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放射线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956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便携式放射线成像装置,其包括一种在对象物位于装置的拍摄部与放射线源之间时帮助正确对准该拍摄部与放射线源的系统。该装置包括:具有有效拍摄区域的传感器,该传感器包括用于把放射线转换为电信号的部件;外壳,它包围该传感器;以及形成在外壳上的部分,用于指示与有效拍摄区域对准的目标拍摄区域且具有类似于该有效拍摄区域的形状。可通过接触该部分来感知有效拍摄区域的界限,从而允许操作员在相对于对象物和放射线源对准/定位拍摄部的过程中识别该对象物与拍摄部之间的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用固态成像设备的便携式放射线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通过给对象物辐射放射线并检测透过该对象物的放射线的强度分布来拍摄该对象物的放射线图像的装置是公知的,并且已经用在工业非破坏性检查和医疗诊断中。这种成像方法的一个公共特征是使用胶片/屏板来检测放射线。此胶片/屏板采用感光胶片和对放射线具有感光性的荧光材料的组合。在用放射线辐射时发光的荧光片附着在感光胶片的任一面上,透过对象物的放射线在该荧光片内转换为可见光。光被感光胶片接收,并通过化学处理对形成在该感光胶片上的潜像进行显影以可视化。另一方面,通过近几年来数字技术的进步,用于拍摄高清晰度放射线图像的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在这些方法中,放射线图像转换为电子信号,并在对该电子信号进行图像处理之后作为可见图像再现于例如阴极射线管(CRT)上。为把放射线图像转换为电子信号,已提出这样一种用于记录和再现放射线图像的系统,其中,所辐射放射线的图像作为潜像暂时存储在荧光材料内,然后通过发射激励光(例如激光束)来光电再现该潜像以作为可见图像输出。此外,通过近年来半导体处理技术的进步,已研发出利用半导体传感器以相同方式拍摄放射线图像的装置。这些系统与采用感光胶片的已知放射线成像系统相比具有明显宽的动态范围,并且具有在拍摄放射线图像中基本不受放射线的曝光量的波动影响的实际优点。同时,不同于采用感光胶片的已知系统,该系统不需要化学处理,并具有能够即时获得输出图像的优点。图9是一种采用此放射线成像装置的系统的示意图。容纳用于检测放射线的放射线检测传感器1的放射线成像装置2设在对象物S的前方,且放射线生成装置3设在该对象物S的后方。从放射线生成装置3发出的放射线透过对象物S、经由放射线检测传感器1内的荧光材料(未表示)转换为可见光、然后作为电信号利用设置成两维网格图案的光电换能器输出。放射线成像装置2与控制部4连接,该控制部4控制在放射线检测传感器1内获得的电信号的读取、图像转移等。控制部4对从放射线检测传感器1输出的图像信号执行数字图像处理,并在监视器5上显示对象物S的放射线图像。不同于上述在后处理过程中读出图像的放射线图像记录和再现系统,此系统能够即时在监视器5上显示图像。此成像系统在放射线室内设在专用于例如立式和卧式拍摄模式的单独架台上,以分别根据需要使用。一般,如在图10所示日本专利公报特开No.2002-291730中公开的,放射线成像装置2具有标识11a至11c以及标识12a至12c,这些标识指示能够接收放射线以形成图像的区域且被标注在该放射线成像装置2的顶面上。当放射线成像装置2安装到专用架台(未表示)上时,可预先调整或测量一些参数,例如放射线生成装置3和放射线成像装置2的中心位置和焦距。此外,通过接收拍摄规格来自动定位两装置的系统也是已知的。另外,近年来,可用于拍摄广范围区域且可在出诊时使用的薄型且质轻的便携式成像装置(电子盒)也已被研发出,如在日本专利文献No.3577003中公开的。这些装置可用在上述固定式成像系统不适用的各种拍摄模式中。然而,尽管上述便携盒式放射线成像装置2能够用于各种拍摄姿势,但因为该放射线成像装置2未固定在专用架台上且缺少用于对准的定位单元或者精确测量信息,所以对象物、该放射线成像装置2的有效拍摄区域以及放射线辐射区域的对准极大地取决于操作员的经验和技能。尤其,当放射线成像装置2完全隐藏在对象物的下方时,操作员难以确认该放射线成像装置2的外形,定位变得困难。为便于对准,采用有效拍摄区域大的放射线成像装置来减小位置误差的影响。然而,这会导致尺寸和重量的增大,并实际上损害装置的可携带性和可操作性。由于放射线成像装置的作为数字拍摄系统的特征,所以易于即时检查和重拍图像,但这一定会不希望地把不必要量的放射线辐射给对象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相对于对象物对准拍摄部的过程中操作员能够容易地识别该对象物与拍摄部之间的位移(或偏移)的便携式放射线成像装置。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便携式放射线成像装置,其包括一种在对象物位于装置的拍摄部与放射线源之间时帮助正确对准该拍摄部与放射线源的系统。该装置包括具有有效拍摄区域的传感器,该传感器包括用于把放射线转换为电信号的部件;外壳,它包围该传感器;以及形成在外壳上的部分,用于指示与有效拍摄区域对准的目标拍摄区域且具有类似于该有效拍摄区域的形状。