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自动化输送装置
:
[0001]本专利涉及锂离子电池生产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自动化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
[0002]随着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电池产能提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电池生产制造设备的生产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电池生产通常在输送线上作业,或者以托盘为单位作业,或者在托盘与输送线之间相互切换作业,由此在托盘中电池上料至输送线时,当一托盘中电池上料完成后,到更换下一托盘上料前,会有一定时间间隔,由此在输送线上输送的电池会存在不连续性,会导致后续工序作业的不连续,影响输送节拍,影响生产效率;为此,亟需专利技术一种电池自动化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
[0003]本专利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自动化输送装置,实现自动化连续性输送,保证输送节拍,提高生产效率,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电池自动化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还包括:连接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的缓存机构。
[0005]所述缓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自动化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线(1)、第二输送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第一输送线(1)和第二输送线(2)的缓存机构(3);所述缓存机构(3)包括:输送部(30)和缓存部(40),输送部(30)用于将第一输送线(1)的来料输送至缓存部(40),缓存部(40)用于将来料下料至第二输送线(2),输送部(30)的一端与第一输送线(1)相对应,输送部(30)的另一端与缓存部(40)相对应,缓存部(40)与第二输送线(2)相对应;所述缓存部(40)包括:缓存架体(41),缓存架体(41)的一端设有进料口(42),缓存架体(41)的另一端设有出料口(43),进料口(42)与出料口(43)通过缓存通道(44)连通,进料口(42)与输送部(30)相对应,出料口(43)与第二输送线(2)相对应,出料口(43)设置有转轮(45),转轮(45)用于控制出料节拍;所述输送部(30)包括:输送部架体(31)、输送部驱动电机(32);输送部架体(31)的一端设置有输送部驱动轮(33),另一端设置有输送部从动轮(34),输送部驱动轮(33)与输送部从动轮(34)上套设有输送部传送带(35);还包括:通过驱动同步带(38)连接的输送部驱动电机主动轮(36)和输送部驱动电机从动轮(37),输送部驱动电机(32)与输送部驱动电机主动轮(36)驱动连接,输送部驱动电机从动轮(37)通过传动轴(47)与输送部驱动轮(33)驱动连接;通过输送部驱动电机(32)带动驱动同步带(38)转动从而驱动输送部传送带(35)进行传送运动,将第一输送线(1)输送的来料输送至缓存部(40)的进料口(42),沿缓存通道(44)通过转轮(45)依次从出料口(43)下料至第二输送线(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自动化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传送带(35)为齿形传送带;所述缓存通道(44)为曲形通道;所述驱动同步带(38)侧面设置有驱动同步带张紧轮(3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自动化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1)包括:第一输送线架体(11)、第一输送线驱动电机(12);第一输送线架体(11)两端设置有通过第一输送线传送带(13)连接的第一输送线驱动轮(14)和第一输送线从动轮(15);第一输送线驱动电机(12)驱动连接有第一输送线驱动同步带驱动轮(16),第一输送线驱动同步带驱动轮(16)通过第一输送线驱动同步带(17)连接有第一输送线驱动同步带从动轮(18),第一输送线驱动同步带从动轮(18)驱动连接有第一输送线驱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莉,曹玉龙,崔波,杨露,隆海,张焜,唐维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齐物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