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PCB生产PTH工序的组合式挂篮,包括:外挂篮及安装于外挂篮上的数个内挂篮;外挂篮包括底框、设于底框两侧面的两侧框、设于底框后侧面的后框、以及设于底框上方的顶框;内挂篮包括下框、设于下框两侧面的两边框、以及设于下框前侧面的前框;外挂篮的底框上设有可活动的锁定装置,内挂篮置于外挂篮的底框上,其前框与外挂篮的后框相对设置,通过锁定装置连接内挂篮的下框,内挂篮固定连接于外挂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外挂篮与内挂篮分离式设计,其内挂篮容易拆卸、搬运方便;PCB板的装卸简单,生产效率高,同时PCB板的装拆不影响生产;另外,操作空间大,不易造成PCB板的擦花,使得PTH工序便捷、高效。(*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挂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PCB生产PTH工序的组合 式挂篮。
技术介绍
目前生产印制电路板(PCB)的PTH (化学沉铜)工序,需要采用挂篮来 放置PCB板,目前的挂篮采用整体式设计,存在如下缺点 一、挂篮本身太 重,搬运困难,拆卸复杂;二、 PCB板的装卸困难,生产效率低下;三、操 作空间狭小,极易造成PCB板的擦花报废;四、挂篮采用垂直结构设计,PCB 板装入后,板处于竖直状态时,其孔内气泡难以排出,易造成孔内无铜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PCB生产PTH工序的组合式挂篮, 采用外挂篮与内挂篮分离式设计,外挂篮用于承重,内挂篮用于操作,同时优 化工艺参数使得PTH工序更为便捷、高效,同时达到品质改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PCB生产PTH工序的组合式 挂篮,包括外挂篮及安装于外挂篮上的数个内挂篮;外挂篮包括底框、设于 底框两侧面的两侧框、设于底框后侧面的后框、以及设于底框上方的顶框;内 挂篮包括下框、设于下框两侧面的两边框、以及设于下框前侧面的前框;外挂 篮的底框上设有可活动的锁定装置,内挂篮置于外挂篮的底框上,其前框与外 挂篮的后框相对设置,通过锁定装置连接内挂篮的下框,内挂篮固定连接于外 挂篮上。本技术用于PCB生产PTH工序的组合式挂篮采用外挂篮与内挂篮分 离式设计,具有下述优点 一、内挂篮容易拆卸、使得挂篮重量减轻、搬运方 便;二、 PCB板的装卸简单,生产效率高,同时PCB板的装拆不影响生产;三、 操作空间大,不易造成PCB板的擦花;四、 子挂篮采用倾斜设计,放入PCB板后,板相对于竖直方向上存在一 个倾斜角度,有利于排出PCB板的孔内气泡,能够改善PCB板的品质。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 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 本技术加以限制。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PCB生产PTH工序的组合式挂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外挂篮的结构示意图;及 图3为图1中内挂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本技术用于PCB生产PTH工序的组合式挂篮,包括 外挂篮1及安装于外挂篮1上的至少一个内挂篮2;在本实施例中,内挂篮2 为一个,外挂篮1包括底框3、设于底框3两侧面的两侧框41、 42,设于底框 3后侧面的后框5、以及设于底框3上方的顶框6;内挂篮2包括下框7、设于 下框7两侧面的两边框80、 81,以及设于下框7前侧面的前框9;外挂篮1 的底框3上设有数个可活动的锁定装置31,内挂篮2置于外挂篮1的底框3 上,其前框9与外挂篮1的后框5相对设置,通过锁定装置31连接内挂篮2 的下框7,内挂篮2固定连接于外挂篮1上。所述底框3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下横杆32、 33,沿宽度方向设置的 两下纵杆34、 35,两下横杆32、 33分别连接于两下纵杆34、 35的两端,且, 两下横杆32、 33之间还设有数条支撑杆36,数条支撑杆36的上表面位于同 一平面上以保证能平稳放置内挂篮2;所述数个锁定装置31安装于底框3前侧的下横杆32上,锁定装置为活页加插销式,包括固定部37及旋转部38, 固定部37固定于下横梁32上,其上设有第一插销孔(未图示),旋转部38 与固定部37通过转轴(未图示)连接,可绕固定部37相对转动,其上设有第 二插销孔39,用于固定内挂篮2,另外,底框3上还可设有数个定位挡板30, 该数个定位挡板30的上表面高于该数个支撑杆36的上表面,以满足定位内挂 篮2的需要。