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记录实验动物视觉电生理反应的记录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954 阅读:4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记录实验动物视觉电生理反应的微型电极,属生理试验仪器领域。包括记录电极和/或参考电极,其特征是其记录电极由外置绝缘层的导电电极杆体和设置在杆体导体之一端的电极构成;其所述的电极为金属环状角膜接触电极;或者,其记录电极和/或参考电极由外置绝缘层的导电电极杆体和设置在杆体导体之一端的电极构成;其所述的电极为金属针状电极。本技术方案定位方便、准确,可适应不同的测试对象,引出信号稳定,信噪比高,测量结果的重复性能良好;可广泛用于多种动物(尤其小型啮齿类动物)之视觉电生理反应的测试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理试验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量动物生物电信号的装置。
技术介绍
视觉电生理技术是眼科临床上常用的唯一客观视功能检测方法,自临床应用半个多世纪以来,它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动物实验这个基础。视觉电生理技术的无创伤性,客观性,特殊条件下可以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以及对视网膜、视路病变检测的分层定位和准确性,使得这一技术在眼科临床甚至与神经科室的相关交叉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近10年来视觉电生理技术突飞猛进,产生了很多新技术,如多焦视觉电生理技术,不同刺激图形、时空频率、颜色等,可以给临床诊治带来更多有价值的信息;眼科科研的迅速发展也促使这一技术得以不断拓展,从而对动物实验之研究的需要更加迫切;以科研推进临床,必须结合动物实验的研究,动物视觉电生理的检测是眼科科研中的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实验动物疾病模型的建立,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动物视觉电生理的记录和应用。将记录电极、参考电极和接地电极分别设置在实验动物的眼、眼眶附近和枕(尾)部,使用适当的记录参数,即可记录到实验动物相应的视觉电生理反应波形。实验动物视觉电生理的记录,需要三个必要条件统一设备、统一检测参数和统一电极。现在,前二者已经可以由相应的电生理设备制造厂家生产和提供,但一直缺少专为动物使用的测试电极。上世纪80年代,国外实验中开始应用金属丝或碳素纤维等线状电极充当记录电极。由于线状电极在动物眼内安置、固定不方便,容易漂移,干扰记录,使记录到的波形重复性较差且幅值小,因而直接影响到实验动物视觉电生理的广泛应用。同时,由于动物眼的角膜大小、弧度不同,眼睑不同,记录电极的形状以及制作工艺的不同,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记录结果。此外,现在一直没有适合动物视觉电生理测试的专用参考电极产品,实际实验中通常是采用人用参考电极来临时替代,由于人用参考电极是一种吸盘式电极,对于体表长有较多毛发的小型啮齿类实验动物(如实验用老鼠或兔子等)而言,其固定较困难,且由于其不能紧密地与动物的皮肤进行接触,会带来诸如固定不方便、接触不好、接触电阻大和测量结果偏差大等问题,亦导致了记录到的波形重复性较差且幅值小,同样直接影响到实验动物视觉电生理的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记录实验动物视觉电生理反应的微型电极,其定位方便、准确,固定容易,记录波形稳定,信噪比高,重复性良好,制造成本低廉。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记录实验动物视觉电生理反应的微型电极,包括记录电极和/或参考电极,其特征是其记录电极由外置绝缘层的导电电极杆体和设置在杆体导体之一端的电极构成;其所述的电极为金属环状角膜接触电极。上述的环状角膜接触电极为单圈接触电极,单圈接触电极与被测对象之眼睛的角膜大小相匹配。或者,上述的环状角膜接触电极为由外圈电极和内圈电极构成的双圈接触电极,其内、外圈电极相连后与电极杆体连接,双圈接触电极之外圈电极与被测对象之眼睑大小相匹配,其内圈电极与被测对象之眼睛的角膜大小相匹配。进一步的,其双圈接触电极的外圈电极和内圈电极设置在同一平面内或设置在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内。上述的单、双圈接触电极为圆形、椭圆形、近似圆形或近似椭圆形。上述的单、双圈接触电极表面设置有镀金或镀银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用于记录实验动物视觉电生理反应的微型电极,包括记录电极和/或参考电极,其特征是其记录电极和/或参考电极由外置绝缘层的导电电极杆体和设置在杆体导体之一端的电极构成;其所述的电极为金属针状电极。