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46799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其包含源自免疫优势毒株的第一抗原和源自流行优势毒株的第二抗原,所述抗原分别包含S蛋白的受体结合区或受体结合区的一部分,其中,所述免疫优势毒株选自新型冠状病毒WH01株和贝塔(Beta)株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流行优势毒株选自新型冠状病毒德尔塔(Delta)株和奥密克戎(Omicron)株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对于不同的毒株均能够表现出显著提高的免疫效果。不同的毒株均能够表现出显著提高的免疫效果。不同的毒株均能够表现出显著提高的免疫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专利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工程
,涉及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新型冠状病毒(SARS

CoV

2)感染可导致冠状病毒疾病(COVID

19),常见体征有发热、咳嗽、咽痛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死亡。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和飞沫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也存在通过空气和消化道传播的可能。
[0003]SARS

CoV

2病毒颗粒包含4个结构蛋白,即刺突蛋白(S)、核衣壳蛋白(N)、膜蛋白(M)和包膜蛋白(E)。研究发现,只有针对S蛋白的抗体有中和活性,因此目前研发中的疫苗均包含S蛋白或其组分。其中,S蛋白的受体结合区被认为是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的最主要的抗原靶区域。受体结合区作为疫苗能够将机体刺激产生的中和抗体更加聚焦在针对病毒的受体结合,可以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效率。SARS

CoV

2通过其受体结合区与宿主细胞受体hACE2结合而进入细胞。
[0004]新型冠状病毒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进化,目前已检测到多个代表性突变株。目前已开发或开发中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大多只能针对一种毒株,无法产生针对不同毒株的中和抗体。CN114369172A中分别设计了原型毒株RBD二聚体疫苗,Beta株RBD二聚体疫苗以及原型株+Beta株嵌合RBD二聚体疫苗。结果表明,相对于原型毒株RBD二聚体疫苗和Beta株RBD二聚体疫苗,原型株+Beta株嵌合RBD二聚体疫苗诱导了较为均衡的抗体反应。但是从其结果来看,与原型毒株和其它变异株相比,原型株+Beta株嵌合RBD二聚体疫苗对Omicron变异株S蛋白假病毒的中和抗体滴度明显下降,这说明该疫苗对当前流行的Omicron变异株的保护能力欠佳,因此,有必要开发对不同毒株具有更均衡的保护效果的疫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其包含不同毒株S蛋白S1亚基的受体结合区,该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具有更高的免疫原性,能够激发针对不同毒株的中和抗体的产生,因而能够显著提高免疫效果。
[0006]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其包含源自免疫优势毒株的第一抗原和源自流行优势毒株的第二抗原,各抗原分别包含S蛋白的受体结合区或受体结合区的一部分。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免疫优势毒株选自新型冠状病毒WH01株和贝塔(Beta)株中的至少一种。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流行优势毒株选自新型冠状病毒德尔塔(Delta)株和奥密克戎(Omicron)株中的至少一种。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奥密克戎(Omicron)株包括BA.1、BA.2、BA.3、BA.4和BA.5
变异株。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还包含源自所述免疫优势毒株和所述流行优势毒株以外毒株的第三抗原。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还包含源自所述免疫优势毒株和所述流行优势毒株以外毒株的第四抗原。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免疫优势毒株和所述流行优势毒株以外毒株选自以下毒株:阿尔法(Alpha)株、伽马(Gamma)株、艾普希龙(Epsilon)、截塔(Zeta)株、伊塔(Eta)株、西塔(Theta)株、艾欧塔(Iota)株、喀帕(Kappa)株、拉姆达(Lambda)株、缪(Mu)株等。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各抗原构成组合物,或者各抗原直接相连或通过氨基酸接头连接,例如所述氨基酸接头可以为GGS或多个串联的GGS(G和S分别表示甘氨酸和丝氨酸)。
[0015]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包含第一抗原和第二抗原,第一抗原与第二抗原直接相连或者通过氨基酸接头连接。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包含第一抗原和第二抗原,第一抗原与第二抗原混合构成组合物。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由新型冠状病毒WH01株S蛋白的受体结合区和德尔塔(Delta)株的受体结合区直接相连而形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由新型冠状病毒WH01株S蛋白的受体结合区和奥密克戎(Omicron)株的受体结合区直接相连而形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由新型冠状病毒贝塔(Beta)株S蛋白的受体结合区和德尔塔(Delta)株的受体结合区直接相连而形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由新型冠状病毒贝塔(Beta)株S蛋白的受体结合区和奥密克戎(Omicron)株的受体结合区直接相连而形成。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包含第一抗原、第二抗原和第三抗原,第一抗原、第二抗原和第三抗原直接相连或者通过氨基酸接头连接。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包含第一抗原、第二抗原和第三抗原,第一抗原与第二抗原直接相连或者通过氨基酸接头连接形成融合抗原,该融合抗原与第三抗原混合构成组合物。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包含第一抗原、第二抗原和第三抗原,第一抗原、第二抗原和第三抗原混合构成组合物。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包含第一抗原、第二抗原、第三抗原和第四抗原,第一抗原、第二抗原、第三抗原和第四抗原直接相连或者通过氨基酸接头连接形成融合抗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包含第一抗原、第二抗原、第三抗原和第四抗原,第一抗原与第二抗原直接相连或者通过氨基酸接头连接形成融合抗原,第三抗原与第四抗原直接相连或者通过氨基酸接头连接形成融合抗原,两种融合抗原混合构成组合物。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包含第一抗原、第二抗原、第三抗原和第四抗原,第一抗原、第二抗原和第三抗原直接相连或者通过氨基酸接头连接形成融合抗原,该融合抗原与第四抗原混合构成组合物。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包含第一抗原、第二抗原、第三抗原和第四抗原,第一抗原与第二抗原直接相连或者通过氨基酸接头连接形成融合抗原,该融合抗原与第三抗原和第四抗原混合构成组合物。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包含第一抗原、第二抗原、第三抗原和第四抗原,第一抗原、第二抗原、第三抗原和第四抗原混合构成组合物。
NO:2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003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还包含Foldon结构域。Foldon结构域/蛋白来源于T4噬菌体纤维蛋白的C

