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大茶多糖L2-1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729930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大茶多糖L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大茶多糖L2

1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健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大茶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茶叶消费需求多样化和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黄大茶因其独特风味和多重健康属性深受消费者青睐。黄大茶主要产自安徽皖西金寨、霍山,叶大、梗长、黄色黄汤,具有浓烈的老火香(俗称锅巴香),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如儿茶素、茶氨酸及茶多糖等。茶多糖作为茶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已有相关研究证实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肿瘤、增强免疫和降糖降脂功效。近期本课题组研究发现,黄大茶粗多糖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减轻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但其发挥功效的活性组分尚不清楚。黄大茶中具有改善阿尔茨海默症的活性组分及其理化性质和功效关系亟待明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黄大茶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通过分离、纯化得到均一组分的黄大茶多糖并将其应用于改善阿尔茨海默症。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黄大茶活性多糖,简记为L2

1,其总糖含量91.89%,蛋白质含量为1.19%,糖醛酸含量为13.18%,无酚类和淀粉类物质。
[0005]所述黄大茶多糖L2

1的分子量为1.02
×
104Da,单糖组成及其摩尔比为阿拉伯糖:鼠李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0.169:0.256:0.464:1:1.396。
[0006]本专利技术黄大茶多糖L2/>‑
1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1:将黄大茶粉碎,过200目筛,得到黄大茶粉末,对黄大茶粉末进行脱色脱脂预处理;具体是将黄大茶粉末与无水乙醇混合,70℃提取,重复3次,取沉淀,37℃烘干,得到预处理后的黄大茶粉末;
[0008]步骤2:将步骤1所得预处理后的黄大茶粉末中加入蒸馏水,95℃提取,重复3次,收集上清液,浓缩后加入四倍体积的无水乙醇,4℃静置8

12h,脱蛋白并透析后得到黄大茶粗多糖;
[0009]步骤3:将步骤2制取的黄大茶粗多糖用截留分子量为10kDa和100kDa的超滤膜超滤分离,浓缩冻干制得L2组分;
[0010]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L2组分过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柱,上样浓度为20mg/mL,上样体积不超过柱体积的5%,流动相分别为蒸馏水(200mL)和氯化钠溶液(0.1、0.3、0.5M,pH 7,600mL),洗脱速度2mL/min,采用苯酚

硫酸法跟踪和绘制洗脱曲线,收集主要多糖组分;
[0011]步骤5:将步骤4收集的黄大茶多糖组分过Superdex75凝胶色谱进一步纯化,上样浓度100mg/mL,流动相为水,流速0.3mL/min,每管3mL,苯酚硫酸法跟踪,通过HPLC出峰时间合并同一多糖,冻干得到L2

1组分。
[0012]本专利技术制取的黄大茶多糖L2

1是一种酸性多糖,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以及改善阿
尔茨海默症功效。
[0013]本专利技术黄大茶多糖L2

1的用途,是用于制备改善或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制剂。所述药物制剂对L

Glu诱导的PC12细胞存活、形态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对APP/PS1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有预防和改善作用。
[0014]本专利技术细胞实验结果显示,黄大茶多糖能够显著恢复L

Glu诱导的PC12细胞形态,与模型组相比,L2

1干预后存活率由49.39%提高至81.96%;动物实验表明,L2

1显著提高APP/PS1小鼠穿越平台次数、平台象限停留时间以及缩短小鼠的逃逸潜伏期,且效果与阳性对照药物(多奈哌齐)相当;同时可减轻小鼠脑组织GFAP的过度激活使其表达下降62.7%,具有明显改善阿尔茨海默症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均一组分的黄大茶多糖L2

1,其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能够减轻神经炎症,缓解神经细胞凋亡,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可用于制备改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功效组分。
附图说明
[0017]图1:黄大茶粗多糖DEAE

Sepharose Fast Flow洗脱曲线。
[0018]图2:HPLC分子量分布图谱。
[0019]图3:单糖组成分析:A为标准单糖的GC色谱图;B为L2

1单糖组成的GC色谱图。
[0020]图4:黄大茶多糖L2

1对L

Glu诱导的PC12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分析:A为L2

1对L

Glu诱导的PC12细胞存活率影响;B为L2

1对L

Glu诱导的PC12细胞的细胞形态的影响。
[0021]图5:水迷宫实验小鼠运动轨迹。
[0022]图6:小鼠逃逸潜伏期。
[0023]图7:小鼠穿越平台次数。
[0024]图8:小鼠平台象限停留时间。
[0025]图9:小鼠脑组织GFAP和Aβ免疫荧光双定位图。
[0026]图10:为小鼠脑组织IL

1β表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黄大茶多糖的制备和神经保护及改善阿尔茨海默症的作用,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8]实施例1:黄大茶多糖的制备
[0029]步骤1:将干燥的黄大茶粉碎,过200目筛,得到的黄大茶粉末与无水乙醇以1g:5mL的比例混合,70℃水浴2h,重复三次,取沉淀37℃烘干,得到预处理后的黄大茶粉末。
[0030]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黄大茶粉末与蒸馏水以1g:20mL的比例混合,95℃水提取,重复3次,每次2h,中间不定时搅拌,合并上清,浓缩后加入4倍体积的无水乙醇,4℃静置12h,无水乙醇的终浓度为80%,醇沉结束收集沉淀,旋蒸去除酒精;将黄大茶醇沉物溶液与3%三氯乙酸1:1混合,4℃静置12h,脱蛋白,重复2次后用截留分子量3.5kDa透析袋流水透析48h,静水透析24h,真空冷冻干燥制得黄大茶粗多糖。
[0031]步骤3:将步骤2获得的黄大茶粗多糖采用10kDa和100kDa截留分子量超滤膜超滤
分离,收集10kDa~100kDa多糖组分,浓缩冻干制得L2组分。
[0032]步骤4:将步骤3制得的L2过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柱,上样浓度为20mg/mL,上样体积不超过柱体积的5%,流动相分别为蒸馏水(200mL)和氯化钠溶液(0.1、0.3、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大茶多糖,简记为L2

1,其特征在于:所述黄大茶多糖的总糖含量91.89%,蛋白质含量为1.19%,糖醛酸含量为13.18%,无酚类和淀粉类物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大茶多糖,其特征在于:所述黄大茶多糖L2

1的分子量为1.02
×
104Da,单糖组成及其摩尔比为阿拉伯糖:鼠李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0.169:0.256:0.464:1:1.396。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黄大茶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黄大茶粉碎,过200目筛,得到黄大茶粉末,对黄大茶粉末进行脱色脱脂预处理;步骤2:将步骤1所得预处理后的黄大茶粉末依次经水提、醇沉、脱蛋白以及透析后得到黄大茶粗多糖;步骤3:将步骤2制取的黄大茶粗多糖用截留分子量为10kDa和100kDa的超滤膜超滤分离,浓缩冻干制得L2组分;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L2组分过阴离子交换柱,收集主要多糖组分;步骤5:将步骤4收集的黄大茶多糖组分过Superdex75凝胶色谱进一步纯化,通过HPLC出峰时间合并同一多糖,冻干得到L2

1组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脱色脱脂预处理是将黄大茶粉末与无水乙醇混合,70℃提取,重复3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彦陈洁琳黄宇哲王壮张强闫冬梅邓海兰陈浩闫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大学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