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冷式三体顶模全水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0552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点冷式三体顶模全水冷结构,包括上顶模、中顶模和下顶模;中顶模为环形圆盘状,下顶模为圆环状且嵌套在中顶模的内环中,上顶模为圆筒状且固设在中顶模的盘壁上;上顶模的顶部内周壁上设有两个圆弧形的T7阶梯水道槽,中顶模的环形盘面上且对应于轮辐中部沿周向均匀固设有多对T4点冷柱,下顶模的顶部且在对应于法兰外边缘的位置开设有圆环形的T3阶梯水道槽,在对应于法兰减重窝的位置固设有T2点冷块,上顶模的内腔中设置有分别为T7阶梯水道槽、T4点冷柱、T3阶梯水道槽和T2点冷块提供进回水的T7、T4、T3和T2水循环管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定点冷却、精准冷却、瞬时强冷,满足高效率生产需求。足高效率生产需求。足高效率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点冷式三体顶模全水冷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轮毂低压铸造
,具体涉及一种点冷式三体顶模全水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低压铸造轮毂模具的顶模冷却结构通常有风冷和水冷两种结构。风冷结构通常是在对应轮毂毛坯轮辐的位置打风孔,通过风爪通风冷却,结构比较简单,但随着顶模冷却强度需求的增高,正被水冷结构替代。
[0003]目前常用的水冷结构为贴盘水冷(制作环形水冷(类似于T3冷却)的水冷盘,中间放置石墨垫或者黄铜,然后贴在顶模背腔)或者直接环形水冷(类似于T3冷却),这样的水冷结构冷却强度虽然足够,但不能做到定点冷却,对应轮毂窗口部位也冷却较强,造成顶模整体温度较低,导致该路冷却开不起来,不能发挥足够的作用。同时随着节能降噪的需求,现场也有降低压缩空气使用量的要求,使用更多循环水,同时降低现场噪声,改善员工工作环境。
[0004]因此随着压铸效率的提升,对应顶模冷却形式需求也相应变化为精准冷却、瞬时强冷,满足高效率生产需求;随着节能降噪的要求,也更多的要求使用水冷,最好能是全水冷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点冷式三体顶模全水冷结构。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包括:
[0007]一种点冷式三体顶模全水冷结构,包括上顶模、中顶模和下顶模;所述中顶模整体为环形圆盘状,所述下顶模整体为圆环状且嵌套在中顶模的内环中,所述上顶模整体为圆筒状且固定设置在中顶模的盘壁上;所述上顶模用于对轮子毛坯的内轮辋顶部轮缘部位进行水冷,所述中顶模用于对轮子毛坯的轮辐部位进行水冷,所述下顶模用于对轮子毛坯的法兰部位进行水冷;
[0008]所述上顶模的顶部内周壁上固设有圆环形的内凸台,并且所述内凸台上对称的开设有两个圆弧形的T7阶梯水道槽;所述中顶模的环形盘面上且对应于轮辐中部沿周向均匀固设有多对T4点冷柱,并且T4点冷柱的顶面上开设有盲孔式的T4水冷孔;所述下顶模的顶部且在对应于法兰外边缘的位置开设有圆环形的T3阶梯水道槽,在对应于法兰减重窝的位置固设有T2点冷块,并且所述T2点冷块的顶部开设有盲孔式的T2点水冷孔;所述上顶模的内腔中设置有分别为T7阶梯水道槽、T4点冷柱、T3阶梯水道槽和T2点冷块提供进回水的T7水循环管路、T4水循环管路、T3水循环管路和T2水循环管路。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顶模的顶部外周壁上固设有圆环形的外凸台,所述外凸台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顶杆阶梯孔,每个顶杆阶梯孔中安装有一个小顶杆,小顶杆用于将轮子毛坯脱模顶出;所述下顶模上且在相邻两个T2点冷块之间开设有脱模阶梯孔,每个脱模阶梯孔
中各固定设置有一个顶杆套,每个顶杆套中各安装有一个大顶杆,大顶杆用于配合着小顶杆将轮子毛坯脱模顶出。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顶模的内壁上固设有上下两道均为圆环形的隔热条。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上顶模的底部外沿设置有圆环状的第一阶梯台,所述中顶模的底面形状与轮子毛坯的轮辐背腔造型相适配,所述中顶模的盘壁顶部内沿相应的设置有用于与第一阶梯台配合安装的第一阶梯槽;所述上顶模的底部内周壁上沿周向均匀固设有多个第一凸台,中顶模的盘壁内侧相应的设置有多个用于与第一凸台配合安装的第一安装台;所述中顶模的内环周壁顶部开设有第二阶梯槽,所述下顶模的底部外沿相应的设置有用于与第二阶梯槽配合安装的第二阶梯台;所述中顶模的环形盘面上且在相邻两对T4点冷柱之间固设有第二安装台,下顶模的外周壁上相应的固设有多个用于与第二安装台配合安装的第二凸台。
