸热板,所述吸热板表面为褶皱状,所述吸热板边缘设置有卷边。
[0024]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制热步骤还包括以下情形,情形一,当感应器温度小于0
°
时,蓄电池导热连接部与加热丝连通,加热丝通电工作;当感应器温度为0
°‑
20
°
时加热丝,蓄电池关闭部启动,蓄电池停止供电;当感应器温度大于20℃时,蓄电池散热连接部散热风扇启动。
[0025]本专利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6](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防护板上设置疏水层,并在疏水层底部设置电热丝,电热丝一直将疏水层温度保持在0℃以上,当暴雪天气雪落在疏水层上,由于疏水层温度高于0℃,雪花发生融化,无法在防护板上堆积,由于疏水层特殊结构,融化的积雪无法在防护板上停留,避免发生结冰,从而防止防护板被压塌以及高压箱内元件不会受水流和冰面影响而导致无法工作。
[0027](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疏水层表面设置为若干微米大小的凸起,使其凸起之间形成纳米级厚的空气层,从而使水珠无法在疏水层上粘黏,避免了水分在防护板上凝结成冰的同时,也避免了融化的水滴反复吸收导热层热量,降低防护板整体工作效率,同时在暴雨天气时,疏水层能及时将防护板上雨水导流出去,避免防护板上堆积有雨水造成防护板腐蚀或渗入箱体内配坏箱体内元件。
[0028](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吸热层和能量转换器,将箱体内元件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并将其转换为电能,为电热丝供电,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防护板与高压箱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防护板剖面图;
[0032]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疏水层结构示意图;
[0033]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导热层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1、箱体;2、防护板本体;21、疏水层;210、乳突;212、空气层;22、导热层;220、电热丝;2201、节点;23、转换器;24、吸热层;25、温度感应器;26、导流槽;260、导流孔;27、导流管;28、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箱破冰防护板,包括:箱体和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防护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本体为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中至少包括:设置在外表面的疏水层和设置在所述疏水层底部的制热层;所述疏水层与所述制热层之间设置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由若干电热丝组成,所述电热丝与所述制热层电连接;所述制热层包括转换器,所述转换器一端连接所述导热层,另一端吸热层,所述吸热层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吸热层吸收所述箱体内热量传输至所述转换器装化为电能使所述电热丝工作,加热所述疏水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箱破冰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层为金属材质,所述金属材质表面设置有若干乳突,所述乳突的平均大小为8

15微米,乳突之间平均间距为10

20微米,所述乳突之间的凹陷部分充满了空气,形成一层纳米级厚度的空气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箱破冰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材质表面填涂有蜡质层,所述蜡质层具有疏水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箱破冰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丝均匀分布在所述疏水层底面,所述电热丝与所述乳突对应端设置有节点,所述节点直径大于所述电热丝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毅陈瑜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滨海县供电分公司滨海强源电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