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的缓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346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具的缓冲结构,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顶出板复位时噪音和震动大,且可靠性低的问题。本模具的缓冲结构,模具包括底板和顶出板,缓冲结构包括固定在底板侧面上的限位柱,限位柱上具有限位凸沿,限位凸沿上滑动套设有缓冲套,缓冲套上具有位于限位凸沿下方的阻尼凸沿,缓冲套下端与底板之间还压紧有弹性密封环,在弹性密封环的弹性作用下缓冲套上端面高于限位柱上端面,且缓冲套下端面与底板之间形成位于弹性密封环内侧的储油腔,阻尼凸沿与限位柱之间具有与储油腔相连通的过油间隙。本模具的缓冲结构能够避免产生噪音和震动,使得整体可靠性更高。使得整体可靠性更高。使得整体可靠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的缓冲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注塑模具
,涉及一种模具的缓冲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其在一定温度下,通过螺杆搅拌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用高压射入型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产品成型后模具开模,注塑机顶推顶出板压缩弹簧向动模移动,顶出板上的顶针能够将产品顶出,实现脱模,然后注塑机释放顶出,顶出板在弹簧作用下快速复位并抵靠在底板上。由于顶出板被顶出时与底板之间空间较大,如果有硬性物件掉落在底板上,顶出板复位时会撞击硬性物件,损伤顶出板、底板以及顶出板的导向部件。同时由于弹簧的弹力较大,顶出板会以较快的速度撞击底板,发出较大的噪音和震动,长期使用会导致螺栓松动、部件变形等不稳定现象,影响模具使用可靠性。
[0003]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文件(申请号:201220079534.4)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复位杆防撞垫片,包括模具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连接型腔,下模板上安装模脚,模脚之间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的缓冲结构,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底板(3)和顶出板(4),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固定在底板(3)侧面上并朝向顶出板(4)设置的限位柱(5),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5)外周面上周向具有限位凸沿(51),所述限位凸沿(51)上滑动套设有缓冲套(6),所述缓冲套(6)内周面上周向具有位于限位凸沿(51)下方的阻尼凸沿(61),所述缓冲套(6)下端与底板(3)之间还压紧有弹性密封环(7),在弹性密封环(7)的弹性作用下阻尼凸沿(61)上端面向上抵靠在限位凸沿(51)下端面上,使得缓冲套(6)上端面高于限位柱(5)上端面,且缓冲套(6)下端面与底板(3)之间形成位于弹性密封环(7)内侧的储油腔(8),所述阻尼凸沿(61)内周面与限位柱(5)外周面之间具有与储油腔(8)相连通的过油间隙(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套(6)下端、底板(3)上侧面、弹性密封环(7)内周面及限位柱(5)外周面之间合围形成上述储油腔(8),当所述缓冲套(6)下降时阻尼凸沿(61)上端面与限位凸沿(51)下端面之间能够形成缓冲腔(10),且缓冲腔(10)通过过油间隙(9)与储油腔(8)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凸沿(61)的内周面为锥面,且阻尼凸沿(61)内周面的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小,所述阻尼凸沿(61)的最小内径大于限位柱(5)的外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凸沿(61)的内周面上具有若干的阻尼凸部(611),所述阻尼凸部(611)呈半球状,且阻尼凸部(611)的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小。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伟炳李金国傅建华姚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赛豪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