[0012]进一步的,所述T7阶梯水道槽的槽口处自下而上依次固定安装有均为圆弧状的T7水冷垫片和T7水冷盖板;所述T7水循环管路包括分别与开设于T7水冷盖板两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固定连接的T7进水管和T7出水管;所述T3阶梯水道槽的槽口处自下而上依次固定安装有均为圆环状的T3水冷垫片和T3水冷盖板;所述T3水循环管路包括分别与开设于T3水冷盖板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固定连接的T3进水管和T3出水管。
[0013]进一步的,所述T4水冷孔上固定安装有T4点冷体;所述T4点冷体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用于拧入T4水冷孔的锥螺纹;所述T4点冷体的底面中心向上开设有盲孔式的进出水孔,并且T4点冷体的顶面上分别向下开设有均与该进出水孔相连通的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进出水孔与进水孔同轴设置,并且进出水孔的孔径大于进水孔的孔径;所述进水孔中固定插设有T4进水支管,并且T4进水支管的底端向下穿过进出水孔后伸入T4水冷孔中;所述出水孔中固定插设有T4出水支管;所述T2点水冷孔上固定安装有T2点冷体;所述T2点冷体的结构与T4点冷体的结构相同,T2点冷体的进水孔和出水孔中分别固定插设有T2进水支管和T2出水支管。
[0014]进一步的,所述T4点冷体和T2点冷体的上端侧面均固设有凸出部,所述T4点冷体和T2点冷体的出水孔分别开设在相应凸出部的顶面上,并且出水孔经横向开设于凸出部中的辅助孔与进出水孔相连。
[0015]进一步的,所述T4水循环管路包括设置在T4点冷体上方的T4进水总管、T4出水总管、T4进水桥接管和T4出水桥接管;所述T4进水总管和T4出水总管均为圆环形,T4进水桥接管和T4出水桥接管均为半圆环形;所述T4进水支管的外端口与T4进水总管相连通,并且T4进水总管通过T4进水连接管与T4进水桥接管相连通;所述T4出水支管的外端口与T4出水总管相连通,并且T4出水总管通过T4出水连接管与T4出水桥接管相连通;所述T4进水桥接管和T4出水桥接管的两端均焊接封堵,并且T4进水桥接管和T4出水桥接管的顶部中间分别固定安装有T4进水管和T4出水管。
[0016]进一步的,所述T2水循环管路包括设置在T2点冷体上方的T2进水总管、T2出水总管、T2进水桥接管和T2出水桥接管;所述T2进水总管和T2出水总管均为圆环形,T2进水桥接管和T2出水桥接管均为半圆环形;所述T2进水支管的外端口与T2进水总管相连通,并且T2进水总管通过T2进水连接管与T2进水桥接管相连通;所述T2出水支管的外端口与T2出水总管相连通,并且T2出水总管通过T2出水连接管与T2出水桥接管相连通;所述T2进水桥接管
和T2出水桥接管的两端均焊接封堵,并且T2进水桥接管和T2出水桥接管的顶部中间分别固定安装有T2进水管和T2出水管。
[0017]进一步的,所述下顶模的内环中固定安装有分流锥,所述分流锥的顶面中心向下开设有盲孔式的冷却水道,所述分流锥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管状的连接件,并且该连接件的内腔直通该冷却水道;所述连接件的顶面中心及上部侧面分别设置有均与其内腔相连通的分流锥进水口和分流锥出水口,并且分流锥进水口和分流锥出水口中分别固定插设有分流锥进水管和分流锥出水管;所述分流锥进水管的底端穿过连接件的内腔后插入至冷却水道的底部;所述连接件的内腔及冷却水道的直径均大于分流锥进水管的外径。