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快速升温的货车油箱加热装置包括油箱,所述油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线圈,所述油箱的一侧卡接有S型管道,所述S型管道的一侧卡接有两个水管管道,所述油箱的一侧开设有出油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电加热线圈对水箱内部的水加热,利用水泵把加热的抽入到S型管道内,使得热水可以在S型管道内部慢慢循环,热水在S型管道安装在油箱内,S型管道内部的循环水散发热量,使得热量传递到油箱内部,进而对燃油加热,并且通过流量阀控制热水进入到S型管道的流速,控制热水在S型管道内散发的热量,热水流入到S型管道的越多,散发热量也高,流入的越少,散发的热量越少。散发的热量越少。散发的热量越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升温的货车油箱加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货车油箱加热
,特别涉及一种快速升温的货车油箱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油是常见的大型车辆的主要燃料,油的理想工作温度为30~70℃,最佳节能环保的温度为50~65℃左右。如果油温度过低,雾化效果较差,往往会导致车辆难以启动、启动初期动力不足以及燃油浪费的现象,尤其是油箱外置的大型车辆,在冬天时及时处于正常行驶状态,油箱内的温度往往都远低于理想工作温度,经常会出现燃油低温挂蜡导致的供油不畅及动力不足等问题。目前,传统的油箱结构单一,防冻效果差,在冬季的环境中使用车辆时,油箱内的燃油因天气寒冷的原因,易出现粘稠等现象,此时,燃油未能很好的发挥自身的使用效果,车辆使用燃油的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快速升温的货车油箱加热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快速升温的货车油箱加热装置包括油箱,所述油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线圈,所述油箱的一侧卡接有S型管道,所述S型管道的一侧卡接有两个水管管道,所述油箱的一侧开设有出油管道。
[0006]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油箱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板卡槽,所述油箱的一侧开设有出油管道卡孔,所述油箱的内部为空腔。
[0007]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水箱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一水管管道卡孔,所述水箱的一侧开设有进水管管道卡孔,所述进水管管道卡孔的内表面卡接有进水管管道,所述水箱的内部为空腔。
[0008]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电加热线圈的外表面设置于水箱的空腔内。
[0009]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S型管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二水管管道卡孔,两个所述第二水管管道卡孔与S型管道相通,所述限位板的形状大小与限位板卡槽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限位板的外表面卡接于限位板卡槽的内表面。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技术具有热水循环的作用,避免了热水在油箱内部散热不充分问题的出现。
[0011]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其中一个所述水管管道的一侧设置有水泵,其中一个所述水管管道的一侧设置有流量阀,两个所述水管管道的形状大小与两个第一水管管道卡孔和两个第二水管管道卡孔的形状大小相匹配,两个所述水管管道的外表面分别卡接于两
个第一水管管道卡孔和两个第二水管管道卡孔的内表面。
[0012]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出油管道的形状大小与出油管道卡孔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出油管道的外表面卡接于出油管道卡孔的内表面。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0014]本技术通过电加热线圈对水箱内部的水加热,利用水泵把加热的抽入到S型管道内,使得热水可以在S型管道内部慢慢循环,S型管道安装在油箱内,S型管道内部的循环水散发热量,使得热量传递到油箱内部,进而对燃油加热,并且通过流量阀控制热水进入到S型管道的流速,控制热水在S型管道内散发的热量,热水流入到S型管道的越多,散发热量也高,流入的越少,散发的热量越少,装置简单,使用性强。
[0015]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7]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油箱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水箱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S型管道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
‑
油箱,11
‑
限位板卡槽,12
‑
出油管道卡孔,2
‑
水箱,21
‑
第一水管管道卡孔,22
‑
进水管管道卡孔,23
‑
进水管管道,3
‑
电加热线圈,4
‑
S型管道,41
‑
限位板,42
‑
第二水管管道卡孔,5
‑
水管管道,51
‑
水泵,52
‑
流量阀,6
‑
出油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如图1
‑
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快速升温的货车油箱加热装置包括油箱1,油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2,水箱2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线圈3,油箱1的一侧卡接有S型管道4,S型管道4的一侧卡接有两个水管管道5,油箱1的一侧开设有出油管道6。
[0026]油箱1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板卡槽11,油箱1的一侧开设有出油管道卡孔12,油箱1的内部为空腔。
[0027]水箱2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一水管管道卡孔21,水箱2的一侧开设有进水管管道卡孔22,进水管管道卡孔22的内表面卡接有进水管管道23,水箱2的内部为空腔。
[0028]电加热线圈3的外表面设置于水箱2的空腔内,本技术通过电加热线圈3对水箱2内部的水加热,利用水泵51把加热的抽入到S型管道4内,使得热水可以在S型管道3内部慢慢循环,S型管道3安装在油箱1内,S型管道4内部的循环水散发热量,使得热量传递到油箱1内部,进而对燃油加热,并且通过流量阀52控制热水进入到S型管道3的流速,控制热水在S型管道3内散发的热量,热水流入到S型管道3的越多,散发热量也高,流入的越少,散发的热量越少,装置简单,使用性强。
[0029]S型管道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41,限位板41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二水管管道卡孔42,两个第二水管管道卡孔42与S型管道4相通,限位板41的形状大小与限位板卡槽11的形状大小相匹配,限位板41的外表面卡接于限位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升温的货车油箱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1),所述油箱(1)定连接有水箱(2),所述水箱(2)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线圈(3),所述油箱(1)的一侧卡接有S型管道(4),所述S型管道(4)的一侧卡接有两个水管管道(5),所述油箱(1)的一侧开设有出油管道(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升温的货车油箱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板卡槽(11),所述油箱(1)的一侧开设有出油管道卡孔(12),所述油箱(1)的内部为空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升温的货车油箱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一水管管道卡孔(21),所述水箱(2)的一侧开设有进水管管道卡孔(22),所述进水管管道卡孔(22)的内表面卡接有进水管管道(23),所述水箱(2)的内部为空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升温的货车油箱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线圈(3)的外表面设置于水箱(2)的空腔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快速升温的货车油箱加热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发信,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信邦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