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6325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型且能够实现圆偏振波的天线装置。天线装置具备:包含连结沿着第一方向的第一点与第二点的线状部,且在第二方向的一侧将基板的导体部分接地而形成的接地部;设置于将接地部的线状部沿着第一方向三等分的第一范围、第二范围以及第三范围中的包含第一点的第一范围的供电部;以及被从供电部供电,且在从第一范围比线状部更向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突出的状态下,形成于与接地部绝缘的导体部分的元件部,元件部具有从第一范围向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突出的第一元件部和从第一元件部沿着第一方向朝向第二点的方向延伸突出并且至少具有从上述线状部向上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离开而配置的线状的一边的第二元件部。侧离开而配置的线状的一边的第二元件部。侧离开而配置的线状的一边的第二元件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在电波的收发中利用天线装置。作为与这样的天线装置有关的技术,例如存在下述表示出处的专利文献1

3所记载的技术。
[0003]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圆偏振波复合单极天线。该圆偏振波复合单极天线由板状的导电体形成接地板,在该接地板设置有折弯成倒L型而形成的供电元件和无源元件。供电元件以及无源元件被设置成使供电元件的立起边和无源元件的立起边贯通设置在接地板上的电介质的贯通孔,并从接地板立起设置。
[0004]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宽频带圆偏振波天线。该宽频带圆偏振波天线构成为将均由梯形状构成的第一天线元件以及第二天线元件相对于供电部点对称地配置。
[0005]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单极天线。该单极天线构成为具备圆形盘状的共面波导传送线路。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

