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近红外驱动嗜热酶催化型抗肿瘤靶向纳米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8101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2
一种近红外驱动嗜热酶催化型抗肿瘤靶向纳米制剂,属于肿瘤治疗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构建嗜热精氨酸酶和嗜热天冬酰胺酶(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No.1、SEQ ID No.2所示)与金纳米棒和透明质酸共价耦合的纳米复合物,利用纳米金的光热效应,实现近红外激光激发的局域能量传递而激活嗜热酶活性,催化肿瘤细胞内部精氨酸/天冬酰胺的水解,产生“氨基酸饥饿”状态,协同饥饿疗法与光热治疗,提升肿瘤杀伤能力。最终结果显示该纳米体系具备靶向CD44高表达的乳腺癌细胞系MC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红外驱动嗜热酶催化型抗肿瘤靶向纳米制剂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肿瘤治疗
,具体涉及一种近红外驱动嗜热酶催化型抗肿瘤靶向纳米制剂,该纳米制剂可以在肿瘤的酶法治疗中得到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酶制剂已被开发用作如代谢紊乱、炎症、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多种病症的有效治疗药物。常规酶疗法是应用异源酶、同源酶或工程化酶制剂参与体内相关代谢过程,基于酶的催化活性已实现多种目标分子的转化,通过抑制恶性细胞的分化增殖或恢复正常细胞的生理代谢水平以实现诊治的目的。由此开发的基于恶性肿瘤细胞的代谢异常的酶促营养消耗治疗策略也充分展示了其治疗优势。肿瘤细胞的生长环境和生存需求不同于正常细胞,为了快速分裂和增殖,肿瘤细胞需要大量能量和氨基酸的供应满足蛋白质复制的需求。然而,某些恶性肿瘤细胞对于特定的氨基酸是营养缺陷的,这表明肿瘤饥饿是一种可行的潜在治疗方法。针对天冬酰胺水解的饥饿疗法已成功证明了这一点,FDA首个批准临床应用的异源酶——大肠杆菌来源的L

天冬酰胺酶Ⅱ,对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都具备较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嗜热精氨酸酶OCC08105,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2.一种嗜热天冬酰胺酶OCC10209,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3.一种近红外驱动嗜热酶催化型抗肿瘤靶向纳米制剂,其是由如下步骤所述方法制备得到:(1)晶种生长法合成金纳米棒溶液:将5mL、0.5mM四水合氯金酸水溶液和5mL、0.2M CTAB水溶液混合均匀,25~30℃下加入到0~4℃的500~600μL、0.01M硼氢化钠水溶液反应1~2h得到金晶种浓度9~10μg/mL的棕黄色金晶种溶液;再将5mL、0.2M CTAB水溶液,5mL、1mM四水合氯金酸水溶液,200~350μL、4mM硝酸银水溶液和70μL、0.0788M抗坏血酸水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生长溶液;在27~30℃条件下,将12μL金晶种溶液添加到10mL混合生长溶液中生长20~30小时,制得金纳米棒浓度0.2~0.5mg/mL的金纳米棒溶液;(2)巯基标记的透明质酸的合成:在100mL、3mM透明质酸水溶液中添加4mmol EDC和4mmol NHS,持续搅拌1.5~3.0h以活化透明质酸上的羧基;然后向其中加入2mmol半胱氨酸进行巯基标记,再使用透析管透析标记物3~5天后,冷冻干燥后得到巯基标记的透明质酸;(3)GNR

HA

Enzyme的合成:将步骤(2)制得的巯基标记的透明质酸和纯化的酶嗜热精氨酸酶或嗜热天冬酰胺酶加入到步骤(1)的金纳米棒溶液中,低温剧烈搅拌9~12小时,得到A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仁钧汤秀慧解桂秋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