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料系统和油塑共炼、油塑共热解工艺配套进料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1787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固体废塑料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进料系统和油塑共炼、油塑共热解工艺配套进料方法。该进料系统包括塑料暂存料仓、进料器和油塑混合器,油塑混合器上设有溶剂油进口,溶剂油进口与溶剂油管线相连通,用于向油塑混合器中添加溶剂油;油塑混合器上还设有塑料流进料口,塑料流进料口上设有进口阀门;进料器与塑料暂存料仓相连通,并且,进料器设置为能够在进口阀门开启后从塑料流进料口插入油塑混合器中,将塑料暂存料仓中的废塑料原料添加进油塑混合器,以及进料结束后从塑料流进料口中抽出,进口阀门关闭。该进料系统进料效果好,添加原料方便快捷,安全系数高。安全系数高。安全系数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料系统和油塑共炼、油塑共热解工艺配套进料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固体废塑料处理
,具体地,涉及一种进料系统和油塑共炼、油塑共热解工艺配套进料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废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白色污染”治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废塑料化学回收技术逐渐受到研究人员关注,各国的炼化企业均对此进行了布局。其中,油塑共炼或油塑共热解技术解决了废塑料的导热性问题,有助于提高废塑料热解油收率并降低生焦率,成为废塑料化学回收技术的重要研发方向之一。
[0003]油塑共炼或油塑共热解技术在热解过程中利用了溶剂油,因此废塑料如何实现安全进料成为该技术的关键之一。由于废塑料的堆密度比较低、膜片之间易产生静电,极易产生架桥,因此无法像催化剂、煤等固体颗粒采用闭锁料斗形式进料。因废塑料膜片的摩擦系数较小,采用螺旋进料系统时,塑料膜片极易与螺杆同时转动,难以产生进料效果。同时,存在高温油气的高压串低压现象,操作不安全。而采用传统回转窑进料结构时,因塑料高温下易形成高粘流体粘附在插板上或塑料膜片进入插板缝隙,长时间受热易导致密封不严,形成高压串低压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废塑料在油塑共炼或油塑共热解过程中进料效果差、进料安全系数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进料系统,该进料系统进料效果好,添加原料方便快捷,安全系数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进料系统,该进料系统包括塑料暂存料仓、进料器和油塑混合器,油塑混合器上设有溶剂油进口,溶剂油进口与溶剂油管线相连通,用于向油塑混合器中添加溶剂油;油塑混合器上还设有塑料流进料口,塑料流进料口上设有进口阀门;进料器与塑料暂存料仓相连通,并且,进料器设置为能够在进口阀门开启后从塑料流进料口插入油塑混合器中,将塑料暂存料仓中的废塑料原料添加进油塑混合器,以及进料结束后从塑料流进料口中抽出,进口阀门关闭。
[0006]优选地,进料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塑料暂存料仓中部的第一氮气吹扫管线,其中,
[0007]第一氮气吹扫管线包括与塑料暂存料仓连通的第一氮气入口管和第一氮气出口管,第一氮气入口管上设有呼吸阀,第一氮气出口管上设有止回阀。
[0008]优选地,塑料暂存料仓的底部为锥形封头且锥形封头的锥角角度为0

