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稳定支撑防打滑功能的汽车油箱焊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75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稳定支撑防打滑功能的汽车油箱焊接工装,涉及焊接工装技术领域,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一侧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夹固机构,所述夹固机构包括外壳座、齿圈、齿轮、第二电机、一对气缸和夹板,所述齿圈与齿轮分别转动连接在外壳座的内部两侧,且所述齿圈与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外壳座的内部底端,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齿轮的一端传动连接,一对所述气缸分别安装在齿圈的内壁两侧,一对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分别与夹板的一侧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便捷,具有稳定支撑与防打滑功能,减少了电器件的负载运作。电器件的负载运作。电器件的负载运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稳定支撑防打滑功能的汽车油箱焊接工装


[0001]本技术属于焊接工装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稳定支撑防打滑功能的汽车油箱焊接工装。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燃油箱是汽车油箱的全称,当前,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国内汽车工业的振兴,各大汽车生产企业对汽车燃油箱的需求呈明显增长趋势,油箱一般由油箱箱体和左右两侧的油箱端盖构成,油箱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两侧的油箱端盖分别焊接上,经检索,在授权公告号为CN216829255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油箱焊接工装,U形装置底座的顶壁设置有用于焊接油箱箱体和油箱端盖的焊接机构,U形装置底座的底壁设置有用于固定油箱箱体的固定机构A固定机构A包括驱动电机A,驱动电机A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圆形电动滑轨,圆形电动滑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转轴,两个转轴远离圆形电动滑轨内部的一端均安装有电液推杆A,两个电液推杆A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油箱箱体的固定硬垫。本技术中,焊接机构每完成油箱箱体和油箱端盖的一条边焊接,就可以将油箱箱体和油箱端盖翻转至同一竖直面的对立边以进行后续的焊接,油箱箱体和油箱端盖的换边过程无需工作人员反复操作油箱箱体和油箱端盖,从而节约了大量的人力。
[0003]该方案中驱动电机A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圆形电动滑轨32,通过启动驱动电机A31,使圆形电动滑轨32带动油箱箱体转动一百八十度,以进行油箱箱体的另一侧焊接工作,油箱箱体和油箱端盖的换边过程无需工作人员反复操作油箱箱体和油箱端盖,从而节约了大量的人力,但是该方案在实际使用的过程,由于圆形电动滑轨32与油箱的重量直接作用在驱动电机A31的输出端,不仅加重运载负荷,也可能导致驱动电机A31的输出端运转不稳定,并且圆形电动滑轨32与两个转轴33之间滑动连接,一旦箱体和端盖分离,则两个转轴33将带动箱体进行摆动自转,出现打滑状况,其次,驱动电机B41的输出端与电液推杆B42连接,其末端的重力也是直接作用在驱动电机B41的输出端,严重影响电机的正常运作。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具有稳定支撑防打滑功能的汽车油箱焊接工装,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稳定支撑防打滑功能的汽车油箱焊接工装,以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6]本技术具有稳定支撑防打滑功能的汽车油箱焊接工装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一种具有稳定支撑防打滑功能的汽车油箱焊接工装,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一侧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夹固机构,所述夹固机构包括外壳座、齿圈、齿轮、第二电机、一对气缸和夹板,所述齿圈与齿轮分别转动连接在外壳座的内部两侧,且所述齿圈与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外壳座的内部底端,所述第二电
机的输出端与齿轮的一端传动连接,一对所述气缸分别安装在齿圈的内壁两侧,一对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分别与夹板的一侧连接,所述框架的内壁一侧设置有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液压缸、吸盘和轴承座,所述液压缸的一端套装轴承座,所述液压缸通过轴承座与框架的内壁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推料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吸盘,所述框架在靠近推料机构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机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和弧形托架,所述支撑板的顶端焊接弧形托架,所述弧形托架的顶端表面与液压缸的外壁相贴合。
