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侧门开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0799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侧门开闭系统,通过固定支架与车身刚性连接,固定支架水平旋转连接有旋转支架,旋转支架翻转旋转连接有翻转支架,翻转支架与车门刚性连接,翻转支架与固定支架采用双球头杆组件连接在一起,在双球头杆组件的约束下,车门开闭时的运动轨迹为水平与上翻的合成运动轨迹,突破了空间限制,双球头杆组件的球头处可万向摆动,结构简单灵活,大大节约成本,通过一根电动撑杆,实现对一个侧门的支撑及开闭,不需额外的辅助支撑机构,节约成本,通过一个ECU接收信号来分别或同时控制电动撑杆来实现两侧门的动作。制电动撑杆来实现两侧门的动作。制电动撑杆来实现两侧门的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侧门开闭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侧门开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市场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舒适便利性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更多的汽车开始配备电动侧门系统,用来实现侧门的电动开闭。传统的电动侧门开闭方式有多种:如滑移开门、水平侧开、蝴蝶门、鸥翼门、剪刀门。滑移开门主要用于MPV车型,不适用于普通轿车和SUV的外开形式;水平侧开是最常见的方式,有时不符合个性化的开闭需求;蝴蝶门、鸥翼门的铰链安装于车身上部,铰链位置较高,且不适用于狭窄的空间,制造成本较高。现有技术CN111719975A提供了一种汽车剪刀门铰链,车身侧合页通过三个呈三角形分布的螺栓固定在车身上,车门侧合页通过螺栓固定在车门上通过齿条和限位轴机械式限位,当车门关闭时,限位销设置在限位孔外,且限位轴不与限位孔对准,限制住车门的上下运动;当打开车门时,车门左右移动,车门未达到设定角度前,限位轴未对准限位孔,车门不能上下运动,避免了车门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与车身的干涉问题。该专利通过机械限位避免了车门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与车身的干涉,车门在未达到设定高度无法上下运动,缺乏灵活性,不适用于狭窄的空间,所需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因此不仅需要一种简单灵活的侧门门铰链,也需要侧门门开闭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侧门开闭系统,通过固定支架与车身刚性连接,固定支架水平旋转连接有旋转支架,旋转支架翻转旋转连接有翻转支架,翻转支架与车门刚性连接,翻转支架与固定支架采用双球头杆组件连接在一起,在双球头杆组件的约束下,车门开闭时的运动轨迹为水平与上翻的合成运动轨迹,突破了空间限制,双球头杆组件的球头处可万向摆动,结构简单灵活,大大节约成本,通过一根电动撑杆,实现对一个侧门的支撑及开闭,不需额外的辅助支撑机构,节约成本,通过一个ECU接收信号来分别或同时控制电动撑杆来实现两侧门的动作,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出现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侧门开闭系统,包括有门铰链、电动撑杆、控制器ECU、车门;所述门铰链包括有与车身刚性连接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水平旋转连接有旋转支架,旋转支架翻转旋转连接有翻转支架,翻转支架与车门刚性连接;翻转支架与固定支架采用双球头杆组件连接在一起;电动撑杆一端与车身连接,另一端与车门连接,电动撑杆通过线束与控制器ECU连接;控制器ECU连接有设置在车门上的门自吸锁、门障碍物传感器、门防夹传感器、门开关,控制器ECU接收门障碍物传感器、门防夹传感器和门开关的信号,控制电动撑杆进行伸缩和停止、控制门自吸锁进行吸合上锁和解锁。
[000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双球头杆组件包括有两端的球座一、球座二球铰活动连接两者的球头推杆,球座一设置在翻转支架的凸台一上,球座二设置在固定支架的凸台二上;球头推杆的球头处可万向摆动。
[000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门障碍物传感器包括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门防夹传感器包括电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门开关包括侧门内开关、侧门外开关、遥控钥匙开关、手势感应开关、指纹开关、声控开关。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控制器ECU与车身控制模块通信,车身控制模块接收声控信号、车速信号、遥控钥匙信号和APP远程控制。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门铰链包括有互相对称件的左侧门铰链、右侧门铰链;所述电动撑杆包括有左侧门电动撑杆、右侧门电动撑杆;车门包括有左侧车门和右侧车门;车身包括有左侧车身和右侧车身。
[00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控制器ECU为独立式控制器或者包含控制功能的域控制器。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固定支架与车身刚性连接,固定支架水平旋转连接有旋转支架,旋转支架翻转旋转连接有翻转支架,翻转支架与车门刚性连接,翻转支架与固定支架采用双球头杆组件连接在一起,在双球头杆组件的约束下,车门开闭时的运动轨迹为水平与上翻的合成运动轨迹,突破了空间限制,运动轨迹唯一,运动平顺性好;双球头杆组件的球头处可万向摆动,结构简单灵活,大大节约成本;通过一根电动撑杆,实现对一个侧门的支撑及开闭,不需额外的辅助支撑机构,节约成本,通过一个控制器ECU接收信号来分别或同时控制电动撑杆来实现两侧门的动作;并且控制器ECU与车身控制模块通信,还可通过车身控制模块接收的信号来实现对控制器ECU的控制。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示意图。
[0014]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门铰链的爆炸示意图。
[0015]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系统架构图。
[0016]其中:1