180
°
,顶部设有可密封的进料口。
[0009]优选地,进料器为内筒与外筒组成的套筒结构,其中,
[0010]外筒底部设置有法兰,法兰的内径大小与塑料流进料口内径一致;外筒顶部设有排风口,排风口与风机相连,风机后设有止回阀;
[0011]内筒上形成有内筒进料口,以使得内筒塑料暂存料仓直接连通。
[0012]优选地,进料器还包括双向导轨,内筒固定在双向导轨上,双向导轨设置为能够带动内筒升起或落下,当内筒升起时,塑料流进料口正常关闭,当塑料流进料口开启时,内筒能够落下并直接伸入油塑混合器内。
[0013]优选地,内筒的直径大于废塑料原料平均直径的4倍,法兰下端面衬有弹性密封材料层。
[0014]优选地,塑料流进料口上设置有闸阀,进料口法兰上端面衬有弹性密封材料层,油塑混合器至闸阀之间设置冷却盘管。
[0015]优选地,油塑混合器上设置有第二氮气吹扫管线,包括第二氮气入口管和第二氮气出口管,其中,第二氮气入口管上设置有开关阀,第二氮气出口管上设置有止回阀。
[0016]优选地,油塑混合器内部还设有用于加快废塑料原料溶解的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的搅拌轴与驱动电机磁力联动或机械联动;并且,油塑混合器上还设置有外热夹套,用于提供热量加快废塑料原料溶解。
[0017]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的进料系统进行油塑共炼、油塑共热解工艺配套进料方法,该方法包括:
[0018]步骤1、将废塑料原料加入塑料暂存料仓后关闭进料口,开启第一氮气吹扫管线通入氮气进行置换;
[0019]步骤2、待塑料暂存料气体置换合格后,打开油塑混合器上的塑料流进料口法兰上的闸阀,将进料器沿双向导轨落下,然后启动风机,将废塑料原料吸入油塑混合器;
[0020]步骤3、待废塑料原料加入完毕后,开启第二氮气吹扫管线,置换油塑混合器中的气体,气体置换合格后停止通入氮气;
[0021]步骤4、打开溶剂油管线进料,加入溶剂油后开始溶解反应;其中,步骤2和步骤3的顺序可相互调换。
[00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进料系统包括塑料暂存料仓、进料器和油塑混合器,在油塑混合器上开设溶剂油进口,溶剂油进口与溶剂油管线相连通,开启溶剂油管线就可以从溶剂油进口向油塑混合器中添加溶剂油。同时,在油塑混合器上还设有塑料流进料口,在塑料流进料口上设进口阀门;将进料器与塑料暂存料仓相连通,并且,进料器设置为能够在进口阀门开启后从塑料流进料口插入油塑混合器中,将塑料暂存料仓中的废塑料原料添加进油塑混合器中;而当废塑料原料进料结束后,进料器重新从塑料流进料口中抽出,进口阀门关闭,此时进料后的废塑料原料与溶剂油二者混合以进行油塑共炼或油塑共热解,由此可见,整个过程进料效果好,使用进料器灵活添加原料,方便快捷,并且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进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
塑料暂存料仓
ꢀꢀꢀꢀꢀꢀꢀꢀꢀꢀꢀꢀꢀꢀꢀꢀꢀꢀꢀꢀ2‑
进料器
[0026]3‑
油塑混合器
ꢀꢀꢀꢀꢀꢀꢀꢀꢀꢀꢀꢀꢀꢀꢀꢀꢀꢀꢀꢀꢀꢀ4‑
溶剂油进口
[0027]5‑
溶剂油管线
ꢀꢀꢀꢀꢀꢀꢀꢀꢀꢀꢀꢀꢀꢀꢀꢀꢀꢀꢀꢀꢀꢀ6‑
塑料流进料口
[0028]7‑
进口阀门
ꢀꢀꢀꢀꢀꢀꢀꢀꢀꢀꢀꢀꢀꢀꢀꢀꢀꢀꢀꢀꢀꢀꢀꢀ8‑
第一氮气入口管
[0029]9‑
呼吸阀
ꢀꢀꢀꢀꢀꢀꢀꢀꢀꢀꢀꢀꢀꢀꢀꢀꢀꢀꢀꢀꢀꢀꢀꢀꢀꢀ
10

第一氮气出口管
[0030]11

止回阀
ꢀꢀꢀꢀꢀꢀꢀꢀꢀꢀꢀꢀꢀꢀꢀꢀꢀꢀꢀꢀꢀꢀꢀꢀꢀ
12

锥形封头
[0031]13

进料口
ꢀꢀꢀꢀꢀꢀꢀꢀꢀꢀꢀꢀꢀꢀꢀꢀꢀꢀꢀꢀꢀꢀꢀꢀꢀ
14

内筒
[0032]15

外筒
ꢀꢀꢀꢀꢀꢀꢀꢀꢀꢀꢀꢀꢀꢀꢀꢀꢀꢀꢀꢀꢀꢀꢀꢀꢀꢀꢀ
16

排风口
[0033]17

风机
ꢀꢀꢀꢀꢀꢀꢀꢀꢀꢀꢀꢀꢀꢀꢀꢀꢀꢀꢀꢀꢀꢀꢀꢀꢀꢀꢀ
18

内筒进料口
[0034]19

双向导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系统包括塑料暂存料仓(1)、进料器(2)和油塑混合器(3),所述油塑混合器(3)上设有溶剂油进口(4),所述溶剂油进口(4)与溶剂油管线(5)相连通,用于向所述油塑混合器(3)中添加溶剂油;所述油塑混合器(3)上还设有塑料流进料口(6),所述塑料流进料口(6)上设有进口阀门(7);所述进料器(2)与所述塑料暂存料仓(1)相连通,并且,所述进料器(2)设置为能够在所述进口阀门(7)开启后从所述塑料流进料口(6)插入所述油塑混合器(3)中,将所述塑料暂存料仓(1)中的废塑料原料添加进所述油塑混合器(3),以及进料结束后从所述塑料流进料口(6)中抽出,所述进口阀门(7)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塑料暂存料仓(1)中部的第一氮气吹扫管线,其中,所述第一氮气吹扫管线包括与所述塑料暂存料仓(1)连通的第一氮气入口管(8)和第一氮气出口管(10),所述第一氮气入口管(8)上设有呼吸阀(9),所述第一氮气出口管(10)上设有止回阀(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暂存料仓(1)的底部为锥形封头(12)且所述锥形封头(12)的锥角角度为0

180
°
,顶部设有可密封的进料口(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器(2)为内筒(14)与外筒(15)组成的套筒结构,其中,所述外筒(15)底部设置有法兰,所述法兰的内径大小与所述塑料流进料口(6)内径一致;所述外筒(15)顶部设有排风口(16),所述排风口(16)与风机(17)相连,所述风机(17)后设有止回阀(11);所述内筒(14)上形成有内筒进料口(18),以使得所述内筒(14)所述塑料暂存料仓(1)直接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器(2)还包括双向导轨(19),所述内筒(14)固定在所述双向导轨(19)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亮徐润唐健王志强夏国富刘新李瑞彤张茜刘艳芳侯吉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