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船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349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登船桥,包括行走通道和接船渡板,沿行走通道的长度方向,接船渡板可伸缩地连接于行走通道;其中,接船渡板相对于行走通道的位置包括打出位置和收回位置;在打出位置,至少部分接船渡板伸出行走通道,用于与船舶对接;在收回位置,至少部分接船渡板缩回至行走通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登船桥,通过将接船渡板设计为相对于行走通道可伸缩,使得接船渡板在打出位置和收回位置之间运动时,并不会遮挡操作人员的视线,提高了安全性。提高了安全性。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登船桥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港口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登船桥。

技术介绍

[0002]登船桥是港口邮轮码头接驳邮轮供旅客上下船所用移动式登船设备。登船桥的接船渡板用于与船舶对接,船舶停靠码头时,接船渡板被打出与船舶对接,以形成供旅客通行的通道。
[0003]然而,在现有技术中,接船渡板通过油缸驱动被翻转地打出或收回,在翻转过程中,接船渡板会遮挡操作人员视线,导致操作人员无法准确观察周边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登船桥,通过改变接船渡板相对于通道的运动方式,以使接船渡板在打出或收回时不会遮挡操作人员视线,提高了安全性。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登船桥,包括行走通道和接船渡板,接船渡板沿所述行走通道的长度方向,所述接船渡板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行走通道;
[0006]其中,所述接船渡板相对于所述行走通道的位置包括打出位置和收回位置;在所述打出位置,至少部分所述接船渡板伸出所述行走通道,用于与船舶对接;在所述收回位置,至少部分所述接船渡板缩回至所述行走通道内。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接船渡板包括:
[0008]伸缩机构,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行走通道;
[0009]对接机构,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伸缩机构靠近所述船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船舶对接;以及
[0010]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伸缩机构上,且驱动连接于所述对接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对接机构相对于所述伸缩机构转动。/>[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对接机构包括:
[0012]框架主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伸缩机构靠近所述船舶的一端;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于所述框架主体,用于驱动所述框架主体相对于所述伸缩机构转动;
[0013]挂钩,设于所述框架主体的底部,用于当所述对接机构与所述船舶对接时,伸入所述船舶的沟槽内。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对接机构包括:
[0015]框架主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伸缩机构靠近所述船舶的一端;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于所述框架主体,用于驱动所述框架主体相对于所述伸缩机构转动;
[0016]抵靠部,所述抵靠部包括滚轮,所述滚轮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框架主体的底部;在所述打出位置,所述滚轮用于与船舶的边缘抵接。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登船桥还包括锁止机构,设于所述行走通道和所述伸缩机构之间,用于当所述接船渡板被所述船舶抵顶而向所述行走通道收回时锁止所
述伸缩机构。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对接机构相对于所述伸缩机构的位置包括对接位置和倾斜位置;在所述倾斜位置,所述对接机构相对于所述伸缩机构向上倾斜;在所述对接位置,所述对接机构相对于所述伸缩机构打开,用于与所述船舶对接;所述锁止机构包括:
[0019]第一止挡部,固设于所述行走通道;
[0020]连杆组件,可摆动地连接于所述伸缩机构;所述连杆组件包括钩部和受压部,所述钩部用于当所述对接机构位于所述对接位置时钩住所述第一止挡部,所述受压部用于当所述对接机构由所述对接位置向所述倾斜位置转动时,被所述对接机构挤压,而带动所述钩部与所述第一止挡部脱离;以及
[0021]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连杆组件和所述伸缩机构,用于向所述连杆组件施加弹性力,以使所述钩部朝着与所述第一止挡部止挡配合的方向移动。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连杆组件包括:
[0023]第一连杆,与所述伸缩机构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具有所述受压部;
[0024]第二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以及
[0025]第三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具有所述钩部;
[0026]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其中一个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机构连接。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伸缩机构铰接;所述对接机构包括:
[0028]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伸缩机构;所述框架主体包括第二止挡部;
[0029]摆杆,包括铰接端和摆动端,所述铰接端与所述框架主体铰接,所述摆动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的另一端铰接,用于被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而相对于所述对接机构摆动,且当与所述第二止挡部接触后,带动所述框架主体相对于所述伸缩机构向上翻转。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接船渡板还包括:
