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换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7278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换热设备,属于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换热器一、换热器二和换热器三,三者串联在一起,换热器一、换热器二和换热器三的入口前分别安装有压力表一、压力表二和压力表三,换热器一和压力表一之间、换热器二和压力表二之间、换热器三和压力表三之间均设有过滤系统,过滤系统包括过滤器一和过滤器二,过滤器一和过滤器二的两端分别安装阀门,换热器二入口前引入一分支管路,分支管路连接到换热器三的入口之前,分支管路上安装有调节阀和流量计,分支管路入口与换热器一右侧的过滤器相连通,所述的分支管路的出口与换热器左侧的过滤器相连通。解决了现有设备冷量分配不均的技术问题,主要应用于过冷乙烷换热方面。主要应用于过冷乙烷换热方面。主要应用于过冷乙烷换热方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换热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是涉及化工换热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换热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乙烷换热器换热流程是将过冷态的乙烷分别经过三组换热器回收冷量,随着换热过程的进行,在第二组换热器出口呈气液两相存在,设计的液相占比大约在7%,随后进入第三组换热器得到完全汽化,并控制温度在30℃,在出口管线设置温度低低联锁,以防止管线因温度变低导致冷脆断裂。而实际的装置运行过程中,由于乙烷压力、温度的波动及丙烯冷剂、乙烯冷剂等的波动,为防止在第三组换热器出口出现温度过低触发联锁,特使第二组换热器常保持过热操作,即在第二组换热器出口呈气态存在。
[0003]经过上述调整后,进入第三组换热器的冷量减少,与乙烷换热的丙烯冷凝效果变差,导致丙烯冷剂温度变高,由于丙烯、乙烯属复迭式制冷,当丙烯温度升高时,势必导致乙烯冷剂的换热效果变差,当装置提高加工负荷时,部分单元常因塔压、温度等指标变化导致生产的产品不合格,即加工负荷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换热设备,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新型换热设备,包括换热器一、换热器二和换热器三,换热器一、换热器二和换热器三通过管线串联在一起,换热器一、换热器二和换热器三的入口前分别安装有压力表一、压力表二和压力表三,本专利中涉及的换热器为板翅式换热器,其是由隔板、翅片、封条、导流片组成。在相邻两隔板间放置翅片、导流片以及封条组成一个夹层,称为通道,将这样的夹层根据流体的不同方式叠置起来,钎焊成一整体便组成板束,板束是板翅式换热器的核心,配以必要的封头、接管、支撑等就组成了板翅式换热器。换热器的材质为铝制结构,物流以错流、逆流方式进行传递热量,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占地空间小等特点。具体内部结构可参考附图。
[0006]为了达到过滤杂质的效果,所述的换热器一和压力表一之间、换热器二和压力表二之间、换热器三和压力表三之间均设有过滤系统,过滤系统用于过滤物料中的杂质。
[0007]为了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在每个换热器入口均设置有双过滤器,并对过滤器前后压差进行监控,当压差增大时,切换至备用过滤器,以保证正常生产,进入换热器的物流压力稳定,同时避免物料携带的机械杂质堵塞换热器内部流道,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另外每组换热器前均有压力显示,防止压差表故障假指示出现误判。
[0008]防止有设备因检修而停工,所述的过滤系统包括过滤器一和过滤器二,过滤器一和过滤器二为并联安装的结构,过滤器一和过滤器二的两端分别安装阀门。
[0009]为了更好地了解压力情况,所述的过滤系统上还安装有压差显示表。
[0010]为了保证冷量的合理分配,保证丙烯在第三组换热器出口的温度适合,可以更好
地给各丙烯冷剂用户进行换热。所述换热器二入口前引入一分支管路,所述的分支管路连接到换热器三的入口之前,所述的分支管路上安装有调节阀和流量计,所述的分支管路入口与换热器一右侧的过滤器相连通,所述的分支管路的出口与换热器三左侧的过滤器相连通。
[0011]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本技术的改造可控制乙烷出第二组换热器的液相比例,进而保证乙烷进入下一组换热器的热通量。流量计需选用测量精度较高的,即实现精准测量,控制流通量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出现换热量过剩出现管线冷脆事故,改造后乙烷的冷量充足,可使在第三组换热器出口的丙烯温度更低,进而可以更好地控制丙烯冷剂的换热效果,在乙烷进第二组换热器的入口备用过滤器加分支管线,连接到乙烷去第三组换热器的入口备用过滤器处,可实现在线施工,减少因装置停工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技术施工完成后即可投入生产,保证装置可在设计的最大负荷进行调整,提高装置的整体效益。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改造前结构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改造后结构图;
[0014]图3为板翅式换热器结构。
[0015]图中:1换热器一;2换热器二;3换热器三;4压力表一;5压力表二;6压力表三;7过滤器一;8过滤器二;9压差显示表;10调节阀;11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2所示:
[0019]一种新型换热设备,包括换热器一1、换热器二2和换热器三3,换热器一1、换热器二2和换热器三3通过管线串联在一起,换热器一1、换热器二2和换热器三3的入口前分别安装有压力表一4、压力表二5和压力表三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一1和压力表一4之间、换热器二2和压力表二5之间、换热器三3和压力表三6之间均设有过滤系统,所述的过滤系统包括过滤器一7和过滤器二8,过滤器一和过滤器二8采用一开一备的方式,过滤器一7和过滤器二8二者为并联安装的结构,过滤器一7和过滤器二8的两端分别安装阀门,所述的换热器一1、换热器二2和换热器三3前均安装有压差显示表9,所述换热器二2入口前引入一分支管路,所述的分支管路连接到换热器三3的入口之前,所述的分支管路上安装有调节阀10和流量计11,所述的分支管路入口与换热器一1右侧的过滤器相连通,所述的分支管路的出口与换热器三3左侧的过滤器相连通。
[002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过冷乙烷流量180t/h,温度

89℃,压力0.952MPa,过冷乙烷经过过滤系统的过滤后经过换热器一1进行换热,然后再经过第二组过滤系统过滤
进入到换热器二2,一部分过冷乙烷在进入到换热器二2之前通过分支管路引出,引出这部分过冷乙烷在换热器三3的入口之前流入换热器三3进行换热,流经新增跨线阀的乙烷量为14.5t/h,出第三组换热器后丙烯温度由原来的

25℃降至

30℃,丙烯得到完全液化,乙烷出第三组换热器后温度为28℃。装置负荷由原来的102%提高至105%,各系统稳定运行,未出现塔压高、产品不合格及机组超电流情况。从而保证冷量的合理分配,保证丙烯在第三组换热器出口的温度适合,可以更好地给各丙烯冷剂用户进行换热。
[002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换热设备,包括换热器一(1)、换热器二(2)和换热器三(3),换热器一(1)换热器二(2)和换热器三(3)通过管线串联在一起,换热器一(1)换热器二(2)和换热器三(3)的入口前分别安装有压力表一(4)、压力表二(5)和压力表三(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一(1)和压力表一(4)之间、换热器二(2)和压力表二(5)之间、换热器三(3)和压力表三(6)之间均设有过滤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系统包括过滤器一(7)和过滤器二(8),过滤器一(7)和过滤器二(8)二者为并联安装的结构,过滤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强马培培王朝陈刚朱国军刘罗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