所述顶框6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上横杆61、 62,沿宽度方向设置的 两上纵杆63、 64,其中上横杆61连接于两上纵杆63、 64的后端,另一上横 杆62靠近两上纵杆63、 64的中部设置,且,其上设有数个挂钩65,在本实 施例中,靠近顶框6中部设置的上横杆61上分布有三个挂钩65,挂钩65包 括连接部66及悬挂部67,连接部66与该上横梁61相连接,悬挂部67呈倒 置的L状,通过悬挂部67,外挂篮l可悬挂于物体上。所述底框3及顶框6通过数条直杆43相连接,形成位于底框3两侧面的 两侧框41、 42及位于底框3后侧面的后框5,直杆43之间还可通过数条连接 杆44相连接,且直杆43与底框3、顶框6、连接杆44的连接处还可设有加固 块(未图示),以使外挂篮1的连接更为可靠,能够承受较大的重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挂篮工作环境有一定腐蚀,对此需使用相应材料, 上述底框3与顶框6由不锈钢扁钢制成,直杆43及连接杆44由不锈钢圆钢制 成,加固块由不锈钢块制成,挂钩65由不锈钢槽钢制成。同时各焊接点必须 牢固,挂篮整体能够在规律性震动下不发生金属疲劳或焊点失效。所述下框7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下长杆71、 72,沿宽度方向设置的 两下短杆73、 74,两下长杆71、 72分别连接于两下短杆73、 74的两端,且, 两下长杆71、 72之间还设有数条放置块75;位于下框7后侧的下长杆72抵 靠于外挂篮1的数个定位挡板30上,该数个定位挡板30的上表面高于该下长 杆72的上表面;而位于下框7前侧的下长杆71置于锁定装置31的固定部37 与旋转部38之间,通过插销(未图示)相对连接固定部37及旋转部38的插 销孔39,下框7固定连接于外挂篮1的底框3上。所述边框80包括下框7的下短杆73,连接于下短杆73两端的两立杆82、 83,以及连接于该两立杆82、 83上端的上短杆84;所述边框82包括下框7 的下短杆74,连接于下短杆74两端的两立杆85、 86,以及连接于两立杆85、86上端的上短杆87,所述上短杆84、 87上还设有提手88,边框81的两立杆 85、 86之间还向下倾斜设置有数条第一腰梳89,其倾斜角度为7。 -15° 。所述两边框80、 81前端的两立杆82、 85通过数条固定杆91相连接,形 成位于下框7前侧面的前框9,所述数条固定杆91靠近另一边框80处倾斜设 置有数条第二腰梳92,其倾斜角度为7° -15° ,第二腰梳92与第一腰梳87 对应设置,并与固定杆91可活动连接,可沿固定杆91移动,以卡置PCB板。值得一提的是,立杆82、 83、立杆85、 86分别与下短杆73、 74呈70° -85° ,以使内挂篮的两边框80、 81及前框9与下框7呈70° -85°倾斜,因 而两边框80、 81及前框9与竖直面呈5。 -20°倾斜,因而,PCB板放入内挂 篮后与竖直面呈5。 -20°倾斜。所述放置块75、第一腰梳87及第二腰梳92为齿条,用于PCB板的加固 及严格定位,其上分别对应设有数个梳齿93,以将PCB板的下端及两侧对应 卡置于相邻的梳齿93之间。安装时,从外挂篮的前侧放入内挂篮,外挂篮用于承重,内挂篮用于操作, 然后通过旋转锁定装置,通过锁定装置及插销将内挂篮固定于外挂篮上,同时 内挂篮具有多种尺寸规格,可用于放置不同尺寸的PCB板,满足效率最大化; 由于内挂篮釆用特殊设计,其倾斜角度为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PCB生产PTH工序的组合式挂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挂篮及安装于外挂篮上的数个内挂篮;外挂篮包括底框、设于底框两侧面的两侧框、设于底框后侧面的后框、以及设于底框上方的顶框;内挂篮包括下框、设于下框两侧面的两边框、以及设于下框前侧面的前框;外挂篮的底框上设有数个可活动的锁定装置,内挂篮置于外挂篮的底框上,其前框与外挂篮的后框相对设置,通过锁定装置连接内挂篮的下框,内挂篮固定连接于外挂篮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鹏博,王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生益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