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种车辆复合材料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9656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特种车辆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特种车辆复合材料油箱,包括油箱本体、压力阀、出油管和油箱绑带,油箱本体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与下箱体一体化连接,上箱体的水平截面积小于下箱体的水平截面积,上箱体的前后两侧壁与下箱体的前后两侧壁一体化连接,上箱体的左右两侧壁与下箱体的上端中部一体化连接,压力阀设置于上箱体的上端,出油管设置于下箱体的前部上端,油箱绑带包覆于上箱体与下箱体的外缘,油箱绑带设有固定螺栓孔,螺栓穿过油箱绑带的固定螺栓孔将油箱本体固定在特种车辆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大幅简化成型工艺,且重量能够大幅下降,此外本油箱具有较高的防腐蚀能力,且不会发生漏油、渗油等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种车辆复合材料油箱


[0001]本技术涉及特种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种车辆复合材料油箱。

技术介绍

[0002]油箱作为特种车辆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结构、质量、强度和耐用性等会影响特种车辆的使用寿命、工作效率和使用成本,一般的特种车辆油箱使用的是金属材料,金属油箱是由箱体及箱盖、隔板、加强板等通过焊接制造而成,焊接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焊点是否会开裂,所以金属油箱一般采用缝焊工艺:缝焊工艺是焊件装配成搭接或斜对接头并置于两滚轮电极之间,滚轮加压焊件并转动,连续或断续送电,形成一条连续焊缝的电阻焊方法。但为了保证油箱能够满足特种车辆的功能需要,避免各种特殊威胁对油箱造成损伤,导致油箱燃料泄露无法完成正常工作,甚至发生燃烧爆炸给车辆带来二次损伤,通常会加厚油箱的钢板,或对油箱钢板做特殊处理,这种做法会增加油箱整体结构的重量,不仅对特种车辆与油箱连接的连接部件提出更高的设计要求,也会大幅的增加车辆的重量,此外,油箱的制造工艺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此外,传统特种车辆油箱还存在着成型工艺复杂、重量大、耐腐蚀性差,并且在焊接处易出现漏油、渗油等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特种车辆复合材料油箱,克服现有特种油箱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特种油箱存在的成型工艺复杂、重量过重、耐腐蚀性差且容易出现漏油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特种车辆复合材料油箱。
[0004]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特种车辆复合材料油箱,应用于特种车辆中,包括油箱本体、压力阀、出油管和油箱绑带,所述油箱本体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箱体与下箱体一体化连接,所述上箱体的水平截面积小于所述下箱体的水平截面积,所述上箱体的前后两侧壁与所述下箱体的前后两侧壁一体化连接,所述上箱体的左右两侧壁与所述下箱体的上端中部一体化连接,所述压力阀设置于所述上箱体的上端,用于油箱泄压,所述出油管设置于所述下箱体的前部上端,用于将油箱内汽油导入发动机,所述油箱绑带包覆于所述上箱体与所述下箱体的外缘,所述油箱绑带设有固定螺栓孔,螺栓穿过所述油箱绑带的固定螺栓孔将所述油箱本体固定在特种车辆内部。
[0005]优选的,所述油箱本体为三层包覆结构,最外层与最内层均为复材纤维层,中间为复材泡沫层,两层所述复材纤维层与所述复材泡沫层均通过胶接连接,复合材料可以大大减轻结构重量,且各层之间通过胶接连接在一起,不会因热胀冷缩,而破坏胶结面、产生裂缝,而且通过胶接也解决了因机械连接产生的密封问题。
[0006]优选的,所述上箱体的前侧壁为弧形侧壁。
[0007]优选的,所述下箱体的竖直截面的形状为梯形。
[0008]优选的,所述上箱体还设有油箱盖,所述油箱盖设于所述上箱体上端,当需要向油箱本体内部添加油时,将油箱盖打开后再进行添油操作。
[0009]优选的,所述下箱体上还设有静电去除器,所述静电去除器设置于所述下箱体后部上端,静电去除器可以将油箱产生的静电导出,防止油箱内产生电火花而导致油箱爆炸。
[0010]本技术的一种特种车辆复合材料油箱,相对于传统的复杂形状油箱制作工艺流程复杂,本复合材料油箱采用真空袋成型工艺制备,能够大幅简化成型工艺,组成油箱本体的复材纤维层

