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测试透湿量和湿交换效率的全热交换膜性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2695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测试透湿量和湿交换效率的全热交换膜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气源;通过总气管与所述气源连通的干燥管;与所述干燥管出口连接的干燥气体进气支路和加湿气体进气支路;与所述干燥进气支路和加湿进气支路连接的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与所述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练连接的干燥气体排气支路和加湿气体排气支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能够检测逆流、交叉流等不同流动方式的湿交换效率,还能测试不同气体流量、不同流道厚度下的透湿量和湿交换效率,为预测全热交换部件的性能提供有效依据,为全热交换部件和新风系统的新产品开发提供便利;测试装置设计合理、测试数据稳定性高、结构简单、可在新风行业普及。可在新风行业普及。可在新风行业普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测试透湿量和湿交换效率的全热交换膜性能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全热交换膜性能检测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测试透湿量和湿交换效率的全热交换膜性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全热交换膜是能量回收型新风系统的核心材料。全热交换膜的能量回收原理是空气显热交换和水蒸气潜热交换,因此其焓交换效率与水蒸气透过率密切相关。现有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方法主要有ASTM E

96、GB/T 1037等,采用正杯水法,在23℃、38℃或其他温度下测试其透湿量。正杯水法的测试结果中包含水分蒸发、水分在杯中的对流扩散、水分在杯内与薄膜界面的传递、水分在膜中的传递、水分在膜与空气界面的蒸发等5个过程。当透湿量低于2000g/m2/24h时,正杯水法的测试结果比较准确。然而对于透湿量高于2000g/m2/24h时,水分在膜中的传递已不占主导地位,正杯水法不能有效体现水蒸气透过率的变化。
[0003]把透湿量为2900g/m2/24h和3100g/m2/24h的薄膜用于全热交换芯块时,按GB/T 21087检测发现两者的焓交换效率变化值远大于透湿量变化值。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新风系统中的水蒸气是强制对流情况下的流动,与ASTM E

96、GB/T 1037等方法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因此,现有的透湿量检测方法不适合用于全热交换膜的性能评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可测试透湿量和湿交换效率的全热交换膜性能检测装置,高透湿性材料的透湿量测试装置为全热交换膜和新风行业提供切实有效的关键材料性检测方法。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6]一种可测试透湿量和湿交换效率的全热交换膜性能检测装置,包括:
[0007]气源(1);
[0008]通过总气管(2)与所述气源(1)连通的干燥管(3);
[0009]与所述干燥管(3)出口连接的干燥气体进气支路和加湿气体进气支路;
[0010]与所述干燥进气支路和加湿进气支路连接的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
[0011]与所述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练连接的干燥气体排气支路和加湿气体排气支路。
[0012]所述的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包括:干燥气体固定板(801)和加湿气体固定板(802),所述的干燥气体固定板(801)和加湿气体固定板(802)之间为全热交换膜(803),所述的干燥气体固定板(801)和全热交换膜(803)之间为干燥气体导流板(804),所述的加湿气体固定板(802)和全热交换膜(803)之间为加湿气体导流板(805)。
[0013]所述的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的第一出口和第一进口设置在所述干燥气体固定板(801)上。
[0014]所述的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的第二出口和第二进口设置在所述湿气体固定板(802)上。
[0015]所述的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的第一出口和第一进口所在的直线与所述的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的第二出口和第二进口所在的直线为平行,所述的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的第一出口正对所述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的第二进口,所述的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的第一进口正对所述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的第二出口,为逆流流动方式。
[0016]所述的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的第一出口和第一进口所在的直线与所述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的第二出口和第二进口所在的直线为垂直,为交叉流不的流动方式。
[0017]干燥气体固定板(801)上设有干燥气体进气孔(810)和干燥气体排气孔(811),加湿气体固定板(802)上设有加湿气体进气孔(821)和加湿气体排气孔(820)。干燥气体导流板(804)和加湿气体导流板(805)中间设有尺寸相同、10~30mm宽、50~150mm长的矩形干燥气体流道(840)和矩形加湿气体流道(850)。干燥气体进气孔(810)和干燥气体排气孔(811)位于矩形干燥气体流道(840)的两端居中之处;加湿气体进气孔(821)和加湿气体排气孔(820)位于矩形加湿气体流道(850)的两端居中之处。全热交换膜的尺寸大于矩形加湿气体流道(850),而小于加湿气体固定板(801)。干燥气体固定板(801)、加湿气体固定板(802)、干燥气体导流板(804)和加湿气体导流板(805)上的相同位置分别设有圆形通孔,通过蝶形螺母与螺栓将全热交换膜固定。干燥气体在干燥气体固定板(801)和全热交换膜(803)之间流动,含湿量逐渐升高;加湿气体在加湿气体固定板(801)和全热交换膜(803)之间流动,含湿量逐渐降低。
