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二烯精制装置的除氧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3425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丁二烯精制装置的除氧方法是在粗丁二烯原料进水洗塔前加除氧系统,将一定浓度的NaNO#-[2]水溶液用计量泵连续打入水洗塔内,保证水洗塔内一定的NaNO#-[2]溶液浓度,利用水洗塔内洗涤水与物料的充分接触将原料中游离氧除去。水洗塔内NaNO#-[2]溶液浓度控制在使得水溶液既能有效的除掉原料中的氧,又能不造成后续系统的污染。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有效的消除粗丁二烯原料中带入精制装置的氧,将大大减缓脱轻塔、脱重塔内的端聚物的形成速度,并有可能逐步消失,大大延长精制装置的运行周期。将减少原脱轻塔顶回流罐放空除氧造成的丁二烯损失。(*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丁二烯精制装置原料除氧的方法。
技术介绍
原料粗丁二烯进入水洗塔脱除乙腈、二聚物和醛酮等含氧化合物,再经脱轻塔脱除碳三炔和水,经脱重塔分离掉重组分,最后得到合格的聚合级丁二烯,用作顺丁橡胶生产原料。丁二烯精制装置的原料是乙腈抽提法产丁二烯、聚合装置回收丁二烯、外购丁二烯混合料,回收丁二烯中氧含量较高,气相检测氧含量3-7%,原料中含氧量对丁二烯的自聚影响较大,随着含氧量的增大,丁二烯的自聚速度明显加快。分析认为并在许多研究中已证明,氧在端聚物形成的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氧是引发丁二烯端聚的必要条件。原料中氧的存在易引起并加剧丁二烯自聚,加快了设备自聚堵塞的速度,缩短了装置运行周期。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除掉原料中的氧。目前,丁二烯精制装置内游离氧主要通过脱轻塔塔顶回流罐放空除去,正常情况下,该放空量大约为30Nm3/hr,而回流罐气相氧含量一般不超过1%,也就是说,放掉的主要是丁二烯,且脱轻塔内物料没经过除氧,进脱重塔物料除氧不尽,造成端聚物形成,设备堵塞,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除氧方法减少放空中丁二烯的损失,彻底除去原料中的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除去原料中的游离氧,减少丁二烯自聚,延长装置运行周期。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用NaNO2水溶液打入水洗塔,利用水洗塔内的洗涤水使水洗塔内保持一定的NaNO2溶液浓度除去粗丁二烯原料中的游离氧。NaNO2是一种常用的除氧剂,本专利技术将该无机物质用在有机产品的装置中能够有效地除去原料中的游离氧。在粗丁二烯原料进水洗塔前加除氧系统,将一定浓度的NaNO2水溶液用计量泵连续打入水洗塔内,保证水洗塔内一定的NaNO2溶液浓度,利用水洗塔内洗涤水与物料的充分接触将原料中游离氧除去。根据水洗塔洗涤水采出中微量NaNO2分析数据及系统内含氧量检测值,控制采出水不影响环保,调整计量泵输出NaNO2水溶液流量。计量泵采用电动或手动方式调节流量,控制水溶液浓度在10~2000ppm范围内,优选20~300ppm,使得水溶液既能有效的除掉原料中的氧,又能不造成后续系统的污染。一般要求水洗塔洗涤水的排放标准为NaNO2浓度小于10ppm。打入水洗塔前的NaNO2水溶液的配制浓度最好为10~40%,便于工艺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有效的消除粗丁二烯原料中带入精制装置的氧,将大大减缓脱轻塔、脱重塔内的端聚物的形成速度,并有可能逐步消失,大大延长精制装置的运行周期。将减少原脱轻塔顶回流罐放空除氧造成的丁二烯损失。以下为一组数据说明采用本专利技术后脱轻塔放空量由原来的30Nm3/h减少为3Nm3/h,仅此一项每年减少丁二烯排放(30-3)×3(Kg/m3)×8000=648吨,价值648×6200=401.76万元;系统含氧量由原来的0.5-1%降为小于0.2%,减少了脱轻塔顶回流罐放空除氧造成的丁二烯损失,大大减缓了脱轻塔、脱重塔内的聚合物的形成速度,丁二烯精制装置的运行周期由过去的6个月延长到9个月以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原料粗丁二烯进入水洗塔脱除乙腈、二聚物和醛酮等含氧化合物,再经脱轻塔脱除碳三炔和水,经脱重塔分离掉重组分,最后得到合格的聚合级丁二烯。根据水洗塔洗涤水采出中微量NaNO2分析数据及系统内含氧量检测值,控制采出水中NaNO2浓度为10ppm以下,调整计量泵输出NaNO2水溶液流量。计量泵采用电动或手动方式调节流量,控制NaNO2水溶液浓度在10~2000ppm,优选20~300ppm。如定期在储罐内配制40%的NaNO2水溶液,粗丁二烯原料中检测含氧量为3~7%(质量),水洗塔采出的洗涤水中NaNO2浓度为10ppm,控制水洗塔内的NaNO2浓度为20~300ppm。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用NaNO2水溶液打入水洗塔,利用水洗塔内的洗涤水使水洗塔内保持一定的NaNO2溶液浓度除去粗丁二烯原料中的游离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氧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洗塔内NaNO2溶液浓度为10~2000pp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氧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洗塔内NaNO2溶液浓度为20~300pp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氧方法,其特征在于打入水洗塔前的NaNO2水溶液浓度为10~40%。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氧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洗塔排放的洗涤水中的NaNO2浓度小于10ppm。全文摘要是在粗丁二烯原料进水洗塔前加除氧系统,将一定浓度的NaNO文档编号C07C7/00GK1511811SQ0215153公开日2004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刘训书, 高瑞文, 杨华田, 李天真, 朱淑军, 李丰晓 申请人:中国石化齐鲁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丁二烯精制装置的除氧方法,其特征在于用NaNO↓[2]水溶液打入水洗塔,利用水洗塔内的洗涤水使水洗塔内保持一定的NaNO↓[2]溶液浓度除去粗丁二烯原料中的游离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训书高瑞文杨华田李天真朱淑军李丰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化齐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