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专利技术能够做到定点冷却、精准冷却、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冷式三体顶模全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顶模(1)、中顶模(2)和下顶模(3);所述中顶模(2)整体为环形圆盘状,所述下顶模(3)整体为圆环状且嵌套在中顶模(2)的内环中,所述上顶模(1)整体为圆筒状且固定设置在中顶模(2)的盘壁上;所述上顶模(1)用于对轮子毛坯(6)的内轮辋顶部轮缘部位进行水冷,所述中顶模(2)用于对轮子毛坯(6)的轮辐部位进行水冷,所述下顶模(3)用于对轮子毛坯(6)的法兰部位进行水冷;所述上顶模(1)的顶部内周壁上固设有圆环形的内凸台,并且所述内凸台上对称的开设有两个圆弧形的T7阶梯水道槽(46);所述中顶模(2)的环形盘面上且对应于轮辐中部沿周向均匀固设有多对T4点冷柱(52),并且T4点冷柱(52)的顶面上开设有盲孔式的T4水冷孔(53);所述下顶模(3)的顶部且在对应于法兰外边缘的位置开设有圆环形的T3阶梯水道槽(56),在对应于法兰减重窝的位置固设有T2点冷块(58),并且所述T2点冷块(58)的顶部开设有盲孔式的T2点水冷孔(59);所述上顶模(1)的内腔中设置有分别为T7阶梯水道槽(46)、T4点冷柱(52)、T3阶梯水道槽(56)和T2点冷块(58)提供进回水的T7水循环管路、T4水循环管路、T3水循环管路和T2水循环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冷式三体顶模全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模(1)的顶部外周壁上固设有圆环形的外凸台,所述外凸台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顶杆阶梯孔,每个顶杆阶梯孔中安装有一个小顶杆(7),小顶杆(7)用于将轮子毛坯(6)脱模顶出;所述下顶模(3)上且在相邻两个T2点冷块(58)之间开设有脱模阶梯孔,每个脱模阶梯孔中各固定设置有一个顶杆套(43),每个顶杆套(43)中各安装有一个大顶杆(36),大顶杆(36)用于配合着小顶杆(7)将轮子毛坯(6)脱模顶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冷式三体顶模全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模(1)的内壁上固设有上下两道均为圆环形的隔热条(4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冷式三体顶模全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模(1)的底部外沿设置有圆环状的第一阶梯台(48),所述中顶模(2)的底面形状与轮子毛坯(6)的轮辐背腔造型相适配,所述中顶模(2)的盘壁顶部内沿相应的设置有用于与第一阶梯台(48)配合安装的第一阶梯槽(49);所述上顶模(1)的底部内周壁上沿周向均匀固设有多个第一凸台(50),中顶模(2)的盘壁内侧相应的设置有多个用于与第一凸台(50)配合安装的第一安装台(51);所述中顶模(2)的内环周壁顶部开设有第二阶梯槽,所述下顶模(3)的底部外沿相应的设置有用于与第二阶梯槽配合安装的第二阶梯台;所述中顶模(2)的环形盘面上且在相邻两对T4点冷柱(52)之间固设有第二安装台(54),下顶模(3)的外周壁上相应的固设有多个用于与第二安装台(54)配合安装的第二凸台(5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冷式三体顶模全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T7阶梯水道槽(46)的槽口处自下而上依次固定安装有均为圆弧状的T7水冷垫片和T7水冷盖板(8);所述T7水循环管路包括分别与开设于T7水冷盖板(8)两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固定连接的T7进水管(10)和T7出水管(11);所述T3阶梯水道槽(56)的槽口处自下而上依次固定安装有均为圆环状的T3水冷垫片和T3水冷盖板(22);所述T3水循环管路包括分别与开设于T3水冷盖板(22)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固定连接的T3进水管(24)和T3出水管(2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冷式三体顶模全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T4水冷孔(53)上固定安装有T4点冷体(12);所述T4点冷体(12)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艳银梁勇张殿杰钱炜麟王小虎徐春也刘建芳张继生李江左桂云李娟娜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中秦渤海轮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