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8167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吊带装置,即使在有意料不到的力作用于吊带装置等时,也能可靠地确保使用者的安全性,并能实现吊带和卷筒的安全的固定。吊带装置通过将环状吊带挂在使用者身体的一部分,使使用者携带对象物,该环状吊带是将吊带端部在吊带装置外彼此连接起来而形成的,该吊带装置包括:盒状的吊带装置主体,对象物安装于该吊带装置主体;和卷绕部,其以能在吊带装置主体内旋转的状态被支承,用于进行吊带的卷绕。另外,卷绕部具有:卷筒主体,其以能旋转的状态支承于吊带装置主体;吊带槽部,其设于卷筒主体,并收纳吊带的中间部;凸起部,其设于吊带槽部,并与收纳于此的吊带接触;和拉出开口部,其用于拉出收纳于吊带槽部的吊带的靠端部侧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吊带装置,为了使使用者等被携带物携带名片等展 示卡片或照相机等小型设备,将上述吊带装置挂在其颈部或手腕等被携 带位置来进行使用。
技术介绍
在使用者为了使别人认识自己而想在体前配置记载有名字或面部照 片等的名片的情况下,或者在使用者想还是在体前配置存储有自我识别用数据的、利用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 标签与读取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卡片,以便易于使用者的读取操作 的情况下,有时会将环状的吊带挂于使用者的颈部,并在吊带上安装上 述名片。此外,为了携带除了名片以外的照相机或视频录像装置等,同 样利用环状的吊带将这些装置挂在使用者的手腕或颈部。这里,在使用者想利用吊带将名片等挂在身体的一部分上的时候, 出于使用者的动作的容易度和安全性等原因,需要将上述名片等挂在身 体的适当位置。例如,在将名片通过从颈部吊挂的吊带配置在使用者的 体前的情况下,若吊带距颈部的长度过长,则周围的物体会勾挂吊带或 名片等,使用者的安全性较低。此外,若该长度过短,则有时名片会阻 碍使用者的动作。另外,根据状况的不同,所要求的长度也不同。例如, 即使在通常使用时为适当的长度,在进行洗刷工作时,由于吊带过长名 片会沾到水,因此还存在想要缩短一些的要求。因此,作为用于将照相机等挂在使用者的身体上的吊带装置,公开 了与具有调整其吊带长度的机构的保持器具有关的技术。在该技术中, 环状吊带的两端安装在安装照相机等的壳体内的巻筒上,利用巻筒的旋 转将吊带巻起或抽出,由此来调整吊带长度。由此,使用者能够得到任意的吊带长度。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778306号公报在使用者想通过吊带装置将名片或携带装置等挂在身体的一部分上 的情况下,以往通过将吊带巻绕在装置主体的巻筒上,来调整拉出到装 置外的吊带的长度。另外,作为用于使该吊带的巻绕可靠的、将上述吊 带固定在巻筒上的固定方法,采用了将吊带的两个端部粘接或夹持于巻 筒的手法。通过这样使吊带的两个端部相对于巻筒固定,吊带必然成为环状, 通过使使用者将颈部或手腕等穿过该环状吊带进行使用,促进了对象物 的携带。但是,由于通过使吊带的两个端部相对于巻筒固定来形成环状 的吊带,因此在有意料不到的力作用于吊带装置或吊带的情况下,载荷 必然作用于该吊带与巻筒的接合点。其结果为,即使在吊带的中间部设 置有用于解除吊带的环状的安全装置,上述接合点破损、从而导致吊带 装置的故障的可能性仍然很高。此外,在像以往那样将吊带固定于吊带装置内的巻筒的情况下,一 般为了将吊带固定于巻筒,必须对吊带本身进行加工,例如对吊带端部 进行热融合来制作出环形部分,并将该环形部分固定在巻筒上等。此外, 实施了那样的加工的部位的强度一般来说比没有实施加工的部分的强度 要弱,所以还存在当施加强大的力时吊带端部容易从巻筒脱落的问题。 在产生了该问题的情况下,由于普通的使用者没有融合装置等,所以事 实上不可能使吊带装置(特别是其内部)被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带装置,即使在有意 料不到的力作用于吊带装置等的情况下,该吊带装置也能够可靠地确保 使用者的安全性,并且能够实现吊带和巻筒的安全的固定。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以使用吊带的中间部的形式,即以不使 用该吊带的两个端部的形式,来进行收纳在吊带装置中的、用来巻绕上 述吊带的巻筒主体与上述吊带的固定。由此,能够兼顾使用者安全性的确保和吊带的安全固定。