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合装置及应用该卡合装置的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4205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应用于一设备的卡合装置。该设备包含一上盖及一底座。该卡合装置包含一枢轴元件及一卡合元件。该枢轴元件包含一限制部。该上盖通过该枢轴元件枢接于该底座。该卡合元件设置在该上盖,并且包含一操作部及一卡合部。该卡合部与该限制部配合。当该上盖位于相对于该底座的一关合位置时,该卡合部能与该限制部共同合作进而形成一锁紧接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卡合装置及应用该卡合装置的电子设备,特别是涉及一 种隐藏式的卡合装置及应用该卡合装置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许多电子设备,如笔记型电脑等,因为具有轻薄短小及携带方 便的优点,并且在市场上不断地有新奇的外型及功能被推出,所以愈来愈普 及,并且受到许多消费者的喜爱。目前一般市面上常见的电子设备的上盖的开阖大多采用弹簧锁装置。顾 名思义,当该电子设备的上盖被使用者阖上时,该弹簧锁装置利用其弹簧所 产生的一弹力协助卡合构件(如卡榫)与限制构件(如卡槽)相互卡合,形成一 锁紧接合的状态。当使用者欲打开上盖时,只需操作该装置向反方向移动即 可解除该锁紧接合的状态。然而,由于在一般的电子设备中,这些卡榫及卡槽等构件大多都露出于 电子设备的外部,对电子设备的外观造成影响,降低其整体美感。因此,本 专利技术的主要范畴在于提供一种卡合装置及应用该卡合装置的电子设备,以解 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合装置及应用该卡合装置的电子设备。本 专利技术主要通过电子设备中原有的枢轴元件的协助,以达到将卡合装置隐藏在 电子设备中的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是一种应用于一设备的卡合装置。该设备包 含一上盖及一底座。该卡合装置包含一枢轴元件及一卡合元件。该枢轴元件 包含一限制部。该上盖通过该枢轴元件枢接于该底座。该卡合元件设置于该 上盖,并且包含一操作部及一-^合部。该卡合部与该限制部配合。当该上盖 位于相对于该底座的一关阖位置时,该卡合部能与该限制部共同合作进而形 成一锁紧接合。相比较于
技术介绍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卡合装置及应用该卡合装置的电子设 备可将原本露出在电子设备外的卡榫及卡槽等部妥善地隐藏在该电子设备中。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卡合装置及应用该卡合装置的电子设备有利于电子 设备的外观设计,并可以增进其整体的美感。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专利技术详述及所附附图得到进 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A是绘示当锁紧接合形成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卡合装置的侧面视图; 图1B是绘示在锁紧接合被解除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卡合装置的侧面视图; 图2是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外观视图; 图3A是绘示当锁紧接合形成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的侧面视图; 图3B是绘示在锁紧接合被解除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的侧面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卡合装置 12:枢轴元件12A:限制部 14:卡合元件14A:操作部 14B:卡合部17:弹性元件 20:电子设备22:上盖 24:底座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 一具体实施例是一种应用于一设备的卡合装置。该卡合 装置可应用于任何需要锁住其上盖与底座的设备,例如笔记型电脑、折叠式 移动电话或电子游乐器等。图1A及图1B为该卡合装置IO的侧面视图,图2则为应用卡合装置10 的一设备20的外观视图。如图1A所示,卡合装置10包含一枢轴元件12 及一卡合元件14。枢轴元件12本身包含一限制部12A。设备20包含一上盖 22及一底座24。上盖22通过枢轴元件12枢接于该底座24。卡合元件14 通常设置于上盖22,并且包含一操作构件14A及一卡合部14B。卡合部14B与限制部12A配合;较佳地是,卡合元件14设置在上盖22的壳体内,通过 隐藏以达美观的功能。