[000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圆筒和第一电机,所述框架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空腔的内部,所述外壳座的底端与圆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外壳座的底端传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的内部顶端安装有焊枪,所述框架在靠近焊枪的一侧安装有吸尘管机构,所述吸尘管机构包括锥棱管、管道、三角支架和弧形板,所述锥棱管的顶端连接管道。
[0011]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的顶端安装集尘箱机构,所述集尘箱机构包括箱体、滤网、盖板和负压风扇,所述箱体的内部一侧安装滤网,所述箱体的顶端连接盖板,所述负压风扇嵌设安装在盖板的顶端一侧,所述管道的顶端延伸至箱体的内部,并焊接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的顶端安装弧形板。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该种具有稳定支撑防打滑功能的汽车油箱焊接工装,通过驱动机构与夹固机构的配合使用,使得该焊接工装在使用的时候,有效减少了对电机造成的负载损伤,并且提高了稳定性的同时,减少了打滑状况的发生,其中,通过第二电机输出端驱动齿轮,并配合齿圈与齿轮的啮合关系,使得齿圈带动两个气缸进行旋转,并通过气缸推动夹板,使得两个夹板对油箱实现夹固的效果,从而便于带动油箱进行稳定的圆周旋转,同时,避免油箱在齿圈的内部出现自转滑动的状况,再通过外壳座与圆筒之间的转动连接关系,并配合第一电机输出端的驱动,使得外壳座进行平稳的转动,进而有效减少了第一电机输出端的载重负荷;
[0014]2、该种具有稳定支撑防打滑功能的汽车油箱焊接工装,通过液压缸输出端驱动吸盘进行水平移动,便于吸盘吸附油箱盖板,并进行移动,直至与油箱箱体的一侧贴合,便于该工装进行焊接作业,同时,通过轴承座与支撑机构的配合使用,使得液压缸在水平推动吸盘的时候保持稳定,减小油箱盖板重力对液压缸造成影响,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便捷,具有稳定支撑与防打滑功能,减少了电器件的负载运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夹固机构剖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驱动机构剖视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推料机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的集尘箱机构剖视图。
[0020]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21]100、框架;200、驱动机构;2001、圆筒;2002、第一电机;300、夹固机构;3001、外壳
座;3002、齿圈;3003、齿轮;3004、第二电机;3005、气缸;3006、夹板;400、推料机构;4001、液压缸;4002、吸盘;4003、轴承座;500、支撑机构;5001、支撑板;5002、弧形托架;600、集尘箱机构;6001、箱体;6002、滤网;6003、盖板;6004、负压风扇;700、吸尘管机构;7001、锥棱管;7002、管道;7003、三角支架;7004、弧形板;800、焊枪。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稳定支撑防打滑功能的汽车油箱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00),所述框架(100)的内部一侧设有驱动机构(200),所述驱动机构(200)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夹固机构(300),所述夹固机构(300)包括外壳座(3001)、齿圈(3002)、齿轮(3003)、第二电机(3004)、一对气缸(3005)和夹板(3006),所述齿圈(3002)与齿轮(3003)分别转动连接在外壳座(3001)的内部两侧,且所述齿圈(3002)与齿轮(3003)相互啮合,所述第二电机(3004)固定安装在外壳座(3001)的内部底端,所述第二电机(3004)的输出端与齿轮(3003)的一端传动连接,一对所述气缸(3005)分别安装在齿圈(3002)的内壁两侧,一对所述气缸(3005)的输出端分别与夹板(3006)的一侧连接,所述框架(100)的内壁一侧设置有推料机构(400),所述推料机构(400)包括液压缸(4001)、吸盘(4002)和轴承座(4003),所述液压缸(4001)的一端套装轴承座(4003),所述液压缸(4001)通过轴承座(4003)与框架(100)的内壁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推料机构(400)的输出端连接吸盘(4002),所述框架(100)在靠近推料机构(400)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机构(500)。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稳定支撑防打滑功能的汽车油箱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500)包括支撑板(5001)和弧形托架(5002),所述支撑板(5001)的顶端焊接弧形托架(50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崇虹孙影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市芊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