复材泡沫层

复材纤维层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因此,在与传统油箱同等强度的条件下,重量大幅下降,此外本油箱具有较高的防腐蚀能力,可以有效避免外露区域的老化腐蚀,传统油箱的在焊接处容易出现漏油、渗油问题,但本新型的复材纤维层

复材泡沫层

复材纤维层复材油箱完全避免漏油、渗油等问题,此外,本新型的复合材料油箱可以很好的适应特种车辆所处的高温、低温、高压等恶劣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油箱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油箱绑带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油箱复材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油箱本体,2、油箱盖,3、压力阀,4、出油管,5、静电去除器,6、油箱绑带,7、复材纤维层,8、复材泡沫层,9、固定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17]本实施例的一种特种车辆复合材料油箱,应用于特种车辆中,如图1所示,包括油箱本体1、压力阀3、出油管4和油箱绑带6,箱体形状根据特种车辆内部为油箱留存的空间设计,既能贴合特种车辆内为油箱留存的空间,还可以满足特种车辆对储油量的要求,油箱本体1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与下箱体一体化连接,上箱体的水平截面积小于下箱体的水平截面积,上箱体的前后两侧壁与下箱体的前后两侧壁一体化连接,上箱体的左右两侧壁与下箱体的上端中部一体化连接,压力阀3设置于上箱体的上端,压力阀3用于油箱泄压,出油管4设置于下箱体的前部上端,出油管4用于将油箱内汽油导入发动机,油箱绑带6包覆于上箱体与下箱体的外缘,如图2所示,油箱绑带6设有固定螺栓孔9,螺栓穿过油箱绑带6的固定螺栓孔9将油箱本体1固定在特种车辆内部。
[0018]如图3所示,油箱本体1为复合材料,油箱本体1为三层包覆结构,最外层与最内层
均为复材纤维层7,两层所述复材纤维层7与所述复材泡沫层8均通过胶接连接,最外层与最内层的两层复材纤维层强度高,可以满足特种车辆对油箱强度的要求,中间为复材泡沫层8,中间的复材泡沫层8可以起到缓冲减震作用,防止油箱在高强度的颠簸中发生损伤而造成漏油的情况,油箱本体1通过真空袋成型工艺制备而成的,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高、可设计性灵活、易于整体成型、可导静电、防渗漏、耐老化等特点,通过复材纤维层

复材泡沫层

复材纤维层代替特种车辆中传统的金属油箱,在满足油箱性能要求的基础上,质量可减轻20%以上。油箱本体1整体壁板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复材纤维层

复材泡沫层...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种车辆复合材料油箱,应用于特种车辆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本体(1)、压力阀(3)、出油管(4)和油箱绑带(6),所述油箱本体(1)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箱体与下箱体一体化连接,所述上箱体的水平截面积小于所述下箱体的水平截面积,所述上箱体的前后两侧壁与所述下箱体的前后两侧壁一体化连接,所述上箱体的左右两侧壁与所述下箱体的上端中部一体化连接,所述压力阀(3)设置于所述上箱体的上端,所述出油管(4)设置于所述下箱体的前部上端,所述油箱绑带(6)包覆于所述上箱体与所述下箱体的外缘,所述油箱绑带(6)设有固定螺栓孔(9),螺栓穿过所述油箱绑带(6)的固定螺栓孔(9)将所述油箱本体(1)固定在特种车辆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种车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笑闻曲宇凯岳旭王君伟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宇晨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