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聚甘露糖醛酸在制备胃和/或肠内菌落调节剂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2912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聚甘露糖醛酸在制备胃和/或肠内菌落调节剂的应用。所述聚甘露糖醛酸的平均聚合度为90~100,所述胃和/或肠内菌落调节剂在输送至胃和/或肠内调节后能够使产生粪便内的螺杆菌属的菌群丰度降低。研究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聚甘露糖醛酸能够有效降低调节肠胃后排出粪便中的螺杆菌属等有害菌落的菌群丰度。菌属等有害菌落的菌群丰度。菌属等有害菌落的菌群丰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甘露糖醛酸在制备胃和/或肠内菌落调节剂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涉及一种聚甘露糖醛酸在制备胃和/或肠内菌落调节剂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胃肠菌落中的有害菌落能够引起胃肠疾病,例如螺杆菌能够引起消化道疾病,目前的抗生素的特异性较差,其在进行抑制有害菌落的过程中也会抑制有益菌落,从而影响肠胃功能,因而需要提供一种能够调节胃肠菌落的制剂,以降低肠胃中的有害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甘露糖醛酸在制备胃和/或肠内菌落调节剂的应用,研究表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聚甘露糖醛酸能够有效降低调节肠胃后排出粪便中的螺杆菌属等有害菌落的菌群丰度。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方面,一种聚甘露糖醛酸或以聚甘露糖醛酸为活性成分的组合物在制备胃和/或肠内菌落调节剂的应用,所述聚甘露糖醛酸的平均聚合度为90~100,所述胃和/或肠内菌落调节剂在输送至胃和/或肠内调节后能够使产生粪便内的螺杆菌属的菌群丰度降低。
[0007]进一步地,聚甘露糖醛酸的施加量为90~110mg/kg。与高剂量给药组(施加量为390~410mg/kg)相比,该施加量能够更显著地降低调节肠胃后排出粪便中的螺杆菌属等有害菌落的菌群丰度。
[0008]进一步地,所述聚甘露糖醛酸由海藻酸钠经过水解获得。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聚甘露糖醛酸的制备过程为:将聚甘露糖醛酸溶胀,加入盐酸后,在95~105℃条件下进行水解。水解时间为10~15h。
[0010]更进一步地,水解后的纯化过程为:将水解后的沉淀采用NaHCO3溶液溶解,采用pH调节至酸性产生白色絮状沉淀,静置分层后取上层清液,将获得的上层清液进行以下过程并重复至少一次以下过程:
[0011]将上层清液调节pH至7~8,加入体积分数为90~98%乙醇溶液,静置分层后取获得沉淀,将沉淀用NaHCO3溶液溶解,采用pH调节至酸性产生白色絮状沉淀,去除沉淀获得上层清液;
[0012]向最后获得的上层清液加入无水乙醇搅拌混合脱水,抽滤、烘干获得聚甘露糖醛酸粗品。
[0013]更进一步地,聚甘露糖醛酸粗品的精制过程为:将聚甘露糖醛酸粗品加水溶解,采用0.45μm滤膜过滤,再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柱进一步纯化,然后采用AKTA蛋白纯化系统进行
更进一步纯化获得聚甘露糖醛酸纯品。
[0014]具体地,所述离子交换色谱柱为Cl

形式的Q

Sepharose柱。
[0015]具体地,采用AKTA蛋白纯化系统进行更进一步纯化中,流动相A为超纯水,流动相B为NaCl溶液,压力上限为0.9~1.1MPa,紫外检测波长205~215nm。
[0016]具体地,采用AKTA蛋白纯化系统进行更进一步纯化中,进柱完成交换后,以浓度0.5~2.0M的NaCl溶液进行线性梯度洗脱。
[0017]具体地,将收集的主峰洗脱液进行冻干浓缩,经Sephadex G