[0018]所述的干燥气体进气支路包括:
[0019]与所述干燥管(3)连接的干燥进气管(201);
[0020]设置在所述干燥进气管(201)上的干燥气体进气流量计(401);
[0021]与所述干燥进气管(201)连接的干燥气体进气空心圆柱(501);
[0022]所述的干燥气体进气空心圆柱(501)的出口与所述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的第二进口连接。
[0023]所述的干燥气体进气空心圆柱(501)内部装有干燥气体进气温湿度传感器。
[0024]所述的加湿气体进气支路包括:
[0025]与所述干燥管(3)连接的加湿器(7);
[0026]与所述加湿器(7)连接的加湿进气管(202);
[0027]设置在所述加湿进气管(202)上的加湿气体进气流量计(402);
[0028]与所述加湿进气管(202)连接的加湿气体进气空心圆柱(502);
[0029]所述的加湿气体空心圆柱(502)的出口与所述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的第一进口连接。
[0030]所述的加湿气体进气空心圆柱(502)内部装有加湿气体进气温湿度传感器。
[0031]所述的干燥气体排气支路包括:
[0032]与所述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的第二出口连接的干燥排气管(203);
[0033]与所述干燥排气管(203)连接的干燥气体排气空心圆柱(503);
[0034]与所述干燥气体排气空心圆柱(503)的出口连接的干燥气体排气流量计(403)。
[0035]所述的干燥气体排气空心圆柱(503)内部装有干燥气体排气温湿度传感器。
[0036]所述的加湿气体排气支路包括:
[0037]与所述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的第一出口连接的加湿排气管(204);
[0038]与所述加湿排气管(204)连接的加湿气体排气空心圆柱(504);
[0039]与所述加湿气体排气空心圆柱(504)的出口连接的加湿气体排气流量计(403)。
[0040]所述的加湿气体排气空心圆柱(504)内部装有加湿气体排气温湿度传感器。
[0041]干燥气体导流板(804)和加湿气体导流板(805)优选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天然橡胶、丁腈橡胶等弹性材料。夹具(8)的干燥气体导流板(804)和加湿气体导流板(805)可根据要求选择逆流或者交叉流的方式,干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测试透湿量和湿交换效率的全热交换膜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源(1);通过总气管(2)与所述气源(1)连通的干燥管(3);与所述干燥管(3)出口连接的干燥气体进气支路和加湿气体进气支路;与所述干燥气体进气支路和加湿进气支路连接的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与所述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练连接的干燥气体排气支路和加湿气体排气支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测试透湿量和湿交换效率的全热交换膜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包括:干燥气体固定板(801)和加湿气体固定板(802),所述的干燥气体固定板(801)和加湿气体固定板(802)之间为全热交换膜(803),所述的干燥气体固定板(801)和全热交换膜(803)之间为干燥气体导流板(804),所述的加湿气体固定板(802)和全热交换膜(803)之间为加湿气体导流板(8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测试透湿量和湿交换效率的全热交换膜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的第一出口和第一进口设置在所述干燥气体固定板(801)上;所述的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的第二出口和第二进口设置在所述加湿气体固定板(80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测试透湿量和湿交换效率的全热交换膜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的第一出口和第一进口所在的直线与所述的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的第二出口和第二进口所在的直线为平行,所述的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的第一出口正对所述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的第二进口,所述的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的第一进口正对所述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的第二出口。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测试透湿量和湿交换效率的全热交换膜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的第一出口和第一进口所在的直线与所述全热交换膜测试夹具的第二出口和第二进口所在的直线为垂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测试透湿量和湿交换效率的全热交换膜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气体进气支路包括:与所述干燥管(3)连接的干燥进气管(201);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意张自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瑞酷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