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835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7
本申请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其包括前模、后模和缓冲管道组件,所述前模上设有第一腔,所述后模上设有第二腔,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合模后,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连通形成型腔;所述后模上设有射胶口,流体能够沿所述射胶口流入所述第二腔,所述缓冲管道组件一端与所述射胶口连通,所述缓冲管道组件另一端用于注入流体,所述缓冲管道组件至少具有一个弯折段。本申请具有降低熔接线对产品的影响程度,提高产品质量的效果。品质量的效果。品质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


[0001]本申请涉及模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绝大部分注塑产品均需要通过模具制成,因此注塑模具被广泛地应用在制造业中。
[0003]相关技术中,模具大多包括前模和后模,后模上设有射胶口,前模和后模合模后形成型腔,型腔适配于产品外形,然后沿射胶口向型腔内注入熔融状态的塑胶,塑胶填充满型腔后加热,随后冷却,最终完成注塑得到产品。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沿射胶口向型腔内注塑熔融塑胶的过程中,熔融塑胶会沿不同方向流向型腔内各处,最终汇流,由于汇流过程中两股熔融塑胶的流动方向不同,因此注塑产品在汇流处容易产生熔接线,熔接线可能对产品的强度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降低熔接线对产品的影响程度,提高产品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注塑模具。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后模和缓冲管道组件,所述前模上设有第一腔,所述后模上设有第二腔,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合模后,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连通形成型腔;所述后模上设有射胶口,流体能够沿所述射胶口流入所述第二腔,所述缓冲管道组件一端与所述射胶口连通,所述缓冲管道组件另一端用于注入流体,所述缓冲管道组件至少具有一个弯折段。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般情况下,熔接线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塑胶材料沿射胶口流入型腔的过程中,熔融的注塑材料压力较大且流速较快,同时型腔侧壁对熔融的注塑材料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熔融的注塑材料沿型腔内壁流动的速度较快,因此熔融的注塑材料首先沿射胶口周围的型腔侧壁快速流动,最终熔融的塑胶材料于型腔内壁上远离射胶口处汇流,由于熔融的塑胶材料汇流时流向不同,因此开始产生熔接线;此时由于熔融的注塑材料沿其他方向的流速较慢,型腔还未被填满,于型腔内壁上远离射胶口处汇流的塑胶材料会向型腔内部继续流动,当熔融的塑胶材料填满整个型腔后,会形成一条较长的熔接线。本方案中,熔融的塑胶材料在流入第二腔之前首先经过缓冲管道组件,熔融的塑胶材料于缓冲管道组件的弯折段处得到缓冲,降低了熔融的塑胶材料进入射胶口时的流速,最终使得熔融的塑胶材料沿型腔内壁汇流时,沿其他方向流动的熔融塑胶材料能够填充型腔内更多空间,从而减小熔接线的长度,降低熔接线对产品的影响程度,提高产品质量。
[0008]优选的,所述前模沿所述第一腔的内壁内凹形成第一内凹槽,所述第一内凹槽与所述射胶口沿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的分隔面对称设置。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熔融的塑胶材料沿射胶口流入型腔时,理论上熔融的塑胶材料沿型腔侧壁各个方向的流速相同,因此理论上熔融的塑胶材料于第一内凹槽内汇
流,因此本方案中熔接线于第一内凹槽内开始产生;在产品完成注塑以后,产品端面于第一内凹槽相对位置会形成一个凸出部分,由于凸出部分是溶解线开始产生的位置,因此熔接线对凸出部分的影响最大。本方案在完成注塑后沿产品表面剪去凸出部分,即可进一步减小熔接线的长度,降低熔接线对产品的影响程度,提高产品质量。
[0010]优选的,所述后模沿所述第二腔的内壁内凹形成第二内凹槽,所述第二内凹槽的侧壁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腔的内壁,所述第二内凹槽的侧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内凹槽的底壁,所述第二内凹槽的底壁到所述第二腔内壁的距离为L1,所述第二内凹槽底壁外接圆的直径为L2,L1> L2;所述射胶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内凹槽的底壁,所述射胶口正对所述第二腔设置。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熔融的塑胶材料沿射胶口射出时,由于第二内凹槽的底壁到第二腔内壁的距离大于第二内凹槽底壁外接圆的直径,第二内凹槽的侧壁能够对熔融的塑胶材料起到导向作用,使得熔融的塑胶材料具有向型腔中心处流动的趋势,从而使得部分熔融的塑胶材料沿型腔侧壁汇流时,其他熔融的塑胶材料能够更大程度上填充型腔,最终进一步减小熔接线的长度,降低熔接线对产品的影响程度,提高产品质量。