可通过接触所述部分来感知有效拍摄区域的界限,从而允许操作员在相对于对象物和放射线源对准/定位拍摄部的过程中识别该对象物与拍摄部之间的偏移。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外壳上的部分是具有不同摩擦阻力且设在该外壳的至少顶面或底面上的梯级或者区域。以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外壳上的部分是具有不同摩擦阻力且设在该外壳的侧面上的梯级或者区域。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外壳包括设在传感器的有效拍摄区域上的网格单元,且可通过接触该网格单元来感知传感器的有效拍摄区域。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网格单元具有设在其顶面上的梯级或者区域,该梯级或者区域具有不同摩擦阻力以限定目标拍摄区域。此外,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网格单元具有设在其侧面上的梯级或者区域,该梯级或者区域具有不同摩擦阻力以限定目标拍摄区域。另外,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梯级或者区域可部分地沿着目标拍摄区域形成在外壳上。以及此外,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梯级凹入外壳内,以使目标拍摄区域的基准面低于该外壳的外表面。此外,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梯级或者区域形成在外壳的侧面上。此外,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所述部分是设在外壳的顶面或底面上的凸部,以提高该外壳的可滑动性。同时,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外壳具有凹进区域,网格单元装配在该凹进区域内以把该网格定位在外壳的顶面上,该凹进区域对应于目标拍摄区域。自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明显,在该附图中,相同参考符号自始至终都指示相同或类似部件。附图说明包括在说明书中且构成该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例、特征和方面,且其与对实施例的描述一起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一示范实施例的放射线成像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依据第一示范实施例的放射线成像装置的上透视图。图3是表示放射线图像的拍摄的说明图。图4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二示范实施例的放射线成像装置及网格单元的剖视图。图5是依据第二示范实施例的放射线成像装置及网格单元的透视图。图6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三示范实施例的放射线成像装置的透视图。图7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第四示范实施例的放射线成像装置的透视图。图8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五示范实施例的放射线成像装置的平面图。图9是采用放射线成像装置的传统系统的示意图。图10是传统放射线成像装置的透视图。具体实施例依据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例、特征和方面。(第一示范实施例) 图1和2分别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一示范实施例的放射线成像装置的剖视图和透视图。放射线成像装置21包括顶部敞开的箱形外壳22和用于形成X射线图像的检测板25(也称为“传感器”),该检测板25是通过使基板25a、光电换能器25b和荧光板25c叠置而制成的。基台24经由支承部23固定在外壳22内,且检测板25设在该基台24上。基板25a通常由玻璃构成,这是因为该基板25a需要不对半导体设备施加化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放射线成像装置,包括一种在对象物位于所述装置的拍摄部与放射线源之间时帮助正确对准所述拍摄部与所述放射线源的系统,所述装置包括:具有有效拍摄区域的传感器,该传感器包括用于把放射线转换为电信号的部件;外壳,它包围所述传 感器;以及形成在所述外壳上的部分,用于指示与所述有效拍摄区域对准的目标拍摄区域且具有类似于所述有效拍摄区域的形状,其特征在于,可通过接触所述部分来感知所述有效拍摄区域的界限,从而允许操作员在相对于所述对象物和所述放射线源对准 /定位所述拍摄部的过程中识别所述对象物与所述拍摄部之间的偏移。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部哲绪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