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吊带装置,其通过将环状的吊带挂在使用 者身体的一部分上,来使使用者经该吊带携带对象物,上述环状的吊带 是将吊带的端部在吊带装置外彼此连接起来而形成的,上述吊带装置包 括吊带装置主体,其为盒状,上述对象物安装于该吊带装置主体;和 巻绕部,其以能够在上述吊带装置主体内旋转的状态被支承,用于进行 上述吊带的巻绕,上述巻绕部具有巻筒主体,其以能够旋转的状态支 承在上述吊带装置主体中;吊带槽部,其沿着上述巻筒主体的旋转方向 设置,并且收纳上述吊带的中间部;凸起部,其设置于上述吊带槽部, 并与收纳在上述吊带槽部中的上述吊带接触;和拉出开口部,其用于拉 出收纳于上述吊带槽部中的上述吊带的靠端部侧的部分。在上述吊带装置中,经吊带中间部来进行吊带和巻筒主体的固定, 其结果为,通过将吊带的两个端部在吊带装置外连接在一起,形成了环 状的吊带。其结果为,在有意料不到的力作用于吊带装置或吊带时,力 集中在该吊带的两个端部的连接部,通过解除其连接,避免了意料不到 的力传递到使用者。由此,能够确保使用者在使用时的安全性。此外,在该机构中,关于吊带在巻筒主体上的固定,不需要对吊带 本身进行热融合等对吊带本身的加工处理。由于对吊带本身进行了加工 的部分通常比没有实施加工的部位要弱(由于加工部分容易损坏),所以 在施加了意料不到的力的情况下,该加工部分很有可能损坏。该情况下, 由于一般的使用者不具备用于修理的加工装置和加工技术,所以事实上 不可能使吊带装置被再利用。与此相对,在上述吊带装置中,关于吊带 在巻筒主体上的固定,并不对吊带本身实施加工,因此即使在施加了意 料不到的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极大地降低吊带装置主体损坏的可能性。 这样的情况下, 一般来说是利用安全部件连接在一起或者通过热融合等 连接在一起的吊带的两个端部之间分离(通过端部之间的分离来避开意 料不到的力)。因此,使用者能够通过将两个端部之间再次连接起来这样 的简单的作业来使吊带装置被再利用。另外,不论是从提高该再利用性 的观点来看,还是从提高安全性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吊带的两个端部利用后述那样的装卸自如的安全部件连接在一起。而且,关于巻筒主体与吊带的固定,是通过利用收纳吊带的吊带槽 部中所设置的凸起部来进行的。即,若仅将吊带收纳在设于吊带主体的 吊带槽部、例如以沿着巻筒主体的旋转方向的方式设置的吊带槽部内, 则吊带有可能相对于巻筒主体打滑。因此,在吊带槽部内设置凸起部, 通过该凸起部与吊带的接触,来在该部位产生摩擦力,使得能够更加牢 固地固定吊带。此外,从制造方法的观点来看,由于上述吊带装置利用 将吊带收纳在设有凸起部的吊带槽部中的简单手法来进行上述固定,所 以也能够大幅度地减少制造的劳力和时间。此外,在巻筒主体内与凸起 部接触的吊带被从拉出开口部拉出,进而被从吊带装置主体中拉出,并 且其两个端部在该装置主体的外部如上所述地连接起来。这样,采用吊带的环状部与巻筒主体例如如上述那样通过摩擦力固 定在一起的结构(巻绕部具有以下部分的结构巻筒主体,其以能够旋 转的状态支承在吊带装置主体中;吊带固定部,其通过摩擦力将吊带固 定于上述巻筒主体;和拉出开口部,其用于将固定于吊带固定部的吊带的靠端部侧的部分拉出)是有实用性的。在此,在上述吊带装置中,上述凸起部的凸起高度优选为这样的高度在收纳于上述吊带槽部的上述吊带从上述拉出开口部拉出的状态下, 该凸起部勾住该吊带。在吊带与凸起部的摩擦力的基础上,通过由凸起 部物理性地勾挂吊带,与以往的将吊带端部和巻筒结合起来的机构相比, 吊带被更加牢固地固定在巻筒上。此外在上述的吊带装置中,也可以是上述凸起部在上述吊带槽部 中朝上述巻筒主体的外侧凸起,并且,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带装置,其通过将环状的吊带挂在被携带物的一部分上,来使被携带物经该吊带携带对象物,上述环状的吊带是将吊带的端部在吊带装置外彼此连接起来而形成的,上述吊带装置的特征在于, 该吊带装置包括: 吊带装置主体,其为盒状,上述对象物 安装于该吊带装置主体;和 卷绕部,其以能够在上述吊带装置主体内旋转的状态被支承,用于进行上述吊带的卷绕, 上述卷绕部具有: 卷筒主体,其以能够旋转的状态支承在上述吊带装置主体中; 吊带固定部,其通过摩擦力将上述吊带固 定于上述卷筒主体;和 拉出开口部,其用于将固定于上述吊带固定部的上述吊带的靠端部侧的部分拉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本康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锦宫事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