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8634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交换装置,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包括:逆流式瓦楞片一,逆流式瓦楞片二和热交换膜;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二和所述热交换膜设置有多个,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和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二依次交替堆叠连接,相邻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和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之间设置有所述热交换膜,具有热交换效率高、模具制造周期短、组装高效,成本低的优点,可以解决因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导致的难以推广的问题。以推广的问题。以推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交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热交换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热交换装置用于在流体之间的能量传递,包括显热和潜热。空气热回收装置用于暖通系统,可以实现两股气流之间的显热热量和潜热水分传递。典型的能量回收装置通过排风气流排出建筑内部的空气,送风气流引入外部空气,而送风气流和排风气流之间的能量通过热交换膜而传递,并将室外空气预处理而达到所需的状态。在冬季,凉爽干燥的室外空气通过与温暖潮湿的排气进行能量传递而被加热和加湿。因此,外部空气的显热和潜热增加,而排气的显热和潜热减少。
[0003]空气

空气热回收装置的流动方式包括交叉流和逆流。交叉流的理论热交换效率限制在80%左右,而逆流的理论热交换效率可以达到100%。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系列形状,包括长矩形、六边形和背对背的逆流设计,然而逆流热交换装置比横流热交换装置具有更复杂的结构,往往带来更高的成本和阻力。例如,热交换膜通过六边形的塑料隔离片形成流道,塑料隔离片具有复杂的卡槽和流道,并需要设计相应的模具,而模具制造周期更是长达45天以上。
[0004]现有技术中逆流热回收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难以推广,无法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交换装置,具有热交换效率高、模具制造周期短、组装高效,成本低的优点,可以解决因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导致的难以推广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逆流式瓦楞片一,逆流式瓦楞片二和热交换膜;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二和所述热交换膜设置有多个,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和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二依次交替堆叠连接,相邻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和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之间设置有所述热交换膜。
[0008]进一步地,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和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二中的瓦楞的楞高为1~6mm,楞宽为2~10mm。
[0009]进一步地,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和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二的厚度为20~200um,并具有0~2mm的孔和0~90%的孔隙率。
[0010]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膜的厚度为5~150um。
[0011]进一步地,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和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二和热交换膜之间通过胶黏剂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胶黏剂施胶量为10~300g/m2。
[0013]进一步地,所述胶黏剂采用水性胶黏剂、热熔胶黏剂和低VOC胶黏剂中的一种。
[0014]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膜采用铝箔、聚丙烯、聚苯乙烯、全热交换纸、全热交换膜中
的一种。
[0015]进一步地,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的材料采用铝箔、纸张、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乳酸和聚羟基脂肪酸中的一种;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二的材料采用铝箔、纸张、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乳酸和聚羟基脂肪酸中的一种。
[0016]进一步地,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采用U型瓦楞、UV型瓦楞中的一种;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二采用U型瓦楞、UV型瓦楞中的一种。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逆流式瓦楞片一,逆流式瓦楞片二和热交换膜依次堆叠,装置简单紧凑,成本低廉,易于加工和推广,模具简单,方便组装,热交换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逆流式瓦楞片一结构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逆流式瓦楞片二结构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堆叠方式图。
[0024]其中,图中:
[0025]1‑
逆流式瓦楞片一;2

逆流式瓦楞片二;3

热交换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附图1

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逆流式瓦楞片一1,逆流式瓦楞片二2和热交换膜3;
[0028]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1,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二2和所述热交换膜3设置有多个,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1和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二2依次交替堆叠连接,相邻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1和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之间设置有所述热交换膜3。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1和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二2中的瓦楞的楞高为1~6mm,楞宽为2~10mm。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1和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二2的厚度为20~200um,并具有0~2mm的孔和0~90%的孔隙率。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1和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二2内瓦楞通道的入口和出口方向相反,中间部位同向,使得装置简单紧凑,空间利用率高,又能使得室外室内空气有充足的间接接触面积,具有良好的热交换效率,所述热交换膜3的厚度为5~150um。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1和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二2和热交换膜3之间通过胶黏剂连接。所述胶黏剂施胶量为10~300g/m2。所述热交换膜3采用铝
箔、聚丙烯、聚苯乙烯、全热交换纸、全热交换膜3中的一种。
[0029]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1的材料采用铝箔、纸张、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乳酸和聚羟基脂肪酸中的一种;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二2的材料采用铝箔、纸张、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乳酸和聚羟基脂肪酸中的一种。所述胶黏剂采用水性胶黏剂、热熔胶黏剂和低VOC胶黏剂中的一种。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1采用U型瓦楞、UV型瓦楞中的一种;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二2采用U型瓦楞、UV型瓦楞中的一种。材料可替换度高,常用易得,价格低廉,加工方式简单,热交换效率高。
[0030]实施例1:
[003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逆流式瓦楞片一1,逆流式瓦楞片二2和热交换膜3;
[0032]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1,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二2和所述热交换膜3设置有多个,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1和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二2依次交替堆叠连接,相邻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1和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之间设置有所述热交换膜3。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1和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二2中的瓦楞的楞高为1mm,楞宽为2mm。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1和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二2的厚度为20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逆流式瓦楞片一(1),逆流式瓦楞片二(2)和热交换膜(3);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1),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二(2)和所述热交换膜(3)设置有多个,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1)和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二(2)依次交替堆叠连接,相邻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1)和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之间设置有所述热交换膜(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1)和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二(2)中的瓦楞的楞高为1~6mm,楞宽为2~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1)和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二(2)的厚度为20~200um,并具有0~2mm的孔和0~90%的孔隙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膜(3)的厚度为5~150u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一(1)和所述逆流式瓦楞片二(2)和热交换膜(3)之间通过胶黏剂连接。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瑞酷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