25柱脱盐获得聚甘露糖醛酸纯品。
[0018]进一步地,所述胃和/或肠内菌落调节剂用于制备药物或食品。
[0019]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由活性成分和药用辅料构成。所述药用辅料包括药用载体和/或赋形剂。所述药用载体例如氧化铝、血清蛋白、磷酸盐缓冲溶液等。所述赋形剂例如粘合剂、增粘剂、崩解剂、填充剂、乳化剂等。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具体实验表明,在门水平上,低剂量组表现为B/F值增加趋势,表明低剂量PM更有利于小鼠粪便菌群的平衡,在属水平上,PM灌胃10d和20d后小鼠粪便中,低剂量组均能够显著降低螺杆菌属(Helicobacter)菌群丰度。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PM经Q

Sepharose离子柱分离纯化结果图,a为PM经Q

Sepharose离子柱的洗脱曲线(210nm),b为PM苯酚硫酸法监测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PM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PM灌胃10d小鼠粪便GraPhlAn物种组成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PM灌胃10d小鼠粪便门水平菌群物种组成图;A为第10d小鼠粪便物种组成图,B为第10d小鼠粪便物种组成差异图,D10为对照组,L10为低剂量组,H10为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PM灌胃10d小鼠粪便科水平菌群物种组成图;A为第10d小鼠粪便物种组成图,B为第10d小鼠粪便物种组成差异图,D10为对照组,L10为低剂量组,H10为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PM灌胃10d小鼠粪便属水平菌群物种组成图;A为第10d小鼠粪便物种组成图,B为第10d小鼠粪便物种组成差异图,D10为对照组,L10为低剂量组,H10为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PM灌胃10d小鼠粪便菌群相关性网络图。
[0030]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PM灌胃20d小鼠粪便GraPhlAn物种组成图。
[0031]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PM灌胃20d小鼠粪便门水平菌群物种组成图;A为第20d小鼠粪便物种组成图,B为第20d小鼠粪便物种组成差异图,D20为对照组,L20为低剂量组,H20为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0032]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PM灌胃20d小鼠粪便科水平菌群物种组成图;A为第20d小
鼠粪便物种组成图,B为第20d小鼠粪便物种组成差异图,D20为对照组,L20为低剂量组,H20为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0033]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PM灌胃20d小鼠粪便属水平菌群物种组成图;A为第20d小鼠粪便物种组成图,B为第20d小鼠粪便物种组成差异图,D20为对照组,L20为低剂量组,H20为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0034]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PM灌胃20d小鼠粪便菌群相关性网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甘露糖醛酸或以聚甘露糖醛酸为活性成分的组合物在制备胃和/或肠内菌落调节剂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聚甘露糖醛酸的平均聚合度为90~100,所述胃和/或肠内菌落调节剂在输送至胃和/或肠内调节后能够使产生粪便内的螺杆菌属的菌群丰度降低。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甘露糖醛酸或以聚甘露糖醛酸为活性成分的组合物在制备胃和/或肠内菌落调节剂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聚甘露糖醛酸由海藻酸钠经过水解获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甘露糖醛酸或以聚甘露糖醛酸为活性成分的组合物在制备胃和/或肠内菌落调节剂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聚甘露糖醛酸的制备过程为:将聚甘露糖醛酸溶胀,加入盐酸后,在95~105℃条件下进行水解。水解时间为10~15h。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甘露糖醛酸或以聚甘露糖醛酸为活性成分的组合物在制备胃和/或肠内菌落调节剂的应用,其特征是,水解后的纯化过程为:将水解后的沉淀采用NaHCO3溶液溶解,采用pH调节至酸性产生白色絮状沉淀,静置分层后取上层清液,将获得的上层清液进行以下过程并重复至少一次以下过程:将上层清液调节pH至7~8,加入体积分数为90~98%乙醇溶液,静置分层后取获得沉淀,将沉淀用NaHCO3溶液溶解,采用pH调节至酸性产生白色絮状沉淀,去除沉淀获得上层清液;向最后获得的上层清液加入无水乙醇搅拌混合脱水,抽滤、烘干获得聚甘露糖醛酸粗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甘露糖醛酸或以聚甘露糖醛酸为活性成分的组合物在制备胃和/或肠内菌落调节剂的应用,其特征是,聚甘露糖醛酸粗品的精制过程为:将聚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淑亮陈冠军吉爱国魏强李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