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过血脑屏障的新的抗人转铁蛋白受体抗体
[0001]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780071163.0(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7/046762)、中国国家阶段进入日为2019年5月16日(国际申请日为2017年12月26日)、专利技术名称为“通过血脑屏障的新的抗人转铁蛋白受体抗体”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为了使给药于血中而应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起作用的化合物(蛋白质、低分子化合物等)能够通过血脑屏障而与这些化合物结合、使用的抗人转铁蛋白受体抗体、其制造法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3]对除包括脑室周围器官(松果体、脑垂体、最后区等)在内的几个区域以外的大部分脑组织供给血液的毛细血管与存在于肌肉等其它组织中的毛细血管不同,形成其内皮的内皮细胞彼此通过牢固的细胞间接合而紧密结合。因此会妨碍物质从血液向脑部的被动转运,虽然也有例外,但除了脂溶性高的物质或分子量小(200~500道尔顿以下)且在生理pH附近为电中性的物质以外,均难以从毛细血管向脑中迁移。这种通过脑内的毛细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人转铁蛋白受体抗体,其中,(i)在该抗体的重链的可变区中,CDR1由序列号63的氨基酸序列构成,CDR2由序列号14的氨基酸序列构成,并且CDR3由序列号16的氨基酸序列构成,在该抗体的轻链的可变区中,CDR1由序列号7的氨基酸序列构成,CDR2由序列号9的氨基酸序列构成,并且CDR3由序列号10的氨基酸序列构成;或者(ii)在该抗体的重链的可变区中,CDR1由序列号62的氨基酸序列构成,CDR2由序列号13的氨基酸序列构成,并且CDR3由序列号15的氨基酸序列构成,在该抗体的轻链的可变区中,CDR1由序列号6的氨基酸序列构成,CDR2由序列号8的氨基酸序列构成,并且CDR3由序列号10的氨基酸序列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其中,重链的框架区3含有序列号64的氨基酸序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体,其对于人转铁蛋白受体的胞外区和猴转铁蛋白受体的胞外区这两者具有亲和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体,其与人转铁蛋白受体的胞外区的解离常数为1
×
10
‑
10
M以下,与猴转铁蛋白受体的胞外区的解离常数为1
×
10
‑9M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体,其为Fab抗体、F(ab
’
)2抗体或F(ab
’
)抗体。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人转铁蛋白受体抗体,其为选自由scFab、scF(ab
’
)、scF(ab
’
)2和scFv组成的组中的单链抗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体,其中,其轻链和重链通过接头序列而结合。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体,其中,在该轻链的C末端侧通过接头序列结合该重链。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体,其中,在该重链的C末端侧通过接头序列结合该轻链。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体,其中,该接头序列由8~5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抗体,其中,该接头序列选自由氨基酸序列Gly
‑
Ser、氨基酸序列Gly
‑
Gly
‑
Ser、氨基酸序列Gly
‑
Gly
‑
Gly、序列号3、序列号4、序列号5的各氨基酸序列、3个序列号3的氨基酸序列连接而成的氨基酸序列以及1~10个这些氨基酸序列连接而成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组。12.一种融合蛋白,其为抗人转铁蛋白受体抗体与其它蛋白质(A)的融合蛋白,该抗人转铁蛋白受体抗体为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该蛋白质(A)直接或通过接头结合于该抗体的轻链的C末端侧或N末端侧。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该接头为由1~5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肽。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该接头为含有选自由1个甘氨酸、1个丝氨酸、氨基酸序列Gly
‑
Ser、氨基酸序列Gly
‑
Gly
‑
Ser、序列号3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4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5的氨基酸序列以及1~10个这些氨基酸序列连接而成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组中的氨基酸序列的肽。15.一种融合蛋白,其为抗人转铁蛋白受体抗体与其它蛋白质(A)的融合蛋白,该抗人转铁蛋白受体抗体为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该蛋白质(A)直接或通过接头结合于该抗体的重链的C末端侧或N末端侧。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该接头序列为由1~5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肽。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该接头为含有选自由1个甘氨酸、1个丝氨
酸、氨基酸序列Gly
‑
Ser、氨基酸序列Gly
‑
Gly
‑
Ser、序列号3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4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5的氨基酸序列以及1~10个这些氨基酸序列连接而成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组中的氨基酸序列的肽。18.根据权利要求12~17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该蛋白质(A)为源自人的蛋白质。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该蛋白质(A)选自由以下物质组成的组:神经生长因子(NGF)、溶酶体酶、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神经营养因子3、神经营养因子4/5、神经营养因子6、神经调节蛋白1、促红细胞生成素、达贝泊汀、活化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干扰素α、干扰素β、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6、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
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
‑
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
‑
CSF)、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TN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园田启之,高桥健一,
申请(专利权)人:JCR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