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风挡除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472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风挡除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第一固定单元,第二固定单元,热风传导单元,所述第一固定单元设置有三个,且第一固定单元包括第一壳体,且第一壳体一侧设置有第一吸盘,所述第一吸盘一端设置有丝杆;所述第二固定单元设置有两个,且第二固定单元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一侧设置有四个呈正方形排列的第二吸盘;所述热风传导单元包括风机,所述第二壳体侧面内部设置有电热丝,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进行前风挡除雾时,只需将第一固定单元和第二固定单元通过第一吸盘与第二吸盘固定在玻璃顶部,开启风机和电热丝,风机将电热丝加热后的热空气吹入第一固定单元,并通过出风口进行排除,达到对前风挡的除雾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风挡除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除雾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前风挡除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通常汽车上会配备雨刮器,用于刮掉汽车前挡风玻璃(风挡)外面的雨水,而当汽车室内室外温差较大时,风挡的内表面会产生雾气,影响驾驶视野,此时需要打开汽车的除雾功能,对于冷风除雾,其除雾快,而一旦关闭,就会立即再次起雾,并且冬季寒冷情况下影响驾驶员舒适度;暖风除雾应该是冬季车主最想选择的一种除雾方式,但是由于冬季车辆在户外刚启动时,发动机的水温没有上升,并且上升也慢,对于北方地区的车主来说,是比较麻烦的事情,吹出的热风由于车辆刚启动,暖风不热,除雾效率很慢,且现有的暖风除雾系统的出风口位于前挡风玻璃底部,从下局部往上吹且挡风玻璃倾斜,通常只能实现局部除雾、无法充分接触,且热空气流动到顶部时温度下降,对风挡顶部的除雾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4]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对汽车前风挡顶部设置暖风除雾装置,使其吹出的暖风与玻璃充分接触,增加除雾效果。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前风挡除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
[0007]第一固定单元,所述第一固定单元设置有三个,且第一固定单元包括第一壳体,且第一壳体一侧设置有第一吸盘,所述第一吸盘一端设置有丝杆,且丝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0008]第二固定单元,所述第二固定单元设置有两个,且第二固定单元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一侧设置有四个呈正方形排列的第二吸盘,所述第二壳体内部设置有呈上下对称分布的两根齿条,且两根齿条之间分别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且第一齿轮一侧设置有拉杆;
[0009]热风传导单元,所述热风传导单元包括风机,所述风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二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二壳体侧面内部设置有电热丝。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专利技术进行前风挡除雾时,只需将第一固定单元和第二固定单元通过第一吸盘与第二吸盘固定在玻璃顶部,开启风机和电热丝,电热丝的瞬间加热速度会比发动机水温上升得快,风机将电热丝加热后的热空气吹入多个第一固定单元,并通过多个出风口进行从上向下排出,达到对前风挡的除雾效果,这样增大了除雾面积和提高了除雾效率。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壳体靠近第一吸盘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呈圆周等间距排列的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外径大小与第一吸盘外径大小相适配,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远离第一吸盘一侧内部固定连接有套筒,且套筒通过螺纹连接与丝杆相互配合。
[0012]采用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固定板用于固定连接固定圈,固定圈用于托住第一吸盘外边缘,使得第一吸盘中间部位能够拱起,套筒通过螺纹连接与丝杆相互配合,且套筒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使得丝杆沿着轴向进行移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吸盘靠近第一壳体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筒,且第一固定筒外径小于固定圈的内径,所述第一固定筒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壳体一侧开设有圆槽,且圆槽直径大小与第一固定筒外径大小相适配,所述圆槽内壁与滑槽相对位置固定连接有凸起,且凸起滑动连接在滑槽一侧。
[0014]采用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固定筒用于固定连接第一吸盘的中间部位,通过滑槽与凸起的相互配合可以防止第一套筒旋转。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固定筒内壁靠近旋钮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承盖,所述第一固定筒内壁靠近第一吸盘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承盖,且第一承盖与第二承盖相对一侧均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壁滚动连接有多个滚珠,所述第一承盖内壁固定套接有第一固定柱,且第一固定柱贯穿第二承盖固定连接在丝杆一端。
[0016]采用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承盖与第二承盖通过滚珠与环形槽进行转动连接,使得丝杆可以和第一吸盘发生相对转动。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吸盘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且第二固定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壳体一侧,所述第二吸盘靠近第二壳体一侧的外边缘固定连接有多个呈圆周等间距排列的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每个第二吸盘上的多根连接杆均固定连接有一块第三固定块,任意两块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块第一固定杆。
[0018]采用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是:第二固定柱用于抵住第二吸盘的中间部位,与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块通过与第一固定块的转动连接带动第一固定块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吸盘外侧边缘张开。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两块所述第一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一侧固定连接有两根上下分布的第二固定杆,两根所述第二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所述齿条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杆一侧,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且第一转轴上活动套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拉杆上,所述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上。
