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压往复泵及其填料更换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28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高压往复泵及其填料更换工艺,所述超高压往复泵包括动力组件、液力组件和密封组件,动力组件包括柱塞和中间杆,液力组件包括缸体、设在缸体中部的进液阀箱,密封组件部分插接于所述缸体内,密封组件可拆卸式地与缸体固定连接;缸体与密封组件中部开设有中心通道,所述柱塞沿中心通道贯穿进液阀箱与密封组件,柱塞伸出密封组件的一端可拆卸式地与所述中间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当需要更换填料时,在不拆除缸体的情况下,可通过单独脱开柱塞和中间杆,并整体拆下密封组件,检查更换填料等密封件或损坏零件。此方法无需拆除缸体,大大减轻了维护工作量,使填料更换过程更快速高效,也使超高压泵机组的平均日作业时间得到保证。时间得到保证。时间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压往复泵及其填料更换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超高压往复泵维修维护领域,具体是一种超高压往复泵及其填料更换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超高压往复泵是工业设备和民用设备领域的重要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肥、油田注水、高压清洗除垢等领域,作为增压泵和高压水流动力设备使用。目前作为新的环保产品——高压清洗除锈机组的心脏组件,超高压往复泵发展更为迅速,为达到良好的除锈效果,其设计压力甚至达到300MPa以上。随之而来的则是填料等密封件的工作条件越来越苛刻,使用寿命越来越短。
[0003]因此,填料更换是超高压往复泵使用过程中的最常规维护工作,是维护人员劳动量最多的工作之一。而传统的超高压往复泵液力端设计和填料维护更换都需要拆除整个液力端来更换填料,工作量大,无法实现快速修复,亦使得超高压除锈机组工作效率低下,平均日作业时间达不到理想要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实现快速更换超高压往复泵填料的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往的超高压往复泵在更换填料时需要拆除整个液力端,从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高压往复泵及其填料更换工艺,通过将密封组件与缸体可拆卸式连接,柱塞与中间杆可拆卸式连接,可以使得本专利技术所述超高压往复泵在不拆除液力端缸体的情况下,快速完成损坏填料的单独更换,有效提高了填料更换速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了超高压泵机组的平均日作业时间。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0006]一种超高压往复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组件、液力组件和密封组件;
[0007]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柱塞和中间杆;
[0008]所述液力组件包括缸体、设在缸体中部的进液阀箱;
[0009]所述密封组件部分插接于所述缸体内,密封组件可拆卸式地与缸体固定连接;进液阀箱与密封组件中部开设有中心通道,所述柱塞沿中心通道贯穿进液阀箱与密封组件,柱塞伸出密封组件的一端可拆卸式地与所述中间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填料函体、填料压盖、套筒、弹簧、支撑环、填料和导向套;
[0011]所述套筒设置在中心通道外部,套筒一端坐于弹簧之上,另一端与填料压盖之间设置有填料,填料与套筒间设有支撑填料的支撑环,填料与填料压盖间设有为柱塞导向的导向套;
[0012]所述填料函体与填料压盖位于套筒外部,填料函体部分插接于缸体内,填料压盖与填料函体远离缸体一侧紧密贴合,并通过第一螺栓与缸体和填料函体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柱塞和中间杆通过柱塞接头实现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柱塞接头由两个压紧部组成,压紧部上开设有容纳柱塞和中间杆的中心通孔,两个压紧部通过第二螺栓进行压紧固定。
[0014]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函体与填料压盖上开设有与第一螺栓适配的填料函拆卸孔,所述填料函拆卸孔延伸至缸体表面,负责将缸体与填料函体分离。
[0015]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函拆卸孔在填料压盖上的一段为通孔,在填料函体上的一段为螺纹孔。
[0016]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压盖与柱塞间设有低压密封圈。
[0017]进一步地,所述低压密封圈与导向套间设有若干监测电极,所述监测电极与处理模块电路连接,负责监测流体的泄漏量。
[0018]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超高压往复泵的填料更换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9]S1:拆除第二螺栓,分离柱塞接头的两个压紧部,使得柱塞与中间杆脱离;
[0020]S2:拆除第一螺栓,将拆下的第一螺栓拧入填料函拆卸孔并顶向缸体,直至填料函体脱离缸体;
[0021]S3:拔出柱塞,拆除填料函拆卸孔内的第一螺栓,分离填料函体、填料压盖和套筒;
[0022]S4:取出导向套、填料和支撑环,更换新的填料;
[0023]S5:逆序重新组装。
[0024]进一步地,步骤S2中在拆除第一螺栓前需盘车使中间杆运行至后死点,为之后拆除填料函体留出足够空间。
