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增压方舱舱板及车载增压方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9333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增压方舱舱板及车载增压方舱,其解决了现有应用于高原地区的增压方舱仓板结构还未公开的技术问题,车载增压方舱舱板设有外表层、中间层及内表层;外表层由外至内依次连接碳纤维斜纹布、碳纤维平纹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增压方舱舱板及车载增压方舱


[0001]本申请涉及方舱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车载增压方舱舱板及车载增压方舱。

技术介绍

[0002]高原缺氧会导致人体不适甚至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在高原工程及救援现场,必须对缺氧人群及时进行高压氧治疗,以缓解病情。为进一步的救治争取时间,授权公告号为CN 21714578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移动方舱式高原供氧保障医疗车,其结构巧妙、安装方便、密封舱整个空间可供氧、供氧稳定、使用成本低、过渡舱设施完善,满足缺氧人群及时进行高压氧治疗,缓解病情的需要。
[0003]在缺氧人群进行高压氧治疗的过程中,方舱内需要增压至高压工作压力状态,这就要求方舱的仓板结构不同于普通方舱,目前应用于高原地区的增压方舱仓板结构还未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载增压方舱舱板及车载增压方舱,以满足高原工程及救援时,方舱内高压工作状态的要求。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增压方舱舱板,车载增压方舱舱板设有外表层、中间层及内表层;其中:
[0006]外表层由外至内依次连接设有第一碳纤维斜纹布、第一碳纤维平纹布、
±
45
°
第一玻璃纤维布、0
°
及90
°
第一碳纤维双轴向布、第二碳纤维斜纹布;
[0007]中间层设有型材骨架、泡沫芯材,型材骨架外内两侧分别与外表层的最内层、内表层的最外侧相连接,泡沫芯材填充于型材骨架、外表层的最内层、内表层的最外侧之间;
[0008]内表层由内至外依次连接设有0
°
及90
°
第二碳纤维双轴向布、第二碳纤维平纹布、0
°
及90
°
第三碳纤维双轴向布、第三碳纤维平纹布、
±
45
°
第二玻璃纤维布、第四碳纤维平纹布、第五碳纤维平纹布;
[0009]外表层、中间层、内表层由外至内利用树脂固化成型为一体。
[0010]优选的,所述型材骨架为铝合金型材骨架,所述泡沫芯材为PVC泡沫。
[0011]优选的,型材骨架的外壁缠绕包裹连接设有第三碳纤维斜纹布。
[0012]优选的,外表层的第一碳纤维斜纹布为3K 200g碳纤维斜纹布;第一碳纤维平纹布为12K 400g碳纤维平纹布;第一玻璃纤维布为
±
45
°
800g玻璃纤维布;0
°
及90
°
第一碳纤维双轴向布为12K 400g碳纤维双轴向布;第二碳纤维斜纹布为3K 200g碳纤维斜纹布。
[0013]优选的,内表层的0
°
及90
°
第二碳纤维双轴向布为12K 400g碳纤维双轴向布;第二碳纤维平纹布为12K 400g碳纤维平纹布;0
°
及90
°
第三碳纤维双轴向布为12K 400g碳纤维双轴向布;第三碳纤维平纹布为12K 400g碳纤维平纹布;第二玻璃纤维布为
±
45
°
800g玻纤布;第四碳纤维平纹布为12K 400g碳纤维平纹布;第五碳纤维平纹布为12K 400g碳纤维平
纹布。
[0014]优选的,第三碳纤维斜纹布为3K 200g碳纤维斜纹布。
[0015]一种车载增压方舱,其设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载增压方舱舱板。
[0016]优选的,车载增压方舱为立体方舱,其方舱顶部的边缘处设有过渡沿,过渡沿向下倾斜,且与其相邻的方舱侧壁相连接。
[0017]优选的,车载增压方舱的方舱顶部设有抗冲击逃生窗;方舱侧壁分别安装设有舱门、观察窗和递物筒窗口。
[0018]优选的,型材骨架设有框架、以及在框架内相连接的横竖交连的支撑梁。
[0019]优选的,设置在方舱顶部内的铝合金型材骨架设有逃生窗框;设置在方舱侧壁的铝合金型材骨架分别安装设有舱门框、观察窗框和递物筒窗口框。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增压方舱舱板及车载增压方舱,初创性的将碳纤维布和玻璃纤维布组成的复合材料、型材骨架以及泡沫芯材通过树脂固化成型结合为一体结构,环氧树脂胶分别流入外表层、内表层,外表层、内表层内的多层碳纤维布、玻璃纤维布经环氧树脂胶粘合固化,使车载增压方舱舱板结构强度高,耐腐蚀性好,且重量轻;环氧树脂胶流入中间层,可提高PVC泡沫与铝合金型材骨架、外表层的最内层、内表层的最外侧四者之间的结构强度,保证较高的成形质量及成形件强度;外表层、内表层中的0
