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车辆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5660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程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程车辆减震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工程车辆减震器,包括有上安装架和主气囊等;上安装架连接主气囊。本文描述的一种工程车辆减震器,主气囊内充满高压的减震气体,工程车辆经过颠簸路段时,进气件将外界空气抽入筒腔内并通过出气管件向外喷打在主气囊外表面,完成气囊表面坚硬异物吹除清理和对下安装架的降温处理,减少气囊磨损现象,当发生漏气现象时,主气囊内的高压气体通过活动管件泄出到保护气囊组件中,将保护气囊组件中的副气囊撑起作为临时弹性支撑件。解决了工程车辆使用的空气弹簧减震器气囊在不断摩擦情况下,易导致气囊出现破损现象,影响工程车辆行驶的安全性的技术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车辆减震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程车辆减震器。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工程车辆常用的减震器,空气弹簧减震器具有承重性能强、固有频率低、减震性能好的特点,由气囊内的高压气体作为弹性滤震主体,让工程车辆即使在高承载的状态下,仍然拥有优秀的通过性。
[0003]工程车辆使用的空气弹簧减震器其伸缩行程较大,在工程车辆经过颠簸路段时,减震器的气囊下端将形成向上的凹陷区,并跟随下安装架在气囊凹陷区往复的上下移动,导致减震器的气囊下端将不断进行摩擦,当减震器的气囊外表面粘附有沙石等坚硬异物,以及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的下安装架温度较高时,减震器的气囊不断的进行摩擦均易导致气囊出现破损现象,影响空气弹簧减震器的正常使用,进而影响工程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工程车辆使用的空气弹簧减震器气囊在不断摩擦情况下,易导致气囊出现破损现象,影响工程车辆行驶的安全性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程车辆减震器。
[0005]本文描述的一种工程车辆减震器,包括有上安装架、下安装架、主气囊、活动管件、出气管件、电控塞组件、进气件和保护气囊组件;上安装架的下侧通过紧固件固接有活塞筒架;活塞筒架的筒腔内活动连接有活塞杆架;活塞杆架的下侧通过紧固件固接有下安装架;上安装架与活塞筒架之间固接有主气囊;活塞杆架与下安装架共同固接主气囊的下侧;活塞筒架的上侧开设有左右贯穿的充气腔结构;上安装架与活塞筒架之间贯穿有充气管;充气管的下端接通充气腔;充气管的上端接通有主单向阀;活塞杆架的内部连接有活动管件;下安装架的内部开设有竖槽结构;下安装架的上侧连接有出气管件;上安装架与活塞筒架之间共同连接有进气件,进气件配合出气管件在充气腔内往复充放气;下安装架的下侧连接有保护气囊组件;当活塞筒架上安装的气压传感器检测到主气囊发生漏气现象时,活塞筒架内部连接的电控塞组件主动打开充气腔与筒腔之间的连通道,让主气囊内的高压气体流经充气腔和筒腔后,推动活动管件沿竖槽向下移动至接通保护气囊组件,高压气体通过活动管件泄出将保护气囊组件撑起。
[0006]更为优选的是,活动管件包括有导气管、第一弹簧、弹性卡件、第一塞块和第二弹簧;活塞杆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气管;导气管的下端开设有不少于一个出气孔结构;所有出气孔均连接出气管件;导气管与活塞杆架之间固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套设在导气管外表面;导气管的上端外表面套设有弹性卡件;弹性卡件卡设在活塞杆架内部;导气管的上端内部插设有第一塞块;第一塞块与导气管之间固接有第二弹簧。
[0007]更为优选的是,出气管件由集气管和环形管道组成;
下安装架的外表面上侧套设有环形管道;下安装架的内部固接有与出气孔数量相同的集气管;所有集气管分别接通相邻的出气孔;所有集气管均接通环形管道;环绕环形管道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喷气槽结构。
[0008]更为优选的是,电控塞组件包括有驱动马达、丝杆和第二塞块;活塞筒架的内部固接有驱动马达;充气腔与筒腔之间的连通通道中转动连接有丝杆;驱动马达的输出轴带动丝杆转动;充气腔与筒腔之间的连通通道中插接有第二塞块;丝杆的下端旋接第二塞块。
[0009]更为优选的是,环绕第二塞块的外表面下侧开设有若干个泄气槽结构。
[0010]更为优选的是,进气件由进气管、第三塞块和第三弹簧组成;上安装架与活塞筒架之间共同固接有进气管;进气管的下端接通筒腔内;进气管的下端插接有第三塞块;第三塞块与进气管之间固接有第三弹簧。
[0011]更为优选的是,上安装架上固接有遮挡进气管上端的滤网。
[0012]更为优选的是,保护气囊组件包括有泄压管、副单向阀和副气囊;下安装架的外表面下侧套设有对车体提供紧急保护支撑的副气囊;下安装架的内部固接有两个接通竖槽的泄压管;两个泄压管分别通过一个副单向阀共同接通副气囊。
[0013]更为优选的是,下安装架的下侧固接有保护壳,保护壳将副气囊与主气囊隔离,副气囊被包裹在保护壳内部;保护壳的上端呈收缩结构紧贴下安装架外表面。
[0014]更为优选的是,环绕保护壳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上下走向的撕裂槽结构。
[0015]本文描述的一种工程车辆减震器,主体由上安装架、活塞筒架、下安装架、活塞杆架和主气囊组成,下安装架上连接有出气管件,主气囊下端的凹陷区域包裹在出气管件外围,通过充气管向主气囊内充满高压的减震气体,工程车辆经过颠簸路段时,活塞筒架和活塞杆架在随上安装架和下安装架进行上下往复的活塞运动过程中,实现通过进气件将外界空气抽入活塞筒架的筒腔内后,抽入的空气沿活动管件流动,通过出气管件向外喷打在主气囊外表面,将主气囊凹陷区域粘附的坚硬异物吹除清理,同时连续吹出的气流有效对下安装架进行降温处理,减少气囊磨损现象;本文描述的一种工程车辆减震器,下安装架的下侧设有保护气囊组件,当气压传感器检测到主气囊发生漏气现象时,活动管件移动至接通保护气囊组件,活塞筒架内部连接的电控塞组件打开充气腔与筒腔之间的连通道,让主气囊内的高压气体通过活动管件泄出到保护气囊组件中,将保护气囊组件中的副气囊撑起作为临时弹性支撑件。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主气囊剖面图;图3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主气囊与活塞筒架剖面图;图4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活塞筒架局部剖面图;图5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充气管与活塞筒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电控塞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电控塞组件爆炸图;图8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进气件局部爆炸图;
图9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活塞杆架与下安装架局部剖面图;图10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活动管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活塞杆架与活动管件剖面图;图12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导气管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壳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1