[0020]采用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是:支撑杆用于保证结构稳定,拉杆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并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通过与齿条啮合带动齿条移动,扭簧用于对拉杆进行弹性复位。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壳体位于第二吸盘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的数量与位置均与连接杆相适配,所述第二凹槽尺寸大于连接杆尺寸,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的高度与两根第一固定杆的最远距离相适配,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与第一固定杆的长度相适配,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凹槽,且第三
凹槽的高度与齿条的最远距离相适配,所述第三凹槽一侧开设有第四凹槽,且第四凹槽的宽度与拉杆宽度相适配,所述第一固定杆两侧滑动连接在第一凹槽内部,所述齿条两侧滑动连接在第三凹槽内部,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两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三凹槽内壁两侧,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三凹槽内壁,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以及第四凹槽均相互连通。
[0022]采用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是:第二凹槽用于为连接杆提供位移空间,第一凹槽用于为第一固定杆提供移动位移,第三凹槽用于滑动连接齿条并提供支撑点,第四凹槽用于为拉杆提供转动位移,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壳体底部开设有第一导风槽,且第一导风槽位置与风机相适配,所述第二壳体一侧开设有第二导风槽,且第二导风槽与第一导风槽相连通,所述电热丝固定连接在第二导风槽内部,所述第二壳体一侧开设有第一通风孔,且第一通风孔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风挡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单元(100),所述第一固定单元(100)设置有三个,且第一固定单元(100)包括第一壳体(104),且第一壳体(104)一侧设置有第一吸盘(101),所述第一吸盘(101)一端设置有丝杆(108),且丝杆(10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107);第二固定单元(200),所述第二固定单元设置有两个,且第二固定单元(200)包括第二壳体(201),所述第二壳体(201)一侧设置有四个呈正方形排列的第二吸盘(202),所述第二壳体(201)内部设置有呈上下对称分布的两根齿条(213),且两根齿条(213)之间分别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214)和第二齿轮(215),所述第一齿轮(214)一侧设置有拉杆(219);热风传导单元(300),所述热风传导单元(300)包括风机(301),所述风机(30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二壳体(201)的底部,所述第二壳体(201)侧面内部设置有电热丝(3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风挡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4)靠近第一吸盘(101)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呈圆周等间距排列的第一固定板(103),且第一固定板(1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圈(102),所述固定圈(102)外径大小与第一吸盘(101)外径大小相适配,所述第一壳体(104)内部远离第一吸盘(101)一侧内部固定连接有套筒(109),且套筒(109)通过螺纹连接与丝杆(108)相互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风挡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盘(101)靠近第一壳体(104)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筒(105),且第一固定筒(105)外径小于固定圈(102)的内径,所述第一固定筒(105)侧面开设有滑槽(106),所述第一壳体(104)一侧开设有圆槽(110),且圆槽(110)直径大小与第一固定筒(105)外径大小相适配,所述圆槽(110)内壁与滑槽(106)相对位置固定连接有凸起(111),且凸起(111)滑动连接在滑槽(106)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风挡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筒(105)内壁靠近旋钮(107)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承盖(115),所述第一固定筒(105)内壁靠近第一吸盘(101)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承盖(113),且第一承盖(113)与第二承盖(115)相对一侧均开设有环形槽(116),所述环形槽(116)内壁滚动连接有多个滚珠(114),所述第一承盖(113)内壁固定套接有第一固定柱(112),且第一固定柱(112)贯穿第二承盖(115)固定连接在丝杆(108)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风挡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盘(20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203),且第二固定柱(2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壳体(201)一侧,所述第二吸盘(202)靠近第二壳体(201)一侧的外边缘固定连接有多个呈圆周等间距排列的第一固定块(204),且第一固定块(204)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205),所述第二固定块(205)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6),且每个第二吸盘(202)上的多根连接杆(206)均固定连接有一块第三固定块(207),任意两块所述第三固定块(2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块第一固定杆(208)。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风挡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第一固定杆(208)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09),且第一支撑杆(209)一侧固定连接有两根上下分布的第二固定杆(211),两根所述第二固定杆(21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210)和第三支撑杆(212),所述齿条(213)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杆(211)一侧,所述第一齿轮(214)和第二齿轮(215)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2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城市技师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