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鳍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6750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散热鳍片,其包括一个主体部和两个连接部。在该主体部的两端各设有两个固定孔,其中部开设有一个穿孔,并且在该穿孔处向该散热鳍片的一侧凸伸一接合部,使该种散热鳍片通过穿孔和连接部与热管接合。该连接部是从该主体部的两端分别垂直向外延伸而成的,其包括一竖直部和一承载部。该竖直部包括一个第一收容块和两个第二收容块。该第一收容块的两侧各形成一第一收容部,而该第二收容块之间则形成一第二收容部。该承载部是从该竖直部的第二收容部处向内垂直延伸形成,且其与该主体部平行,并且在其上对应于该主体部的固定孔处凸设有两个固定凸起。(*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散热鳍片,特别是指一种接触面积大、散热效率高并且组装结合方式稳定的散热鳍片。技术背景随着电子产业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装置信息处理的能力越来越强,电子元件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其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多,故需要采用一种高效散热装置,使热量迅速并且均衡的发散出去,从而确保电子设备运作正常。在现有的散热装置中,绝大部分采用散热鳍片与导热部件(多为热管)结合并且其两者之间的接合形式为多个散热鳍片以扩管套接的方式干涉配合在导热部件上。这种接合方式中,各散热鳍片间的接触面积较小,使各散热鳍片间导热效率较低,导致集热时热量不能有效分散,影响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其次,由于导热部件与散热鳍片之间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当导热部件与散热鳍片热胀冷缩后极有可能导致散热鳍片从导热部件上脱落,使散热装置失去散热功能。相关技术可以参考台湾专利申请第088213447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导热部件间的接触面积大、散热效率高并且组装结合方式稳定的散热鳍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散热鳍片包括一主体部和两连接部。该散热鳍片主体两端各设有两固定孔,在该散热鳍片主体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鳍片,包括一个主体部和两个连接部,其特征在于:该主体部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该两连接部是沿着该主体部的两端缘分别垂直延伸,每个连接部包括一第一收容块、两第二收容块及一承载部,该第一收容块下方的两侧角端各形成一第一收容部,而该两第二收容块之间形成一第二收容部,该承载部从该第二收容部处向内垂直延伸且与该主体部平行,且其上凸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坤武郑年添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