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1301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机壳,包括多面体状机壳,在机壳上设有散热齿。一种方案是在机壳的内侧壁面或/和外侧壁面上设有散热齿,另一种方案是机壳的组成面中至少有一个面是由散热齿直接构成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护性能良好、并且能将热量完全、快速导出。(*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的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机壳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子设备上,尤其是对散热要求比较高的电子设备产品上,需要 通过一定的手段,把设备的热耗散到环境中去,保证设备有一个稳定、合适 的工作温度。目前电子设备散热采用的热交换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采用 集成式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安装在机壳上,包括逆流和交叉两种热交换 方式,通过辅助风机导出热量。这个方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成本比较高, 加工工艺烦琐;体积比较大,尤其是热交换器尺寸均比较大,不利于设备小 型化;而且对配套的风扇要求比较高,同样导致成本上升和体积增加。2、普 通散热器,安装时,散热器的一面贴住发热的元器件或者零部件,靠另外一 端的散热齿散热,必要的时候,辅助以风机。这种方式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对于发热器件、散热器至少一个面的平整度要求很高,发热器件平面要紧密 贴合在散热器表面上,同时,该方式中还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发热器件与 散热器处于同一个空间,热量是散到该空间内,如果热量要导出到周围环境, 则要求机箱或机壳密闭性不能过高,否则无法将热量散发出去,但密闭性差, 对电子元器件的防护性就不好,灰尘等对元器件的影响就在所难免。3、采用 风机直接通风。该方式中,电子设备有一定的基本防护,但整个发热源和外 界环境实际是相通的,实际的整个系统防护等级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护性能好、热量导出迅速、 完全的散热机壳。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散热机壳,包 括多面体状机壳,在机壳上设有散热齿。所述机壳为六面封闭壳体,在机壳的内侧壁面或/和外侧壁面上设有散热齿。机壳的组成面中至少有一个面的两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散热齿。 机壳的组成面中至少有一个面是由散热齿直接构成的。机壳外设有防护罩,防护罩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进风口或出风口设 有循环风机,防护罩与机壳之间形成外循环风道。机壳内设有将机壳内热源与机壳分隔开的隔板,隔板上设有进风口、出 风口,进风口或出风口设有循环风机,隔板与机壳之间形成内循环风道。机壳相对的两个侧立面上设有散热齿。所述防护罩、隔板顶部设有出风口, 二者下部都设有进风口,两个出风 口分别设有循环风机,所述防护罩顶部设有风机罩,所述风机罩侧面留有出 风通道。所述散热齿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机壳上。 所述散热齿为连续的凹凸的一体结构,形成机壳壁板。本技术在机壳上直接设置有散热齿,其中一种方式是在外壁面或/ 和内壁面上设有散热齿,另一种方式是机壳壁直接由散热齿构成,这样,机 壳内热源产生的热量,通过机壳上的散热齿导到环境中,本技术机壳为 封闭的,产生热量的元器件不直接与外部环境连通,防护性能很好,并且由 于散热齿增加了机壳的散热面积,使热量导出充分,保证了电子元器件能在 一个合适的稳定的温度下工作,并且由于机壳成为热交换主要结构,与集成热交换器相比,减少了所占据的空间,可以使电子设备整体小型化,也使电 子设备挂墙成为可能;本技术的散热齿可通过焊接、铆接等方式安装到 机壳壁面上,或者通过一次成型的方式,将散热齿直接做成机壳壁,加工工 艺简单,减少了物料耗费,减低了成本;在机壳外设有防护罩,对机壳及散 热齿起到保护作用,在防护罩上设有出风口、进风口,并在出风口或进风口 设置循环风机,防护罩与机壳之间留有外循环风道,在风机的工作下,将循 环风道中的热量抽出或鼓入冷空气,这样强制空气循环可快速导出热量;同 样,在机壳内设有隔板,将热源与机壳分隔开,在隔板与机壳之间也留有内 循环风道,隔板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在进风口或出风口设置循环风机, 可将热源产生的热量抽出或向内循环风道中鼓入冷空气,再通过机壳及散热 齿将热量导出,降低发热电子元器件的温度,使之在合适稳定的温度下工作; 由于使用了强制循环,则在机壳的两侧立面上设置散热齿即可将热源的热量 导出,不必在机壳的每一个面上设置散热齿,节约了材料成本;散热齿的形 状为平板、S形或弧形等凹凸的形状,尽可能增加了散热面积,加速热量的 散出。总之,本技术既保证了系统工作部分对防水、防尘、EMC等的严 格要求,又利用内、外的空气在各自风道和风机的作用下流过各自内、外散 热的齿片,进行热交换。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B-B剖视图3是图2中I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散热齿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图5是散热齿的第三种实施方式; 图6是散热齿的第四种实施方式; 图7是散热齿的第五种实施方式; 图8是散热齿的第六种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l、 2、 3所示, 一种散热机壳,包括六个面组成的立方体 状封闭机壳l,散热齿2为一端垂直固定在机壳1上的平板,固定方式可以为 焊接,也可以为铆接等其他方式,机壳1外设有防护罩9,防护罩9上设有进 风口5、出风口 12,出风口 12设有循环风机11,防护罩9与机壳1之间形成 外循环风道,循环风机11将外循环风道中的热量抽出或向外循环风道中鼓入 冷空气,机壳1内设有将机壳内热源8与机壳1分隔开的隔板3,隔板3上设 有进风口 7、出风口 13,出风口 13设有循环风机10,隔板3与机壳1之间形 成内循环风道,防护罩9顶部设有风机罩14,所述风机罩14侧面留有出风通 道。如图4、 5所示,散热齿2还可以只设置在机壳1的内侧壁面或外侧壁面上。实施例2,如图6、 7、 8所示,散热齿2为连续的"S"形或弧形的凸起 的一体结构,还可以是其他矩形、三角形等有利于增加散热面积的凹凸的一 体结构,散热齿2直接做成机壳壁,或者采用焊接、铆接等各种方法固定在 机壳壁面上,散热齿2直接做成机壳壁,可节省材料,并且导热效率较高。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机壳,包括多面体状机壳,其特征在于,在机壳上设有散热齿。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为六面封闭壳体,在机壳的内侧壁面或/和外侧壁面上设有散热齿。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机壳,其特征在于,机壳的组成面中至少 有一个面的两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散热齿。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机壳,其特征在于,机壳的组成面中至少 有一个面是由散热齿直接构成的。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散热机壳,其特征在于,机壳外设有防护 罩,防护罩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进风口或出风口设有循环风机,防护罩与 机壳之间形成外循环风道。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机壳,其特征在于,机壳内设有将机壳内 热源与机壳分隔开的隔板,隔板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进风口或出风口设有 循环风机,隔板与机壳之间形成内循环风道。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机壳,其特征在于,机壳相对的两个侧立 面上设有散热齿。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隔板顶 部设有出风口, 二者下部都设有进风口,两个出风口分别设有循环风机,所述 防护罩顶部设有风机罩,所述风机罩侧面留有出风通道。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齿的一端垂 直固定在机壳上。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齿为连续的 凹凸的一体结构,形成机壳壁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机壳,包括多面体状机壳,其特征在于,在机壳上设有散热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路
申请(专利权)人: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