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在汽车等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等情况下阻挡乘员的侧气囊及侧气裳装装置。
技术介绍
公知有以下的侧气囊装置在汽车等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及车身侧翻时等情况 下,由充气机使侧气囊在乘员的侧部膨胀,以阻挡乘员的身体。该侧气囊装置,例如收纳于 座椅的靠背部中,在侧面碰撞时等情况下,侧气囊通过从充气机喷射的气体从靠背部向乘 员与车辆的侧壁部之间膨胀展开。作为这种侧气囊,有下述气囊,其具有用于阻挡乘员的至少胸部的上部室和用于 阻挡腰部的下部室(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在这种侧气囊中,通过将用于阻挡承受外部冲 击能力较弱的胸部的上部室的内压设定得比用于阻挡腰部的下部室的内压低,可以提高乘 员的安全性。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6-62566号公报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将上部室的内压设定得比下部室低的侧气囊装置的基 本结构。要求实现上述结构的侧气囊装置的最佳化,抑制因上部室与下部室之间的内压差 引起膨胀展开时的下部室的抖动,提高展开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气囊及侧气囊装置,其可以通过抑制膨胀展开时的 下部室的抖动而提高展开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气囊,其由面对被约束的乘员的第1片部和面对乘员侧的相反侧的第2片部形成,并向所述乘员的侧部膨胀展开,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至少阻挡所述乘员的胸部的上部腔室;用于阻挡所述乘员的腰部的下部腔室;第1系绳,其具有结合于所述第1片部的第1缘部和结合于所述第2片部的第2缘部,被以所述第1缘部和所述第2缘部的各结合位置相互偏移的方式结合,并划分成所述上部腔室和所述下部腔室;以及圆筒膨胀部,其位于所述下部腔室中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侧,并以通过所述第1系绳在膨胀时变成圆筒状的方式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