[0031]第一检测元件,用于在所述摆动端与所述第二止挡部之间的实际距离小于一设定距离时反馈信号;以及
[0032]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检测元件、所述驱动机构信号连接,用于在进入随动模式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元件反馈的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启动以使所述摆动端与所述第二止挡部之间的实际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距离。
[003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登船桥还包括接触停止机构,设于所述接船渡板上,用于触发所述接船渡板与所述船舶接触的信号。
[003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接触停止机构包括:
[0035]摆动组件,铰接于所述接船渡板,且能够与所述船舶抵接,并被所述船舶抵顶绕铰接点摆动;
[0036]第二弹性件,一端连接于所述接船渡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摆动组件;以及
[0037]第二检测元件,设置于所述接船渡板上,用于获取所述摆动组件的摆动信号,以触
发所述接船渡板与所述船舶接触的信号。
[003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摆动组件包括:
[0039]第四连杆,一端与所述接船渡板铰接;
[0040]第五连杆,一端与所述接船渡板铰接;以及
[0041]接触杆,所述接触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五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所述第五连杆、所述接触杆的任意一个连接;
[0042]其中,所述第四连杆和所述第五连杆的长度相等。
[0043]上述专利技术中的一个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44]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登船桥,通过将接船渡板设计为相对于行走通道可伸缩,使得接船渡板在打出位置和收回位置之间运动时,并不会遮挡操作人员的视线,提高了安全性。
[0045]2、通过挂钩和沟槽的配合,可提升接船渡板与船舶连接的可靠性。并且通过设置锁止机构,可使接船渡板受到船舶的抵顶后能够与内通道一同回缩,既避免接船渡板刮坏内通道的地板,又防止挂钩与沟槽脱离。
[0046]3、通过驱动机构、摆杆、第一检测元件和控制器的配合,使得驱动机构既可以驱动对接机构相对于伸缩机构转动至倾斜位置,又可以在对接机构处于对接位置时维持在自由搭接的状态,以使对接机构能够随动于船舶的晃动,实时调整对接机构与船舶的对接高度。
附图说明
[0047]图1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登船桥,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通道;以及接船渡板,沿所述行走通道的长度方向,所述接船渡板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行走通道;其中,所述接船渡板相对于所述行走通道的位置包括打出位置和收回位置;在所述打出位置,至少部分所述接船渡板伸出所述行走通道,用于与船舶对接;在所述收回位置,至少部分所述接船渡板缩回至所述行走通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船渡板包括:伸缩机构,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行走通道;对接机构,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伸缩机构靠近所述船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船舶对接;以及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伸缩机构上,且驱动连接于所述对接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对接机构相对于所述伸缩机构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机构包括:框架主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伸缩机构靠近所述船舶的一端;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于所述框架主体,用于驱动所述框架主体相对于所述伸缩机构转动;挂钩,设于所述框架主体的底部,用于当所述对接机构与所述船舶对接时,伸入所述船舶的沟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机构包括:框架主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伸缩机构靠近所述船舶的一端;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于所述框架主体,用于驱动所述框架主体相对于所述伸缩机构转动;抵靠部,所述抵靠部包括滚轮,所述滚轮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框架主体的底部;在所述打出位置,所述滚轮用于与船舶的边缘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登船桥还包括锁止机构,设于所述行走通道和所述伸缩机构之间,用于当所述接船渡板被所述船舶抵顶而向所述行走通道收回时锁止所述伸缩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机构相对于所述伸缩机构的位置包括对接位置和倾斜位置;在所述倾斜位置,所述对接机构相对于所述伸缩机构向上倾斜;在所述对接位置,所述对接机构相对于所述伸缩机构打开,用于与所述船舶对接;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第一止挡部,固设于所述行走通道;连杆组件,可摆动地连接于所述伸缩机构;所述连杆组件包括钩部和受压部,所述钩部用于当所述对接机构位于所述对接位置时钩住所述第一止挡部,所述受压部用于当所述对接机构由所述对接位置向所述倾斜位置转动时,被所述对接机构挤压,而带动所述钩部与所述第一止挡部脱离;以及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连杆组件和所述伸缩机构,用于向所述连杆组件施加弹性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兰灯孙海飞张磊黄健明向卫韦飞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