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用高精度耐疲劳齿轮锻造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6806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齿轮锻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新能源汽车用高精度耐疲劳齿轮锻造成型装置,包括:工作架;所述工作架的顶部侧边设置有支撑架,且工作架的顶部中间安装有下模;安装于支撑架内的上模,且所述支撑架的顶侧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上模上下运动,且上模的底部设置有朝向下模的冲压块,所述下模的顶部设置有齿轮成型腔;开设于下模内部底端的腔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固定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支撑板和顶柱等结构的配合,可使支撑板带动顶柱伸出通道并进入齿轮成型腔内,从而可将齿轮成型腔内的齿轮向上顶出下模,进而便于快速取出齿轮,操作简单便捷,且不易损坏齿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用高精度耐疲劳齿轮锻造成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齿轮锻造
,具体涉及新能源汽车用高精度耐疲劳齿轮锻造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而其驱动系统是车辆运行的核心部件,其中驱动系统中最为常见的传动构件就是齿轮,它是一种能通过齿能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精密度要求较高,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专门的设备进行锻造成型。
[0003]专利(CN202220140281.0)中提出了一种汽车圆柱齿轮冶炼锻造成型装置,该技术通过气缸带动冲压快对齿轮模内的半成品金属物质进行冲压锻造,从而能够得到精准的齿轮产品,且设置散热基座,以提高成型效率,但在使用时,经过不断捶打的齿轮产品会紧紧的镶嵌在齿轮模内,而取出十分困难不便,不仅费时费力,且易损伤齿轮,十分影响工作效率,另外,上下模之间的长时间碰撞冲击极易导致模具疲劳损坏,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新能源汽车用高精度耐疲劳齿轮锻造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能源汽车用高精度耐疲劳齿轮锻造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架(8);所述工作架(8)的顶部侧边设置有支撑架(2),且工作架(8)的顶部中间安装有下模(9);安装于支撑架(2)内的上模(3),且所述支撑架(2)的顶侧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上模(3)上下运动,且上模(3)的底部设置有朝向下模(9)的冲压块(14),所述下模(9)的顶部设置有齿轮成型腔(18);开设于下模(9)内部底端的腔槽(19),且所述下模(9)的底侧安装有固定框(10);其中所述固定框(10)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螺杆(23),所述螺杆(23)的外壁设置有螺套(28),所述腔槽(19)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20),且腔槽(19)的内部底端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22),所述滑槽(2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24),所述滑块(24)的顶端与支撑板(20)之间铰接有第二连杆(21),且滑块(24)的底端与螺套(28)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杆(12);对称开设于齿轮成型腔(18)与腔槽(19)之间的两个通道(26),且所述支撑板(20)的顶部两端对称设置有与通道(26)相匹配的顶柱(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高精度耐疲劳齿轮锻造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高精度耐疲劳齿轮锻造成型装置还包括:对称固定于上模(3)两端的活动块(16)以及贯穿于活动块(16)的导杆(17);其中所述导杆(17)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架(2)和工作架(8)固定连接,且导杆(17)的底端设置有弹簧(7),所述弹簧(7)的顶端连接有挡环(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高精度耐疲劳齿轮锻造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高精度耐疲劳齿轮锻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张亨杨奕聪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浙华机械精锻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