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车辆智能生产线的传送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生产传送
,具体为一种轨道车辆智能生产线的传送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轨道车辆生产规模均在逐渐扩大,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都需要将组装轨道车辆的零部组件进行推送或传送,因此,需要用到零部件传送设备,将待组装零部件传送至组装台进行组装操作,但是目前传送设备大多采用传送带作为传送件,待组装零部件上下传送带时,需要额外添加吊装设备,添加吊装设备需要占用车间空间,导致车间空间过于拥挤,影响车间的高效运作,降低轨道车辆智能生产效率,所以这里设计了一种轨道车辆智能生产线的传送组件及其组装方法,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智能生产线的传送组件及其组装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车辆智能生产线的传送组件,包括底座和吊装部件,所述底座设置在生产线传送带上,底座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智能生产线的传送组件,包括底座(1)和吊装部件,所述底座(1)设置在生产线传送带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部件包括两个靠板(2)、倒立门型架(21)以及门型支撑框(24),两个靠板(2)固定在底座(1)上端面右侧前后两侧位置,所述倒立门型架(21)转动设置在两个靠板(2)相对侧壁顶端位置,所述倒立门型架(21)上端内侧两侧壁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设有吊装轴(22),所述吊装轴(22)外壁底端固定有连接座(23),所述连接座(23)底端与门型支撑框(24)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门型支撑框(24)开口朝向右侧,待传送零部件从开口进入门型支撑框(24)内后放置在门型支撑框(24)内底端面;所述底座(1)上端面左侧转动设有螺纹杆(28),所述螺纹杆(28)通过外螺纹转动套接有螺纹盘一(212),所述螺纹盘一(212)外侧壁套接有矩形横板(211),所述矩形横板(211)的一端铰接有铰接板一(27),所述铰接板一(27)另一端与倒立门型架(21)底端侧壁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智能生产线的传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横板(211)开有与螺纹盘一(212)套接的矩形贯穿孔,所述矩形贯穿孔内部前后两侧侧壁均开设有矩形导向槽,所述螺纹盘一(212)径向外壁对称固定有两个分别与矩形导向槽滑动卡接的矩形滑块(2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智能生产线的传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28)通过外螺纹转动套接有位于螺纹盘一(212)上方的螺纹盘二(29),所述螺纹盘二(29)与螺纹盘一(212)的内螺纹旋向相反,所述螺纹盘二(29)径向侧壁铰接有铰接板二(210),所述铰接板二(210)端部与矩形横板(211)远离与铰接板一(27)的一端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智能生产线的传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立门型架(21)顶端左侧设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包括门型结构的支撑框架(25)以及弧形缓冲板(26),所述支撑框架(25)设置在倒立门型架(21)顶端左侧,所述弧形缓冲板(26)固定在门型结构的支撑框架(25)内侧壁,所述连接座(23)左侧侧壁设有斜面,所述弧形缓冲板(26)端部与斜面滑动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智能生产线的传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端面固定有螺纹套筒(14),所述螺纹套筒(14)通过内螺纹连接有连接套筒(15),所述连接套筒(15)底端面转动设有安装底盘(16),所述安装底盘(16)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插接有安装螺栓,且安装螺栓端部与生产线传送带预设孔连接。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钢,唐雪娇,汤宇翔,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创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