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解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5329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降解剂,所述降解剂为如下结构式(1)的化合物或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同时还公开了降解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BPTF的降解、促进NK细胞活化或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降解剂能够靶向降解BPTF,增强肝癌免疫原性,提高NK细胞对肝癌细胞的识别与杀伤,为临床上肝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潜在新药物。该BPTF降解剂合成原料便宜、成本较低,具有高特异性、低毒性和安全性等优势。全性等优势。全性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解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
,具体涉及一种降解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BPTF是ATP依赖的核小体重构因子(NuRF)复合体的核心亚基,共有3046个氨基酸残基,包括一个溴结构域和两个植物同源结构域(PHD),通常存在于组蛋白和DNA结合蛋白中。虽然BPTF在胚胎发育、T细胞稳态和乳腺上皮细胞分化等正常细胞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但最近有不少研究证实BPTF具有致癌作用。同时BPTF还能增强癌细胞的抗药性。故BPTF对癌症发展的影响及其作为NURF亚基的关键作用使其成为潜在的新的癌症治疗靶点。
[0003]目前以BPTF为靶点的药物开发仍处于早期阶段,虽然有BPTF抑制剂已被发现,但他们的靶向性及治疗效果仍有待提高,如BPTF抑制剂TP

238,对BPTF(Kd=120nM)亲和力比对CECR2(Kd=10nM)高约12倍。研究发现,BPTF能激活肝素酶(HPSE)的表达,导致自然细胞毒性受体(NCR)配体—硫酸乙醯肝素蛋白多醣(HSPGs)在细胞表面的丰度降低,抑制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最近也有研究发现,通过敲低BPTF能使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克服多药耐药性。因此我们设想基于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s,PROTACs)的蛋白降解技术,利用泛素

蛋白酶体系统特异性地降解BPTF,开发一系列BPTF降解剂,以期增强癌细胞免疫原性,提高NK细胞对肿瘤的杀伤能力,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0004]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是一种双功能小分子,一端是结合靶蛋白的配体,另一端是结合E3泛素连接酶的配体,二者通过Linker连接。在体内,PROTACs可以将靶蛋白和E3酶拉近,使靶蛋白被泛素化,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目标蛋白。这是一种全新的药物设计策略,通过设计这样的三联体小分子药物,理论上能够将过表达或突变的致病蛋白清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基于蛋白质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ACs)策略,以BPTF抑制剂TP

238为骨架化合物,设计合成若干靶向BPTF的PROTAC小分子。目前还没有人对此做出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BPTF降解剂的制备及应用。
[0006]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一种降解剂,其结构通式为如下结构式(1)或(2)的化合物或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0008][0009]或
[0010][0011]其中,1≤n≤10,R2为

H或

CH3。
[0012]所述R1为以下结构式(3)、(4)中任一种:
[0013][0014][0015]其中,结构式(3)、(4)中的4位或5位与结构式(1)中的仲胺基团(

NH

)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上述一种降解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17]步骤a:将化合物4

氨基
‑6‑

‑2‑
甲硫基嘧啶、1

(3

氯丙基)

1H

吡唑和Cs2CO3溶于溶剂中,搅拌反应得产物1;
[0018]步骤b:在冰浴、氮气保护下,将产物1溶于二氯甲烷(DCM)中,加入m

CPBA,搅拌反应得产物2;
[0019]步骤c:氮气保护下,将产物2与4

氨基苯硼酸频哪醇酯、碳酸钾、四三苯基膦钯溶于溶剂中,80

90℃搅拌反应,将反应混合物过滤、柱层析纯化,得产物3;
[0020]步骤d:将产物3与溴丙炔、碳酸铯、碘化钾用N,N

二甲基甲酰胺(DMF)溶解,室温搅拌反应得产物4;
[0021]步骤e:将产物4、CRBN类E3连接酶配体或VHL类E3连接酶配体、硫酸铜、三[(1

苄基

1H

1,2,3

三唑
‑4‑
基)甲基]胺溶解于N,N

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混合液;将抗坏血酸钠用水溶解后,加入到混合液中,搅拌反应得降解剂。
[0022]进一步方案,所述VHL类E3连接酶配体的制备方法为:将不同长度n的叠氮

PEG

羧酸溶于四氢呋喃(THF),冰浴下搅拌后,依次加入三乙胺、氯甲酸异丁酯,继续搅拌;然后加入VHL ligand,室温反应,分离纯化,得到VHL类E3连接酶配体;
[0023]所述CRBN类E3连接酶配体的制备方法为:将氟4

位或5

位取代的沙利度胺衍生物,与不同长度n的叠氮

PEG

胺溶于N,N

二甲基乙酰胺,加入N,N

二异丙基乙胺,80

100℃搅拌反应,得CRBN类E3连接酶配体;
[0024]所述叠氮

PEG

胺的长度为1≤n≤10。
[0025]进一步方案,步骤a中,所述溶剂为N,N

二甲基甲酰胺(DMF),搅拌反应的温度为70

80℃,反应时间为20

28小时;反应物用水稀释、乙酸乙酯萃取、Na2SO4干燥,浓缩后经柱层析纯化处理;
[0026]步骤b中搅拌反应后产物用二氯甲烷稀释、洗涤、干燥、过滤、浓缩、柱层析纯化处理;所述洗涤是依次用硫酸钠饱和溶液、NaOH溶液(1M)和饱和食盐水清洗;
[0027]步骤c中溶剂为二氧六环和水按体积比为5:4混合而成。
[0028]上述结构式(1)、(2)的降解剂的具体合成路线如下:
[0029]1)由化合物4

氨基
‑6‑

‑2‑
甲硫基嘧啶、1

(3

氯丙基)

1H

吡唑反应生成产物1-产物2-产物3-产物4的合成路线:
[0030][0031]2)VHL类E3连接酶配体的合成路线:
[0032][0033]3)CRBN类E3连接酶配体的合成路线:
[0034][0035]4)降解剂的合成路线:
[0036][0037]或
[0038][0039]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降解剂组合物,其包含上述降解剂,以及至少一种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
[0040]进一步方案,所述降解剂组合物的剂型为医药学上可接受的任一剂型。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解剂为如下结构式(1)的化合物或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式中,1≤n≤10;R1为以下结构式(3)、(4)中的任一种:其中,结构式(3)、(4)中的4位或5位与结构式(1)中的仲胺基团(

NH

)连接。2.一种降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解剂为如下结构式(2)的化合物或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式中,1≤n≤10,R2为

H或

CH3。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降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将化合物4

氨基
‑6‑

‑2‑
甲硫基嘧啶、1

(3

氯丙基)

1H

吡唑和Cs2CO3溶于溶剂中,搅拌反应得产物1;步骤b:在冰浴、氮气保护下,将产物物1溶于二氯甲烷中,加入m

CPBA,搅拌反应得产物2;步骤c:氮气保护下,将产物2与4

氨基苯硼酸频哪醇酯、碳酸钾、四三苯基膦钯溶于溶剂中,80

90℃搅拌反应,将反应混合物过滤、柱层析纯化,得产物3;步骤d:将产物3与溴丙炔、碳酸铯、碘化钾用N,N

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室温搅拌反应得产物4;步骤e:将产物4、CRBN类E3连接酶配体或VHL类E3连接酶配体、硫酸铜、三[(1

苄基

1H

1,2,3

三唑
‑4‑
基)甲基]胺溶解于N,N

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混合液;将抗坏血酸钠用水溶解后,加入到混合液中,搅拌反应得降解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VHL类E3连接酶配体的制备方法为:将不同长度n的叠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毅金晶李昀佳曹灼贤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