上安装架,12

活塞筒架,120

气压传感器,121

充气腔,122

筒腔,13

活塞杆架,14

下安装架,141

竖槽,15

充气管,16

主单向阀,2

主气囊,21

腰环,31

导气管,311

出气孔,32

第一弹簧,33

弹性卡件,34

第一塞块,35

第二弹簧,41

集气管,42

环形管道,421

喷气槽,51

驱动马达,52

丝杆,53

第二塞块,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车辆减震器,包括有:上安装架(11)、下安装架(14)和主气囊(2);上安装架(11)的下侧固接有活塞筒架(12);活塞筒架(12)的筒腔(122)内活动连接有活塞杆架(13);活塞杆架(13)的下侧固接有下安装架(14);上安装架(11)与活塞筒架(12)之间固接有主气囊(2);活塞杆架(13)与下安装架(14)共同固接主气囊(2)的下侧;活塞筒架(12)的上侧开设有左右贯穿的充气腔(121)结构;上安装架(11)与活塞筒架(12)之间贯穿有充气管(15);充气管(15)的下端接通充气腔(121);充气管(15)的上端接通有主单向阀(16);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活动管件、出气管件、电控塞组件、进气件和保护气囊组件;活塞杆架(13)的内部连接有活动管件;下安装架(14)的内部开设有竖槽(141)结构;下安装架(14)的上侧连接有出气管件;上安装架(11)与活塞筒架(12)之间共同连接有不少于两个的进气件,进气件配合出气管件在充气腔(121)内往复充放气;下安装架(14)的下侧连接有保护气囊组件;当活塞筒架(12)上安装的气压传感器(120)检测到主气囊(2)发生漏气现象时,活塞筒架(12)内部连接的电控塞组件主动打开充气腔(121)与筒腔(122)之间的连通道,让主气囊(2)内的高压气体流经充气腔(121)和筒腔(122)后,推动活动管件沿竖槽(141)向下移动至接通保护气囊组件,高压气体通过活动管件泄出将保护气囊组件撑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减震器,其特征是,活动管件包括有导气管(31)、第一弹簧(32)、弹性卡件(33)、第一塞块(34)和第二弹簧(35);活塞杆架(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气管(31);导气管(31)的下端开设有不少于一个出气孔(311)结构;所有出气孔(311)均连接出气管件;导气管(31)与活塞杆架(13)之间固接有第一弹簧(32),第一弹簧(32)套设在导气管(31)外表面;导气管(31)的上端外表面套设有弹性卡件(33);弹性卡件(33)卡设在活塞杆架(13)内部;导气管(31)的上端内部插设有第一塞块(34);第一塞块(34)与导气管(31)之间固接有第二弹簧(3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减震器,其特征是,出气管件由集气管(41)和环形管道(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大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巨合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