°
及90
°
碳纤维双轴向布、
±
45
°
玻璃纤维布涉及相应纤维布的铺设形成“米”字形,在整体上大大提高了车载增压方舱舱板的结构强度。本技术通过中间层补强,且与外表层、内表层协同增强车载增压方舱舱板的刚性,大幅度提高车载增压方舱舱板的力学性能,从而满足高原工程及救援时,方舱内高压工作状态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车载增压方舱舱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车载增压方舱的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图4所示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图4所示的其内部型材骨架的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标记:
[0029]1.外表层,11.第一碳纤维斜纹布,12.第一碳纤维平纹布,13.第一玻璃纤维布,14.0
°
及90
°
第一碳纤维双轴向布,15.第二碳纤维斜纹布;
[0030]2.中间层,21.铝合金型材骨架,22.PVC泡沫,23.第三碳纤维斜纹布,211.框架,212.支撑梁,213.逃生窗框,214.舱门框,215.观察窗框,216.递物筒窗口框;
[0031]3.内表层,31.0
°
及90
°
第二碳纤维双轴向布,32.第二碳纤维平纹布,33.0
°
及90
°
第三碳纤维双轴向布,34.第三碳纤维平纹布,35.第二玻璃纤维布,36.第四碳纤维平纹布,
37.第五碳纤维平纹布;
[0032]41.方舱顶部,42.方舱侧壁,411.过渡沿,412.抗冲击逃生窗,421.舱门,422.观察窗,423.递物筒窗口。
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增压方舱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增压方舱舱板设有外表层(1)、中间层(2)及内表层(3);其中:所述外表层(1)由外至内依次连接设有第一碳纤维斜纹布(11)、第一碳纤维平纹布(12)、
±
45
°
第一玻璃纤维布(13)、0
°
及90
°
第一碳纤维双轴向布(14)、第二碳纤维斜纹布(15);所述中间层(2)设有型材骨架、泡沫芯材,所述型材骨架外内两侧分别与所述外表层(1)的最内层、所述内表层(3)的最外侧相连接,所述泡沫芯材填充于所述型材骨架、所述外表层(1)的最内层、所述内表层(3)的最外侧之间;所述内表层(3)由内至外依次连接设有0
°
及90
°
第二碳纤维双轴向布(31)、第二碳纤维平纹布(32)、0
°
及90
°
第三碳纤维双轴向布(33)、第三碳纤维平纹布(34)、
±
45
°
第二玻璃纤维布(35)、第四碳纤维平纹布(36)、第五碳纤维平纹布(37);所述外表层(1)、所述中间层(2)、所述内表层(3)由外至内利用树脂固化成型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增压方舱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骨架为铝合金型材骨架(21),所述泡沫芯材为PVC泡沫(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增压方舱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骨架的外壁缠绕包裹连接设有第三碳纤维斜纹布(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增压方舱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层(1)的所述第一碳纤维斜纹布(11)为3K 200g碳纤维斜纹布;所述第一碳纤维平纹布(12)为12K 400g碳纤维平纹布;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布(13)为
±
45
°
800g玻璃纤维布;所述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苟凯杨玉桥栾作光张超张世琦姜子健初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庚鑫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