图1A是绘示当上盖22位于相对于底座24的一关阖位置时,卡合装置 IO的侧面视图。如图1A所示,卡合部14B在这种情况下与限制部12A共 同合作进而形成一锁紧接合。在此实施例中,卡合元件14上的一弹性元件 17,例如弹簧,是提供一弹力以维持该锁紧接合的状态并使卡合部14B紧抵 枢轴元件12的外缘运动以便使上盖22进行关阖的动作。相对地,上述的操作部14A能被操作以致动卡合部14B脱离限制部12A, 进而解除该锁紧接合,致使该上盖能被操作以相对于该底座转动。也就是说, 当该锁紧接合被解除后,原本与该底座形成闭阖的该上盖即可被开启。图1B 即绘示当该锁紧接合被解除的情况。举例而言,该设备可为一笔记型电脑,且其限制部12A可为一""N曹且卡 合部14B可为一卡榫。该卡榫可与该卡槽配合。当该笔记型电脑的上盖相对 于底座被阖上时,亦即当该上盖位于相对于该底座的一关阖位置时,该卡榫 可与该卡槽共同形成一锁紧接合。该锁紧接合令该上盖无法相对于该底座转 动。另一方面,当该卡榫与该卡槽处于该锁紧接合的状态时,该笔记型电脑 的操作部14A可被操作(例如向离开该卡槽的方向移动该卡榫至一特定位置) 以带动该卡榫脱离该卡槽。在该卡榫脱离该卡槽后,该卡榫与该卡槽所形成 的该锁紧接合即可被解除。也就是说,此时该上盖可相对于该底座旋转。在另一实施例中,限制部12A与卡合部14B的位置可被交换。在这种 情况下,卡合装置10包含枢轴元件12及一限制元件,枢轴元件12则包含 卡合部14B。该限制元件设置于该上盖,并且包含操作部14A及限制部12A。 同样地,当该上盖位于相对于该底座的一关阖位置时,限制部12A能与卡合 部14B共同合作进而形成一锁紧接合。在此实施例中,上述的操作部14A 能被操作以致动限制部12A脱离卡合部14B,进而解除该锁紧接合,致使该 上盖能被搡作以相对于该底座转动。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具体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设备20为一种电子设 备,并且卡合装置10包含在电子设备之中。图3A及图3B是绘示该电子设 备的侧面视图。如图3A及图3B所示,电子设备20包含一上盖22、 一底座 24及一卡合装置10。卡合装置10包含一枢轴元件12及一卡合元件14。枢 轴元件12本身包含一限制部12A。上盖22通过枢轴元件12枢接于底座24。卡合元件14通常设置于上盖22,并且包含一操作部14A及一-^合部14B。 卡合部14B与限制部12A配合。较佳地是,卡合元件14设置在上盖22的 壳体内,通过隐藏以达美观的功能。如图3A所示,当上盖22位于相对于底座24的一关阖位置时,卡合部 14B能与限制部12A共同合作进而形成一锁紧接合。此时,卡合元件14上 的弹性元件17,例如弹簧,是提供一弹力以维持该锁紧接合的状态,并使卡 合部14B紧抵枢轴元件12的外缘运动以便使上盖22进行关阖的动作。此外,如图3B所示,操作部14A能被操作以致动卡合部14B脱离限制 部12A,进而解除该锁紧接合,致使上盖22能被操作以相对于底座24转动。 也就是说,当该锁紧接合被解除后,原本与底座24形成闭阖的上盖22即可 被开启。相比较于
技术介绍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卡合装置及应用该卡合装置的电子设 备可将原本露出在电子设备外的卡榫及卡槽等部妥善地隐藏在该电子设备 中。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卡合装置及应用该卡合装置的电子设备有利于电子 设备的外观设计,并可以增进其整体的美感。通过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特征 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的范畴加以限 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在本专利技术所欲 申请的权利要求的范畴内。因此,本专利技术所申请的权利要求的范畴应该根据 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致使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 安排。权利要求1. 一种应用于设备的卡合装置,该设备包含上盖及底座,该卡合装置包含枢轴元件,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设备的卡合装置,该设备包含上盖及底座,该卡合装置包含: 枢轴元件,该上盖通过该枢轴元件枢接于该底座,该枢轴元件并且包含限制部;以及 卡合元件,设置于该上盖,并且包含操作部以及卡合部,该卡合部与该限制部配合; 其中当该上盖位于相对于该底座的关阖位置时,该卡合部能与该限制部共同合作进而形成锁紧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宗德
申请(专利权)人: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