端,由27个氨基酸组成,具有促使目标蛋白发生非共价寡聚以形成三聚体的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包含源自免疫优势毒株的第一抗原和源自流行优势毒株的第二抗原,各抗原分别包含S蛋白的受体结合区或受体结合区的一部分,其中,所述免疫优势毒株选自新型冠状病毒WH01株和贝塔(Beta)株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流行优势毒株选自新型冠状病毒德尔塔(Delta)株、奥密克戎(Omicron)BA.1、BA.2、BA.3、BA.4和BA.5变异株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源自WH01株的S蛋白的受体结合区包含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或SEQ ID NO:4中的任一项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源自贝塔(Beta)株的S蛋白的受体结合区包含SEQ ID NO:5、SEQ ID NO:6、SEQ ID NO:7或SEQ ID NO:8中的任一项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源自德尔塔(Delta)株的S蛋白的受体结合区包含SEQ ID NO:9、SEQ ID NO:10、SEQ ID NO:11或SEQ ID NO:12中的任一项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源自奥密克戎(Omicron)BA.1变异株的S蛋白的受体结合区包含SEQ ID NO:4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源自奥密克戎(Omicron)BA.2变异株的S蛋白的受体结合区包含SEQ ID NO:6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源自奥密克戎(Omicron)BA.3变异株的S蛋白的受体结合区包含SEQ ID NO:6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源自奥密克戎(Omicron)BA.4和BA.5变异株的S蛋白的受体结合区包含SEQ ID NO:6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包含SEQ ID NO:19,20,28,29,47,48,51

55中任一项所示的氨基酸序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还包含源自所述免疫优势毒株和所述流行优势毒株以外毒株的一个或多个抗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原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优势毒株和所述流行优势毒株以外毒株选自以下毒株:阿尔法(Alpha)株、伽马(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颖嵩于佳平张元杰张岭姚文荣吴双袁楚晓李娇陈健平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安百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