左侧门铰链,2

右侧门铰链,3

左侧门电动撑杆,4

右侧门电动撑杆,5

控制器ECU,6

左侧车门,7

右侧车门,8

左侧车身,9

右侧车身,1
‑1‑
固定支架,1
‑2‑
旋转支架,1
‑3‑
翻转支架,1
‑4‑
球头杆,1
‑5‑
球座一,1
‑6‑
球座二,1
‑7‑
凸台一,1
‑8‑
凸台二,1
‑9‑
轴座,1

10

限位台,1

11

旋转轴一,1

12

套台,1

13

旋转轴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8]如图1

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侧门开闭系统,包括有门铰链、电动撑杆、控制器ECU5、车门;门铰链包括有互相对称件的左侧门铰链1、右侧门铰链2;所述电动撑杆包括有左侧门电动撑杆3、右侧门电动撑杆4;车门包括有左侧车门6和右侧车门7;车身包括有左侧车身8和右侧车身9。左侧门电动撑杆3一端与左侧车身8连接,另一端与左侧车门6连接,左侧门电动撑杆3通过线束与控制器ECU5连接。右侧门电动撑杆4一端与右侧车身9连
接,另一端与右侧车门7连接,右侧门电动撑杆4通过线束与控制器ECU5连接。控制器ECU5连接有设置在车门上的门自吸锁、门障碍物传感器、门防夹传感器、门开关,控制器ECU5接收门障碍物传感器、门防夹传感器和门开关的信号,控制电动撑杆进行伸缩和停止、控制门自吸锁进行吸合上锁和解锁。门自吸锁包括有左侧门自吸锁和右侧门自吸锁。所述门障碍物传感器分为左侧门障碍物传感器和右侧门障碍物传感器,包括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侧门开闭系统,包括有门铰链、电动撑杆、控制器ECU(5);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铰链包括有与车身刚性连接的固定支架(1

1),固定支架(1

1)水平旋转连接有旋转支架(1

2),旋转支架(1

2)翻转旋转连接有翻转支架(1

3),翻转支架(3)与车门刚性连接;翻转支架(3)与固定支架(1)采用双球头杆组件连接在一起;电动撑杆一端与车身连接,另一端与车门连接,电动撑杆通过线束与控制器ECU(5)连接;控制器ECU(5)连接有设置在车门上的门自吸锁、门障碍物传感器、门防夹传感器、门开关,控制器ECU(5)接收门障碍物传感器、门防夹传感器和门开关的信号,控制电动撑杆进行伸缩和停止、控制门自吸锁进行吸合上锁和解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侧门开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球头杆组件包括有两端的球座一(1

5)、球座二(1

6)球铰活动连接两者的球头推杆(1

4),球座一(1

5)设置在翻转支架(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岐庆谢亮胡明路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