[0025]进一步地,步骤S4中除更换填料外,还需检查低压密封圈的使用状况并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低压密封圈。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超高压往复泵在填料出现磨损失效后,在不拆除缸体的情况下,可通过单独脱开柱塞和中间杆,并整体拆下填料函,然后检查更换填料等密封件或损坏零件。此种方法无需拆除缸体,大大减轻了维护工作量,使填料更换过程更加快速高效,也使超高压泵机组的平均日作业时间得到保证。
[0028]2.本专利技术中的低压密封圈能够在填料出现轻微渗漏时,对渗漏出的流体进行密封,使液体不向外渗漏。通过在低压密封和填料之间设置监测电极来进行渗漏量的判断,可间接判断填料的磨损程度。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超高压往复泵的结构示意图。
[0030]其中,101、柱塞接头;102、第二螺栓;103、柱塞;104、弹簧;105、进液阀箱;106、缸体;107、填料函拆卸孔;108、中间杆;201、第一螺栓;202、填料压盖;203、填料函体;204、套筒;205、支撑环;206、填料;207、导向套;208、低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0032]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所述的超高压往复泵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动力组件、液力组件和密封组件。
[0033]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柱塞103和中间杆108。
[0034]所述液力组件包括缸体106、设在缸体106中部的进液阀箱105。
[0035]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填料函体203、填料压盖202、套筒204、弹簧104、支撑环205、填料206和导向套207。
[0036]所述填料函体203部分插接于缸体106内,填料压盖202与填料函体203远离缸体106一侧紧密贴合,填料函体203和填料压盖202通过配合面保证其同心度,并通过第一螺栓201与缸体106固定连接。进液阀箱105、填料函体203与填料压盖202中部开设有中心通道,所述柱塞103沿中心通道贯穿进液阀箱105、填料函体203与填料压盖202,柱塞103伸出填料压盖202的一端通过柱塞接头101与所述中间杆10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柱塞接头101由两个压紧部组成,压紧部上开设有容纳柱塞103和中间杆108的中心通孔,两个压紧部通过第二螺栓102进行压紧固定。
[0037]所述中心通道外部设有套筒204,套筒204一端坐于弹簧104之上,另一端与填料压盖202之间设置有用以填充柱塞103和填料函体203缝隙的填料206,填料206与套筒204间设有支撑填料206的支撑环205,填料206与填料压盖202间设有为柱塞103导向的导向套207。
[0038]所述填料函体203与填料压盖202上开设有与第一螺栓201适配的填料函拆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压往复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组件、液力组件和密封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柱塞(103)和中间杆(108);所述液力组件包括缸体(106)、设在缸体(106)中部的进液阀箱(105);所述密封组件部分插接于所述缸体(106)内,密封组件可拆卸式地与缸体(106)固定连接;进液阀箱(105)与密封组件中部开设有中心通道,所述柱塞(103)沿中心通道贯穿进液阀箱(105)与密封组件,柱塞(103)伸出密封组件的一端可拆卸式地与所述中间杆(108)的一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压往复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填料函体(203)、填料压盖(202)、套筒(204)、弹簧(104)、支撑环(205)、填料(206)和导向套(207);所述套筒(204)设置在中心通道外部,套筒(204)一端坐于弹簧(104)之上,另一端与填料压盖(202)之间设置有填料(206),填料(206)与套筒(204)间设有支撑填料(206)的支撑环(205),填料(206)与填料压盖(202)间设有为柱塞(103)导向的导向套(207);所述填料函体(203)与填料压盖(202)位于套筒(204)外部,填料函体(203)部分插接于缸体(106)内,填料压盖(202)与填料函体(203)远离缸体(106)一侧紧密贴合,并通过第一螺栓(201)与缸体(106)和填料函体(20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压往复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103)和中间杆(108)通过柱塞接头(101)实现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柱塞接头(101)由两个压紧部组成,压紧部上开设有容纳柱塞(103)和中间杆(108)的中心通孔,两个压紧部通过第二螺栓(102)进行压紧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压往复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函体(203)与填料压盖(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华陈真王振刚陈正文鲁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中远海运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