225068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

116016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7/138800号
[0009]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供电元件和无源元件以经由电介质并从接地板立起设置的状态而构成,所以成为立体形状。因此,在配置天线装置的区域受高度限制的情况下,存在无法利用的可能性。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是所谓平行型的天线装置,所以需要一组天线元件。因此,天线装置占据的面积增大。这样,专利文献1以及2所记载的技术在使天线装置小型化的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0010]另外,电波的偏振波例如有水平偏振波、垂直偏振波、圆偏振波等,但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技术是与单极天线有关的技术,所以仅能够在垂直偏振波的电波以及水平偏振波的电波中的一方的收发中利用。因此,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技术无法用于圆偏振波的电波的收发。
[0011]因此,谋求一种小型且能够实现圆偏振波的天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的特征结构是以下方面,其具备:接地部,其包含连结沿着与基板的表面平行的规定的第一方向的第一点和第二点的线状部,并且在与上述第一方向正交且与上述基板的表面平行的第二方向的一侧,将上述基板的导体部分接地而形成;供电部,其设置于将上述接地部的上述线状部沿着上述第一方向三等分的第一范围、第二范围以及第三范围中的包含上述第一点的上述第一范围;以及元件部,其被从上述供电部供电,且在从上述第一范围比上述线状部更向上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突出的状态下,形成于上述基板的与上述接地部绝缘的导体部分,上述元件部具有:从上述第一范围向上述第二方向的另
一侧并从上述线状部突出的第一元件部、以及从上述第一元件部沿着上述第一方向朝向上述第二点的方向延伸突出并且至少具有从上述线状部向上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离开而配置的线状的一边的第二元件部。
[0013]根据这样的特征结构,根据由供电部供电的电力的相位,在包含线状部而设置于第二方向的一侧的、由基板具有的导体部分构成的接地部的电荷分布与由该基板具有的其它导体部分构成的元件部的电荷分布之间产生差异,基于该电荷分布的差异,能够产生以与沿着基板的表面平行的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双方正交的方向的轴为旋转轴旋转的电场。因此,能够构成在圆偏振波的电波的收发中能够利用的小型的天线装置。
[0014]另外,优选上述接地部具有以规定的宽度,从上述线状部的上述第二点侧向上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突出的突出部,上述第二元件部从上述第一元件部朝向上述突出部延伸突出。
[0015]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根据由供电部供电的电力的相位,在包含线状部而设置于第二方向的一侧的接地部的电荷分布与元件部的电荷分布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能够在包含线状部而设置于第二方向的一侧的接地部与元件部之间产生电场。另外,在根据由供电部供电的电力的相位,在突出部的电荷分布与元件部的电荷分布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能够在突出部与元件部之间产生电场。因此,更容易以与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双方正交的方向为轴心进行圆偏振波的电波的收发。
[0016]另外,优选上述接地部的沿着上述第二方向的长度比沿着上述第一方向的长度长。
[0017]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根据由供电部供电的电力的相位,容易在包含线状部而设置于第二方向的一侧的接地部的电荷分布与突出部的电荷分布之间产生差异。因此,能够根据由供电部供电的电力的相位,在包含线状部而设置于第二方向的一侧的接地部与元件部之间,以及在突出部与元件部之间产生电场,更容易以与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双方正交的方向为轴心进行圆偏振波的电波的收发。
[0018]或者,上述接地部的沿着上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也可以是沿着上述第一方向的长度的一半以下。
[0019]即使是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基于供电部的供电,在包含线状部而设置于第二方向的一侧的接地部的电荷分布与元件部的电荷分布之间产生差异,在包含线状部而设置于第二方向的一侧的接地部与元件部之间产生电场。因此,能够使能够进行圆偏振波的电波的收发的天线装置更小型化。
[0020]另外,优选上述第二元件部形成为随着从上述第一元件部接近上述第二点,从上述线状部逐渐离开。
[0021]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减少包含线状部而设置于第二方向的一侧的接地部的电荷分布对元件部的电荷分布的影响。因此,能够容易在包含线状部而设置于第二方向的一侧的接地部与元件部之间产生电场。
[0022]另外,优选上述第二元件部具有沿着与从上述第一元件部延伸突出的延伸突出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的宽度随着从上述第一元件部接近上述第二点而逐渐变窄的宽度缩小部。
[0023]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更容易减少包含线状部而设置于第二方向的一侧的接地部
的电荷分布对元件部的电荷分布的影响。另外,能够使在元件部中的由供电部供电的供电点与第二元件部中的最接近第二点的前端部之间形成的天线长度具有变化。因此,能够扩大可收发的电波的频带。
[0024]另外,优选上述第二元件部还具有在上述宽度缩小部的上述第二点侧与上述宽度缩小部电连接而设置,且宽度恒定的宽度恒定部。
[0025]即使是这样的结构,也能够使在元件部中的由供电部供电的供电点与第二元件部中的最接近第二点的前端部之间形成的天线长具有变化。
[0026]另外,优选上述第一元件部的俯视图是矩形,上述第二元件部的俯视图为三角形状。
[0027]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容易地加工元件部。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供天线装置设置的基板的俯视图。
[0029]图2是天线装置的放大图。
[0030]图3是表示天线装置的电荷分布的图。
[0031]图4是表示由天线装置放射的电波的图。
[0032]图5是天线装置的VSWR数据。
[0033]图6是其它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俯视图。
[0034]图7是其它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俯视图。
[0035]图8是表示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接地部,其包含连结沿着与基板的表面平行的规定的第一方向的第一点和第二点的线状部,并且在与上述第一方向正交且与上述基板的表面平行的第二方向的一侧,将上述基板的导体部分接地而形成;供电部,其设置于将上述接地部的上述线状部沿着上述第一方向三等分的第一范围、第二范围以及第三范围中的包含上述第一点的上述第一范围;以及元件部,其被从上述供电部供电,且在从上述第一范围比上述线状部更向上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突出的状态下,形成于上述基板的与上述接地部绝缘的导体部分,上述元件部具有:从上述第一范围向上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并从上述线状部突出的第一元件部、以及从上述第一元件部沿着上述第一方向朝向上述第二点的方向延伸突出并且至少具有从上述线状部向上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离开而配置的线状的一边的第二元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接地部具有以规定的宽度,从上述线状部的上述第二点侧向上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突出的突出部,上述第二元件部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岛正树三轮修靖小仓通宽山本博明中垣薰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