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记录电极采用环状结构,定位方便、准确,可适应不同的测试对象;2.采用镀金或镀银层结构,引出信号稳定,信噪比高,制造成本低廉;3.采用双圈结构,保证了接触良好,使得引出信号稳定,信噪比高,测量结果的重复性能良好;4.记录电极和/或参考电极采用金属针状电极,其定位方便、准确,固定容易,保证接触良好,记录波形稳定,信噪比高,记录到的波形重复性良好;5.特别适用于小型啮齿类动物的视觉电生理反应波形的检测和记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环形接触式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环形接触式电极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针状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采用本专利技术之电极所测得的兔子眼睛之ERG波形图;图5为采用本专利技术之电极所测得的大鼠眼睛之ERG波形图;图6为采用本专利技术之电极所测得的大鼠眼睛之FVEP波形图。图中1为电极杆,2为环状接触电极,3为外圈电极,4为内圈电极,5为针状电极。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中,本技术方案在杆体1导体的一端,设置环状角膜接触电极2。其中,环状角膜接触电极为单圈接触电极,单圈接触电极与被测对象之眼睛的角膜大小相匹配。单圈接触电极表面设置有镀金或镀银层。单圈接触电极为圆形或椭圆形。图2中,环状角膜接触电极为由外圈电极3和内圈电极4构成的双圈接触电极,其内、外圈电极相连后与电极杆体1连接,双圈接触电极之外圈电极与被测对象之眼睑大小相匹配,其内圈电极与被测对象之眼睛的角膜大小相匹配。上述之双圈接触电极的外圈电极和内圈电极设置在同一平面内或设置在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内。其余同图1。因不同种类之动物的眼球大小不同,引导电极采用环状电极的结构形式,既可以通过调节环状电极的直径来适应不同的试验动物种类,又可以保证电极的定位方便、准确;由于采用镀金或镀银层结构,电极阻抗较小,引出信号稳定,信噪比高,同时亦降低了电极的制造成本;此外,采用双圈结构,容易放入动物眼球固定,其外圈既增大接触面积,又可以起到固定作用,内圈可以起到测量作用,保证了测试电极的接触良好,使得引出信号稳定,测量结果的重复性能良好。图3中,记录电极和/或参考电极由电极杆体1和设置在杆体导体之一端的电极构成;其电极为金属针状电极5。采用金属针状电极,可以直接将其刺入实验动物的皮下,其定位方便、准确,固定容易,保证了测试电极的接触良好,使得记录波形稳定,信噪比高,记录到的波形重复性良好。实施例1记录电极采用环状角膜接触电极,参考电极、接地电极采用针状电极,实验动物为兔子。在兔子眼睛的角膜表面滴甲基纤维素(或氧氟沙星眼膏),角膜表面麻醉后放置内/外电极直径分别为3mm/5mm的双圈式接触电极,参考电极、接地电极用针电极,分别刺入同侧耳部和头顶部。采用上述微型电极,与美国LKC UTAS-2000型电生理仪配合,双通道记录ERG,得到记录波形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显示之波形曲线中的a→b段基本无干扰杂波(即无陡峭尖峰),波形曲线较光滑,同一动物记录到的波型重复性能相对较好,体现了本技术方案引出信号稳定,信噪比高的优点。实施例2记录电极采用环状角膜接触电极,参考电极、接地电极采用针状电极,实验动物为BN(Brown Norway)大鼠。记录电极采用0.8mm/1.5mm的双圈式接触电极,麻醉动物后直接放入眼球内,表面滴用生理盐水或甲基纤维素,参考电极、接地电极用针电极,分别刺入同侧耳部和头顶部。采用上述微型电极,与美国LKC UTAS-2000型电生理仪配合,双通道记录ERG,得到记录波形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显示之波形曲线中的N1→O4段无干扰杂波,波形曲线较光滑,具有很好的诊断和评价价值。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3记录电极、参考电极和接地电极采用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记录实验动物视觉电生理反应的微型电极,包括记录电极和/或参考电极,其特征是: 其记录电极由外置绝缘层的导电电极杆体和设置在杆体导体之一端的电极构成;其所述的电极为金属环状角膜接触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平张皙宫媛媛吴星伟许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