[0012]优选的,所述缓冲管道组件组件包括线形导流管道和环形导流管道,所述环形导流管道沿直径的一个端点处与所述线形导流管道连通,所述环形导流管道沿直径的另一个端点处与所述射胶口连通。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熔融的塑胶材料于线形导流管流入环形导流管时,环形导流管能够沿两个方向对熔融的塑胶材料进行导流,同时熔融的塑胶材料沿环形导流管道流动的过程中,熔融的塑胶材料经过的路径为半圆弧线,因此熔融的塑胶材料能够得到缓冲;另外,两股熔融的塑胶材料于射胶口处汇流时能够相互对冲,因此熔融的塑胶材料于环形导流管道内能够得到进一步的缓冲,最终本方案能够降低熔融的塑胶材料进入型腔时的流速,最终进一步减小熔接线的长度,降低熔接线对产品的影响程度,提高产品质量。
[0014]优选的,所述线形导流管道包括第一直管、第二直管和第三直管,所述第一直管一端与所述所述第二直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直管另一端与所述环形导流管道连通,所述第二直管远离所述第一直管一端与所述第三直管连通;所述第一直管、所述第二直管和所述第三直管相互垂直。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熔融的塑胶材料于线形导流管道内流动的过程中,熔融的塑胶材料依次经过第一直管、第二直管和第三直管,由于第一直管、第二直管和第三直管之间相互垂直,因此熔融的塑胶材料于线形导流管道内经过两次流向的改变,且每次流向改变的角度均为90
°
;因此本方案能够对熔融的塑胶材料进一步缓冲,最终进一步减小熔接线的长度,降低熔接线对产品的影响程度,提高产品质量。
[0016]优选的,所述射胶口沿所述环形导流管道的外侧壁与所述环形导流管道连通,所述线形导流管道沿所述环形导流管道的内侧壁与所述环形导流管道连通。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线形导流管道沿环形导流管道的内侧壁与环形导流管道连通,熔融的塑胶材料沿线形导流管道流入环形导流管道时,熔融的塑胶材料能够更加充分地与环形导流管道外侧的内壁接触,从而环形导流管道能够对熔融的塑胶材料起到更好的缓冲效果,最终进一步减小熔接线的长度,降低熔接线对产品的影响程度,提高产品质量。
[0018]优选的,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上均凸出设有条形缓冲件,所述条形缓冲件沿所述型腔侧壁呈阵列排布,所述条形缓冲件的排布方向垂直于流体沿所述射胶口流入所述型腔的方向,所述条形缓冲件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条形缓冲件的排布方向。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熔融的塑胶材料沿型腔侧壁流动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条形缓冲件,条形缓冲件使得型腔内壁呈曲线形,增加了熔融的塑胶材料流动的距离,同时减缓了熔融的塑胶材料的流速,最终减缓了熔融的塑胶材料沿型腔侧壁汇流的速度,最终进一步减小熔接线的长度,降低熔接线对产品的影响程度,提高产品质量。另外,条形缓冲件与型腔内壁结合形成加强筋结构,提高了本方案中型腔的稳定性,减少了注塑过程中型腔内壁热胀冷缩的程度。
[0020]优选的,所述缓冲管道组件外表面上设有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用于对所述缓冲管道组件内的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1)、后模(2)和缓冲管道组件(4),所述前模(1)上设有第一腔(31),所述后模(2)上设有第二腔(32),所述前模(1)和所述后模(2)合模后,所述第一腔(31)与所述第二腔(32)连通形成型腔(3);所述后模(2)上设有射胶口(22),流体能够沿所述射胶口(22)流入所述第二腔(32),所述缓冲管道组件(4)一端与所述射胶口(22)连通,所述缓冲管道组件(4)另一端用于注入流体,所述缓冲管道组件(4)至少具有一个弯折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1)沿所述第一腔(31)的内壁内凹形成第一内凹槽(11),所述第一内凹槽(11)与所述射胶口(22)沿所述前模(1)和所述后模(2)的分隔面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2)沿所述第二腔(32)的内壁内凹形成第二内凹槽(21),所述第二内凹槽(21)的侧壁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腔(32)的内壁,所述第二内凹槽(21)的侧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内凹槽(21)的底壁,所述第二内凹槽(21)的底壁到所述第二腔(32)内壁的距离为L1,所述第二内凹槽(21)底壁外接圆的直径为L2,L1> L2;所述射胶口(22)设置于所述第二内凹槽(21)的底壁,所述射胶口(22)正对所述第二腔(32)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管道组件(4)组件包括线形导流管道和环形导流管道(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满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景荣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